刘师莲
- 作品数:63 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用1H—NMR波谱法检测脑脊液寡克隆Ig G的方法研究
- 脑脊液的检测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监护、病因学、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的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脑脊液蛋白的相应变化,其质的变化较量的变化逐渐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脑脊液蛋白主要包括白蛋白、α、α、...
- 刘师莲宋承木李翠平赵焕绥秦延江郭宏志
- 关键词:炎性脱髓鞘病NMR
- 文献传递
- 脑脊液CystatinC改变与格林-巴利综合征关系的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寻找改变最明显的蛋白质,初步探讨其与GBS的关系。方法分别取GBS疾病组和对照组的新鲜脑脊液,冰丙酮沉淀法提取总蛋白,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IEF)和第二向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质组,Image 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对分析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质点。抠取制备胶上相应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谱(PMF),搜索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点。结果双向电泳图谱上有6个点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4个蛋白质点在GBS疾病组中表达明显上调,2个降低。其中Cystatin C表达下调,是改变最明显的蛋白质点,为本实验首次发现。随后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也证实GBS患者的脑脊液中Cystatin C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79±0.65)mg/L,(3.65±0.82)mg/L,P<0.01]。结论Cystatin C浓度在GBS患者脑脊液中的浓度明显降低,可为研究格林-巴利综合征疾病机制提供线索。
- 杨银荣刘师莲刘芙君秦延江柏淑美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髓液蛋白质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 多发性硬化患者用药前后脑脊液蛋白质组学液相色谱技术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建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用药前后脑脊液蛋白质组一维、二维液相色谱分离的技术体系。方法以MS患者用药前后脑脊液为研究对象,提取脑脊液蛋白质组,分别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和二维色谱聚焦-反向液相色谱(PF-2D)技术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分别获得MS患者用药前后脑脊液蛋白质组一维和二维液相色谱图谱,分离方法有良好的重现性。筛选并鉴定出表达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结论用液相色谱技术筛选差异蛋白有助于寻找具有临床治疗意义的MS疾病标识物,为MS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王静颖李芸刘师莲
- 关键词:蛋白质组脑脊髓液多发性硬化
- 含有弓形虫表面抗原P22、P30复合基因的载体构建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选择弓形虫表面抗原P2 2、P30的有效基因片段 ,共同构建在同一克隆载体pUC19和表达载体 pGE MEXTM- 1上 ,并保证其连接方向及开放读码框的正确。方法 根据已发表P30基因序列 ,用PCR技术调取所需基因片段 ,P2 2基因片段来自重组质粒pGEX - 2T -v2 2 ,将两片段定向克隆于克隆载体 pUC19及表达质粒pGEMEXTM- 1上 ,用酶切及测序的方法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结果 酶切产物经电泳显示条带清晰 ,P2 2、P30基因片段的泳动位置分别在 4 4 6bp和 86 0bp的位置 ,与预计结果一致 ;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复合基因片段方向及序列均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的含有P2 2、P30基因片段的质粒重组体 ,保证了两基因连接方向、序列及开放读码框的正确 ,为今后两基因的进一步复合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伟古钦民刘师莲何深一胡海燕李瑛卢翌耿昭
- 关键词:弓形虫P30基因
- 恶性肿瘤检测的NMR研究
-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用超导NMR仪对人血浆进行恶性肿瘤的检测。我们采用预饱和法在AC-80 NMR(Bruker)谱仪上对75份血清和血浆的脂蛋白脂类物质的CH-和CH-的共振进行了线宽测量.对照组平均线宽值为12.12...
- 刘师莲姚泽贤杨仁德颜跃祖
- 关键词:恶性肿瘤NMR
- 文献传递
- 多发性硬化和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细胞学及寡克隆区带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1995年
- 多发性硬化和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细胞学及寡克隆区带测定的临床意义于素贞,刘梅仕,邓小梅,赵庆胜,党恩训,吴围屏,秦明德,刘师莲多发性硬化(MS)和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系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国内关于MS和GBS的脑脊液细胞学(...
- 于素贞刘梅仕邓小梅赵庆胜党恩训吴围屏秦明德刘师莲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疾病脑脊液
- 人ODC重组蛋白及其多抗的制备和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构建鸟氨酸脱羧酶 (ODC)表达载体 ,表达ODC重组蛋白 ,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观察其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从大肠癌组织中提取总RNA ,反转录PCR法扩增全长ODCcDNA ,将扩增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 pQE 30的BamHI和SalI酶切位点之间 ,DNA测序验证插入片段。将重组载体转化入宿主菌M 15中进行诱导表达 ,产生含 6 His tag的融合蛋白。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表达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 ,以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抗 ,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水平。结果 :酶切鉴定和DNA测序显示ODC重组表达载体中含有人ODCcDNA全长序列 ,与NIH基因库的人ODCcDNA比较有 99%的同源性。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M 15中表达所得蛋白经WesternBlotting验证为目的蛋白。纯化融合蛋白 ,免疫小鼠获得多抗效价较高。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显示该抗体检测效果较好 ,大肠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5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ODC表达载体、表达出ODC重组蛋白、制备出ODC多克隆抗体 ,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 胡海燕刘贤锡姜春英张岩王晓明刘师莲耿昭卢翌张冰孙爱华
- 关键词:鸟氨酸脱羧酶结直肠肿瘤多克隆抗体
- 雄激素与培养前列腺细胞中鸟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 1998年
- 为研究雄激素致前列腺良性增生的分子机理,分离培养了人胎儿前列腺间质细胞,并给予DHT(1~10000μg/L)刺激,MTT法测定。结果显示,DHT对该细胞具有刺激增殖作用,其最适刺激浓度为1000μg/L。斑点杂交结果显示,鸟氨酸脱羧酶(ODC)mRNA的表达在DHT(1000μg/L)刺激6h时开始升高,24h时达高峰,30h时有所降低。提示雄激素刺激前列腺间质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部分是通过刺激前列腺间质细胞的ODC基因表达来完成的。
- 胡海燕刘贤锡迟伟玲卞继峰王磊刘师莲林毓琴
- 关键词:雄激素鸟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前列腺增生
- EGF对前列腺细胞中鸟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的调控
- 2002年
- 目的 :探讨EGF诱导前列腺增殖的分子机理。方法 :以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前列腺癌细胞PC 3的促增殖作用 ;以最适浓度EGF(5 0ng/ml)刺激该细胞 ,分别于 0、1、3、6、12、2 4h提取总RNA ,用斑点杂交法分析测定各组细胞中ODCmRNA丰度 ;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检测EGF刺激细胞后ODC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①EGF能促进PC 3细胞的增殖 ,而且随着EGF浓度的升高 ,细胞增殖活性增加 ;②斑点杂交显示 ,EGF刺激细胞后 3h ,ODCmRNA开始明显升高 ,12h达高峰 (约为 0h的 3.6 6倍 ) ,至 2 4h时有所降低 ;③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 ,EGF刺激细胞 3d后ODC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
- 刘贤锡迟伟玲刘师莲胡海燕刘传华耿昭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鸟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前列腺
- 山东汉族人群DBP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山东汉族人群中DBP基因416和42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S)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经临床诊断为MS患者46例为MS患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为对照组,检测其DBP基因416位点(HaeⅢ酶切位点)和420位点(StyⅠ酶切位点)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患病组和对照组比较,DBP基因416位点和420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表现型频率分布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山东汉族人群中DBP基因416位点和42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MS疾病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 李晓红李芸王班琴刘师莲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