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强 作品数:50 被引量:305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 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西医结合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60例78足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30个月),通过比较术前、术后X线片和美国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60例78足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术后X线片示复位满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优良率92.31%。结论:对于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关节镜辅助下微创钢板内固定更加接近解剖复位,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满意且并发症少。 杨宗宇 袁福禄 冯建军 李国梁 尹金秀 刘国强 武晔 左俊水 臧建成 李森田关键词:跟骨骨折 关节镜 钢板 红元胶囊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凝血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红元胶囊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凝血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老年髋部骨折60例,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口服红元胶囊3粒,3次/d;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同时用药至术后35 d。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含量(DDI)]、骨质疏松三项(TPINP、β-Crosslaps、N-MID)和肿胀及疼痛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者FIB、DDI较术前均降低,而APTT和PT与手术前比较均延长,但两组用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质疏松三项均升高(P<0.01);试验组患肢肿胀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元胶囊可以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对骨折愈合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 王峰 邵明星 石晶 武永东 董晶晶 刘国强 潘浩关键词:髋部骨折 凝血 骨代谢 指骨骨折术后并发鹅颈畸形1例报告 被引量:3 2012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1年前因左中环指被机器绞伤后肿痛、出血、活动受限2h入院。入院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明显侧弯畸形,棘突无压痛。左中环指近端指间关节背侧见长约1.5cm的横形伤口,轻度污染,深达肌腱层,可见断裂伸肌腱断端,中环指下垂畸形,背伸活动受限明显,近节指骨处压痛明显,中环指活动受限明显。余肢体未及明显异常。X线片示:左中环指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骨折移位明显。入院诊断:(1)左中环指近节指骨骨折; 杨宗宇 姚书章 刘国强 袁令晨 李森田关键词:指骨骨折 并发 急诊动脉造影在闭合性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探讨动脉造影在闭合性血管损伤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原则。方法对54例可疑有动脉血管损伤的病人进行急诊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动脉闭塞26例、动脉内充盈缺损4例、动静脉瘘4例、血管走行偏移3例、造影剂外渗13例、动脉狭窄14例。根据造影结果行手术探查发现:动脉完全断裂17例、不完全断裂26例,内膜损伤11例、合并间隔综合征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端端吻合27例,直接修补9例,静脉移植16例,介入性栓塞2例。受损动脉术后血流通畅、血运正常。栓塞2例出血停止,无循环及功能异常。结论急诊动脉造影是诊断血管损伤的准确方法,对于临床可疑血管损伤的病人,应及时行血管造影检查。 孙如泉 魏学庆 刘国强 时中霞 韩广普 赵健勇 崔青关键词:动脉损伤 闭合性 动脉造影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骨质疏松症不同病因病机的治疗要点 2024年 目的:探讨在生物信息学方法指导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不同病因病机的治疗要点。方法:以滋补肝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代表药物为搜索词,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及预测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网络图。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相关芯片分析差异基因,结合疾病数据库获取OP所有疾病靶点并构建药物与疾病的关键靶点韦恩图。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以探讨不同病因病机下OP的防治要点。结果:滋补肝肾、益气健脾及活血化瘀组分别筛选出146个、126个及117个靶点,GEO数据库筛选出1173个差异基因,疾病数据库筛选出靶点336个,去重整合后共获得OP靶点1469个。滋补肝肾、益气健脾组映射出25个相同靶点,活血化瘀组映射出21个关键靶点。基因可视化分析发现肝肾亏虚及脾胃虚弱型OP的治疗要点,且主要集中在肿瘤坏死因子通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通路等方面;气血瘀阻型的治疗要点主要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通路等方面。结论:OP具有复杂的病因病机,在对症治疗时,肝肾亏虚及脾胃虚弱型更应注重控制体内炎症水平,气血瘀阻型更应注意体内局部血管构建及纠正缺氧状态。同时,众多病因病机之间存在着相似病理过程,也应注重全面调控及防治。 王江静 刘国强 潘浩 季文辉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病因病机 网络药理学 中医中药 跟骨重建钢板治疗内侧Hoffa骨折1例报告 被引量:1 2011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7岁,因车祸致左膝、左小腿功能障碍3h入院。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未见明显侧弯畸形,棘突无压痛。左膝肿胀明显,浮髌试验阴性,左股骨内侧压痛明显,抽屉试验阴性,左膝关节活动受限明显。左小腿肿胀明显,可见大量张力性水疱,未见瘀斑,左小腿广泛压痛,异常活动明显,皮肤感觉减退, 杨宗宇 刘国强 袁福禄 邹荣强 武晔 左俊水 臧建成 李森田关键词:HOFFA骨折 陈旧踝关节骨折32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刘国强 陈著学 刘泽 吴新涛 武永东 吴文元基于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清热利湿与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干预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清热利湿与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干预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NCBI GEO数据库获取骨关节炎相关芯片,采用R语言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应用GeneCards数据库对骨关节炎靶基因进行检索与筛选,对骨关节炎疾病靶基因进行预测。应用TCMSP数据库对黄柏、苍术、桃仁、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基因进行筛选和挖掘,构建药物与疾病映射靶基因的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基因进行GO生物过程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将中药主要有效成分与关联度较高的关键靶基因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中药有效成分-靶基因网络图包含86个有效成分,相对应靶点40个;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136个,其中上调基因61个,下调基因75个;通过疾病数据库检索并与差异基因合并去重后得到与骨关节炎相关的疾病靶基因628个;获得映射靶基因40个,关键靶基因10个。关键靶点IL6、TNF、PTGS2、MAPK14、MPO富集作用于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Estrogen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多个经典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血管生成、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等多个生物过程。关联度较高的主要有效成分在与关键靶基因对接过程中均进入了活性位点,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可揭示清热利湿与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干预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潘浩 王桂香 刘琳琳 刘丹 王峰 季文辉 刘国强关键词:骨关节炎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踝关节扭伤后足背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2012年 患者,男,19岁。主因左踝伤后疼痛,肿胀15d入院。15d前因打篮球时落地扭伤,当时即肿胀明显,来我院就诊。查体:左外踝明显肿胀,活动受限,足背动脉搏动弱,无血供障碍及感觉障碍,踝关节无明显松动及异常活动。左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双侧踝穴间隙无明显变窄及变宽,给予局部冰敷,左小腿功能位石膏固定回家休养。15d回院复查,拆除石膏见左踝肿胀大部分消退,外踝处局部隆起,皮温高,触之有波动及震颤感。穿刺见喷射状出血。术中切开探查见外踝周围大量凝血块约200ml,足背动脉破损,诊断足背动脉假性动脉瘤。术中行显微修复,术后手术切口及左踝功能恢复良好。 左俊水 臧建成 杨宗宇 李森田 刘国强关键词:动脉瘤 踝关节 扭伤 足背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08年 刘国强 刘泽 吴文元 王海章 吴新涛关键词:皮瓣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