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玉萍

作品数:3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蛋白
  • 7篇氨基
  • 7篇NMR
  • 5篇相互作用
  • 5篇NMR研究
  • 4篇牛血清白蛋白
  • 4篇配合物
  • 4篇翻译后修饰
  • 4篇N-
  • 3篇氮基
  • 3篇信号
  • 3篇信号增益
  • 3篇增益
  • 3篇酸酯
  • 3篇肿瘤
  • 3篇离子
  • 3篇硫代
  • 3篇抗肿瘤
  • 3篇化合物
  • 3篇构象

机构

  • 36篇清华大学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微量化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作者

  • 37篇冯玉萍
  • 14篇赵玉芬
  • 9篇曹胜利
  • 6篇李艳梅
  • 5篇周玉祥
  • 4篇程智慧
  • 4篇胡笳
  • 4篇蔡辉
  • 4篇刘冲
  • 4篇王芹珠
  • 4篇卢小利
  • 4篇魏玮
  • 4篇蒋宇扬
  • 4篇林天舒
  • 4篇赵镭
  • 3篇苗志伟
  • 3篇万荣
  • 3篇付华
  • 3篇丁廷桢
  • 3篇张凌锋

传媒

  • 3篇应用化学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波谱学杂志
  • 2篇有机化学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第八届全国有...
  • 1篇第二届全国化...
  • 1篇全国第十届大...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全...
  • 1篇第八届全国波...
  • 1篇第三届全国有...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3篇199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Boc-氨基噻吩的相转移催化N-烷基化被引量:2
2005年
在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四正丁基溴化铵存在下,以研细的NaOH(或KOH)和K2C03固体混合物为碱,乙酸乙酯为溶剂,2-(N-Boc-氨基)噻吩、2-(N-Boc-氨基)-5-甲基噻吩和N-[5-(N-Boc-氨基)-2-噻吩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与不同的卤代烃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反应,可方便地得到相应的N-烷基化产物,收率70%-97%。所有产物经IR、ESI-MS、^1H NMR和元素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均与预期的结构相符。
曹胜利冯玉萍万荣
铝在钙调蛋白上配位环境的^(27)AL-NMR研究
1993年
用^(27)Al-NMR技术研究了铝在钙调蛋白分子上的配位环境。研究表明,CaM·AI的共振吸收表现为一个很宽的峰,化学位移在(10~20)×10-6围内。证明AI在CaM上的结合是八面体型的六配位式,并且配位原子几何分布的对称性很差。
冯玉萍吴刚周玉祥区耀华周昕
关键词:钙调蛋白络合物
天然丰度的N-磷酰化氨基酸的^(15)N NMR研究
2009年
采用15N-1H的2D HSQC、HMBC实验方法,测定了天然丰度的N-磷酰化氨基酸样品在溶液中的15N化学位移δN及偶合常数JN-P,JN-H.实验表明:对于15N天然丰度样品,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实验方法.研究发现:N-磷酰化后的氨基酸,其δN以及与氮原子直接相连的质子1H的化学位移均发生十分明显的高场位移,而偶合常数1JN-P,1JN-H的变化与化合物构型相关联.
王喆冯玉萍刘林园单璐赵玉芬
关键词:NMRNMR
尿苷-L-氨基酸复合物的合成
1999年
祝方韩波冯玉萍赵玉芬
关键词:L-氨基酸尿苷氨基酸类复合物大学化氨基酸甲酯
铜离子多核配合物切割DNA的研究
2003年
  核酸的断裂与基因的重组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因而研究人工合成的定点切割核酸的切割剂,即核酸的"分子剪刀"在理论与应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人工核酸切割剂的研究中,金属配合物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自然界中许多与核酸有关的天然酶的活性部位,含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协同作用的金属离子.……
肖安山冯玉萍赵玉芬
端炔基标签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端炔基标签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端炔基标签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R<Sub>0</Sub>为R-X-、笏基保护氨基端半胱氨酸酯基或笏基保护氨基端赖氨酸酯基;其中,R-X-中,R为SH-或-...
李艳梅魏玮程智慧卢小利冯玉萍黄智华胡笳蔡辉赵镭刘冲张凌锋王芹珠林天舒
文献传递
含P-C键五配位磷化合物与核苷相互作用的<'31>P NMR研究
五配位磷化合物具有可作为代谢拮抗物,酶活性探针等生物学意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领域.研究其与核苷的相互作用,对于了解核酸水解的生命过程十分重要.同时还可用来为进行寡聚核苷酸的人工合成,尤其是反义技术的发
李志宜冯玉萍
关键词:核苷相互作用PNMR
2′,3′-双脱氢-2′,3′-双脱氧胸苷(d4T)5′-硫代磷酰氨基酸酯的合成和谱学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HIV逆转录酶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靶点 ,核苷 -磷酰氨基酸酯是HIV逆转录酶的有效抑制剂 ,但是这类化合物容易在体内被核酸酶水解 .本研究设计合成了对核酸酶具有抵抗作用的 2′ ,3′ 双脱氢 2′ ,3′ 双脱氧胸苷 5′ 硫代磷酰氨基酸酯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透过细胞膜经过细胞激酶的作用 ,进入HIV逆转录酶的作用位点 ,病毒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MT 4细胞具有较好的抗HIV病毒活性 .报道了 2′ ,3′ 双脱氢 2′,3′ 双脱氧胸苷 5′ 硫代磷酰氨基酸酯化合物的合成 ,及利用NMR ,IR和ESI
苗志伟冯玉萍付华涂光忠赵玉芬
关键词:抑制剂抗艾滋病药物
雷替曲塞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用荧光、紫外和园二色光谱法,研究了药物雷替曲塞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雷替曲塞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淬灭作用.根据淬灭结果,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及反应热力学参数,并据...
冯玉萍谢文俊曹胜利阴金香赵玉芬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雷替曲塞相互作用荧光光谱
文献传递
α-α交联的Fe-Co杂化血红蛋白的~1H NMR和EPR研究
1990年
用人血红蛋白(HbA)和HbC首次制备了α_1 99 Lys-α_2 99 Lys交联的Fe(Ⅱ)-Co(Ⅱ)杂化血红蛋白:[α(Fe)β(Co)]_A[α(Co)β(Co)]_CXL,[α(Co)β(Fe)]_A[α(Co)·β(Co)]_CXL等。在500 MHz ~1H NMR和EPR谱仪上研究了它们在载氧、去氧和一氧化碳(CO)配位(无IHP或有IHP存在)时的三级和四级结构的变化。由样品的~1HNMR谱的T态和R态标志峰的变化,证明了在氧的配位过程中,氧分子首先结合在α(Fe)亚基上,而不是β(Fe)亚基上。实验结果还表明Hb在吸氧过程中,除了T态和R态之外,还存在一些中间过渡态,IHP的加入大大有利于从R态转向T态。77 K下的EPR谱的结果同样证实了这一点。
周玉祥冯玉萍T.Yonetani
关键词:NMREPR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