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瑜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移植与免疫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腺病毒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表达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增殖及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的过度表达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以及腺病毒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用于修饰去分化软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5在暨南大学组织移植与免疫研究中心进行。SD大鼠5只,周龄为3~5周,此处请核对体质量为(150±20)g,分离、培养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利用Adeasy系统构建携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携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第5代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效率,Westernblot检测携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的表达,3H-TdR,3H-proline和35S-sulfate同位素掺入检测携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对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胶原和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①成功构建携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重组腺病毒。②100感染复数的携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第5代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效率大于90%。③携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的第5代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的表达均显著增加,分别是Ad-CMV组的15.58和1.85倍。④同位素检测结果表明携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的感染促进3H-TdR、3H-proline和35S-sulfate的掺入,分别是对照组的2.52,1.61和1.53倍(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的过度表达促进去分化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
- 季煜华曾耀英俞瑜邢飞跃王会营江颖娟
- 关键词:软骨细胞腺病毒科基因修饰
- 表皮生长因子对传代培养的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传代培养的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RG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RGC,分别用Westernblot和阿尔新蓝(Alcineblue)染色检测各代RGC中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用[3H]-TdR和[3H]-proline掺入分别检测1、10和100μg/LEGF对第1、3和5代RG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原代培养的RGC表达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从第4代起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迅速降低,RGC发生了去分化。[3H]-TdR掺入表明,EGF促进第1代RGC的增殖(P<0.01),3个浓度的作用依次为:1μg/L>10μg/L>100μg/L,差异显著(P<0.01);3个浓度的EGF对第3代RGC保持了相近的促增殖作用(P<0.01);对第5代RGC均无促增殖作用(P>0.05)。与促增殖作用不同,不同浓度EGF促不同传代的RGC的[3H]-proline掺入率比对照组均高20%左右(P<0.01)。结论:EGF具有促进培养RG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连续传代引起的去分化降低了RGC对EGF促增殖作用的反应,但对EGF的促胶原合成作用没有产生影响。
- 季煜华曾耀英俞瑜
- 关键词:软骨细胞生长面表皮生长因子胶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无血清培养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用于无血清培养扩增软骨细胞的可行性及最适质量浓度.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rat costochondral growth plate chondrocyte,RGC).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第1代RGC中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表达.观察0.1、1.0、10.0和100.0μg/L bFGF对无血清培养RGC形态的影响,并分别用3H-TdR和3H-Proline掺入法检测上述质量浓度bFGF对无血清培养RG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第1代RGC表达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保持了软骨细胞的分化表型.随着bFGF质量浓度的增加RGC的形态由多角形变为梭形和圆形.与无血清对照组相比,上述4个质量浓度的bFGF均显著促进RGC的增殖和胶原合成(P<0.05),其中1.0和10.0μg/L bFGF促RGC增殖的作用与10%胎牛血清(FBS)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促胶原合成作用较弱,相当于10%FBS对照组的60%左右(P<0.05).结论:bFGF可用于无血清扩增软骨细胞,1.0~10.0 μg/L是适宜的质量浓度范围,但其促胶原合成作用较弱,还需添加其他因子以弥补促胶原合成作用的不足.
- 季煜华曾耀英俞瑜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无血清培养
- 紫杉醇对小鼠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为研究抗癌药紫杉醇(PTX)对T细胞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多克隆刺激剂ConA刺激下T细胞行为: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技术分析T细胞增殖相关指数;碘化丙锭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V-PI染色检测T细胞凋亡;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检测T细胞活化表达CD25的百分率。结果显示.PTX对ConA刺激下小鼠T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该浓度范围PTX阻滞T细胞于G2/M期,诱导凋亡及抑制CD25表达。25nmol/L的PTX与10nmol/L的环孢素A(CsA)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效应。以上结果表明PTX可明显抑制多克隆刺激剂ConA诱导的T细胞体外增殖,是G2/M期阻滞、凋亡诱导和CD25表达抑制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 彭桉平曾耀英王青肇静娴俞瑜狄静芳
- 关键词:紫杉醇T淋巴细胞G2/M期凋亡CD25
- 染料木黄酮抑制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基质合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对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RGC)的形态、增殖和胞外基质成分合成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RGC,1×10-6μmol/L-1×10-4μmol/L染料木黄酮处理第1代RGC 24 h,观察RGC形态,同位素掺入检测RGC增殖、胶原和蛋白多糖合成,RT-PCR检测collagenⅡ和aggrecan基因表达。结果:染料木黄酮改变了RGC的形态,随着浓度的升高,突起和漂浮细胞的数量增加。染料木黄酮剂量依赖性地抑制RGC的增殖、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P<0.05),以及collagenⅡ和aggrecan mRNA的转录。结论:染料木黄酮抑制RGC的增殖和胞外基质的合成。
- 季煜华曾耀英俞瑜
- 关键词:染料木黄酮软骨细胞生长面
- 杨梅素对淋巴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研究杨梅素(myricetin)对小鼠T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药物开发的可能性并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杨梅素预先孵育1h,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刺激T细胞活化,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双染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杨梅素对小鼠CD3+T细胞CD69表达的影响;采用3H-TdR参入法检测杨梅素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从mRNA水平检测杨梅素对IL-2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POT检测杨梅素对IFN-γ分泌的影响。结果杨梅素能抑制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并能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同时对淋巴细胞活化后IL-2 mRNA的表达及IFN-γ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杨梅素对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 俞瑜曾耀英刘良季煜华邢飞跃肇静娴
- 关键词:杨梅素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细胞因子
- 喘可治注射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被引量:44
- 2006年
- 目的:通过研究喘可治注射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探讨喘可治注射液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以流式微球分析(CBA)法检测不同处理情况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IFN-γ、TNF-α、IL-2)和Th2(IL-4、IL-6、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健康人PBMCs体外培养12小时后,上清中细胞因子主要为TNFα和IL6,喘可治使Th1和Th2细胞因子全面升高;喘可治对PDB加离子霉素诱导的PBMCs分泌Th1和Th2细胞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人异常升高的INF-γ、TNF-α、IL-6和IL-10分泌。结论:喘可治注射液上调健康人PBMCs分泌Th1和Th2细胞因子,对异常活化的PBMCs分泌的Th1和Th2细胞因子则具有下调作用。
- 肇静娴曾耀英王青俞瑜王通
- 关键词:喘可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
- 紫杉醇对小鼠T细胞CD69、CD25表达及增殖作用的流式细胞术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多克隆刺激剂作用下小鼠T细胞CD69、CD25表达及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克隆刺激剂佛波醇酯(PDB)或刀豆蛋白(ConA)刺激下小鼠T细胞表达活化抗原CD69、CD25的百分率;以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PDB+Ion(Ionomycin)或ConA刺激下T细胞增殖指数。结果PTX无论对ConA或PDB刺激组T细胞CD69表达均无抑制作用(P>0.05),而对T细胞CD25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TX无论对ConA或PDB+Ion刺激组T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在ConA及PDB+Ion刺激初立即或是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PTX,PTX抑制T细胞增殖作用无差异(P>0.05)。结论PTX可明显抑制多克隆刺激剂诱导的T细胞中后期活化及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早期活化相关蛋白PTK及PKCθ无关,而与PKCθ下游活化信号相关。
- 彭桉平曾耀英俞瑜肇静娴狄静芳
- 关键词:紫杉醇CD69CD25流式细胞术
- 卵巢切除对成年小鼠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亚群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研究卵巢切除对成年小鼠胸腺和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细胞亚群组成的影响。方法: 用双色免疫荧光结合流式细胞仪, 检测成年小鼠双侧卵巢切除 14d后, 胸腺、脾脏和腹腔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 与伪手术组相比较, 卵巢切除的成年小鼠胸腺CD4+ CD8+ T细胞的比率显著升高(P<0. 05), CD4- CD8- T细胞和CD4+ CD8- T细胞的比率显著降低(P<0. 05); 脾脏和淋巴结中CD4+ CD8- T细胞的比率显著降低(P<0. 05)。结论: 成年小鼠切除卵巢后, 可明显影响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亚群的组成; 对于胸腺T细胞的发育及向外周输出也有一定的影响。
- 赵莉曾耀英罗璐俞瑜王青狄静芳
- 关键词:卵巢切除胸腺细胞流式细胞术
- 白藜芦醇对活化小鼠T淋巴细胞IL-2和CD2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SV)对活化的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IL 2和CD2 5的影响,并探讨其免疫抑制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与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共同孵育1小时后,用多克隆刺激剂佛波醇酯和离子霉素刺激T细胞活化,继续培养6小时后收获细胞,进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IL- 2的分泌情况,RT- PCR检测IL -2mRNA的表达;2 4小时后检测CD2 5表达。结果:RSV对IL 2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RSV也能抑制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2 5。结论:RSV对活化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 2及IL- 2α链CD2 5的表达可能是RSV对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并可能与T细胞活化通路的PKC NF -κB信号传导途径相关。
- 俞瑜曾耀英刘良季煜华肇静娴
- 关键词:白藜芦醇白细胞介素-2C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