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斌
- 作品数:1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彩超诊断阴囊中隔血肿继发脓肿1例
- 2010年
- 侯晓斌方玉军徐红
-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脓肿
- 前列腺结核超声误诊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付晓燕程瑞萍侯晓斌左思阳
-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前列腺结核误诊
- 眼部异物的超声诊断价值及相关伪像的识别被引量:1
- 2005年
- 程瑞萍曹敏丽付晓燕郑英王怀禄侯晓斌左思阳吕建红
-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眼部异物
- B超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2000年
- 程瑞萍王怀禄侯晓斌闫瑞玲刘俊娥孙厚坦赵夏夏常虹
- 关键词:B超
- 便携式超声引导经皮肾穿钬激光手术应用体会
- 2011年
- 经皮肾穿钬激光术中应用是腔道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技术,近年来由于钬激光碎石和超声仪器技术的成熟发展,创伤进一步减小。我院从2005年在省内率先引进便携式彩超,2006年7月配合临床治疗,先就我科配合临床2006年7月~2008年12月间进行微创治疗41例术中体会报道如下。
- 侯晓斌郑英方玉军
- B超诊断马凡氏综合征伴双眼晶状体半脱位1例
- 2006年
- 侯晓斌田军邢鸣芳
-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晶状体颞侧
- 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腹段食管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在腹段食管癌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对46例食管癌患者和40例正常人食管进行了检查,总结了正常食管声像图特征及食管癌超声表现,并对其声像图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6例食管癌均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食管壁增厚1.3~2.5 cm,病变范围长度3.7~8.3 cm。其中,中段19例、下段27例。食管贲门癌5例,食管旁、贲门旁淋巴结转移6例,大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9例,肝脏转移5例。结论:2D-CDFI在腹段食管癌诊断及分型中具有重要价值。
- 程瑞萍张利平侯晓斌郑英常红李丽梅王秀丽吕建红
-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食管癌
- 淋巴管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瘤,比较少见。本文对我院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淋巴管瘤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 程瑞萍张利平侯晓斌付晓燕方玉军吕建红
- 关键词:淋巴管瘤超声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眼底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1例(82只眼)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全部病例均经裂隙灯、眼底镜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将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分为非增殖期(NPDR)、增殖期(PDR)和未见视网膜病变(NDR)三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眼动脉、CRA、P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平均速度(VM)均降低,阻力指数增高。其中NPDR、NDR组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R组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血流动力学的检测能为临床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灌注情况及功能变化提供重要信息,对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着重要价值。
- 程瑞萍牛廷献张利平侯晓斌付晓燕常虹吕建虹
-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流动力学
- 高原反应合并尿潴留30例报告
- 2012年
- 目的 探讨高原反应合并尿潴留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4月16日至4月26日收治高原反应合并尿潴留患者30例。均为男性。年龄19~38岁,平均24岁。均由低海拔地区(海拔600~1800m)首次进驻高海拔地区(3600~5000m)。25例排尿次数由8~10次/d减少至2~4次/d,尿量由1500~2400ml/d减少至600~800ml/d;5例12~18h未排尿,且无尿意。并发高原性肺水肿26例,高原性脑水肿4例。尿蛋白(+~++)21例,B超检查发现双肾肾柱肿大30例。结果30例均行导尿治疗,10min引出尿液300~600ml,12h引出尿液1800~2300ml,18~24h拔除导尿管后均恢复正常排尿。22例人院1h后,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症状明显好转;8例后送治疗5d,症状缓解。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高原反应合并尿潴留是可逆性高原特发病之一,低气压、缺氧、高海拔是其可能病因;漏诊率高;吸氧、留置导尿治疗效果较好;穿增压服及阶梯性适应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 董永超张俊徐越斌张斌马巍侯晓斌王养民
- 关键词:高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