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同海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肺癌
  • 3篇细胞
  • 3篇肺癌患者
  • 3篇癌患者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微转移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磁珠
  • 2篇磁珠
  • 1篇单孔
  • 1篇胸膜
  • 1篇胸膜瘘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早期肺癌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2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黄同海
  • 4篇王正
  • 3篇杨林
  • 2篇李富荣
  • 2篇林少霖
  • 2篇王光锁
  • 1篇鲍世韵
  • 1篇洪英财
  • 1篇孔健
  • 1篇韩涛
  • 1篇饶展鹏
  • 1篇孔小丽
  • 1篇曹君剑
  • 1篇李青
  • 1篇欧竹君
  • 1篇王健
  • 1篇颜秋平
  • 1篇丁光贵
  • 1篇周汉新
  • 1篇苏科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封堵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例被引量:1
2017年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有效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确切、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直径≥5 mm BPF的治疗。现将我院2012年1月1例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成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BPF报道如下。
丁培堃孔健吴迪黄同海杨林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支气管胸膜瘘耐多药肺结核肺切除术后
基于纳米关键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系列研究与应用
李富荣周汉新齐晖任莉莉邓春艳李青孔小丽郭跃华鲍世韵黄同海严文辉韩涛颜秋平苏科曹君剑
该项目属于临床医学领域,是基于建立的医用纳米关键技术,开展了系列临床疾病诊断试剂盒和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与应用,推动了医用纳米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和进步。该项目利用激光感应复合加热蒸发合成法,以CH<,4>为碳源,制备...
关键词:
关键词:检测试剂盒疾病诊断疾病治疗
应用免疫磁珠技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N)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方法,以利于发现早期肺癌患者的隐性微转移、重新确定临床分期、监测术后患者肿瘤复发与转移、评估预后、选择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以及判...
王正黄同海杨林林少霖钱有辉丘平欧竹君
关键词:微转移肺癌患者免疫磁珠技术外周血早期肺癌
文献传递
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细节和初步结果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总结单孔全胸腔镜(cVATS)肺段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初步分析手术要点、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4月,该科完成10例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男8例,女2例;中位年龄57岁(39~71岁)。其中1例同期行右上肺癌根治术,右下肺背段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手术技术要点。结果9例手术过程顺利,1例右上肺尖后段切除,中转肺叶切除(1/10,10%)。全组无中转双孔、多孔腔镜或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6.1±51)(90~240)min;术中平均出血(49.5±57)(5~200)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5±1.4)(1~6)d;术后平均住院(5.4±2.3)(3~10)d;肺癌患者清扫平均淋巴结数(14.8±4.1)(10~19)枚,淋巴结站数(5.6±0.89)(5~7)站。1例术后肺复张欠佳,负压吸引好转。全组无术后持续漏气、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肺癌患者随访1~5个月,未发现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技术可行、安全、可重复,术后胸痛更轻。
王光锁王正王健饶展鹏黄同海
关键词:胸腔镜单孔肺段切除术肺癌术后疼痛
母系表达基因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生物学功能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的远癌组织(距离癌组织超过5 cm)中MEG3的表达水平.在A549和H460肺癌细胞株中转染MEG3过表达质粒(Pc-DNA3.1-MEG3).分别利用噻唑蓝(MTT)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MEG3过表达后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相关生物学功能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远癌正常肺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MEG3表达下调者25例占52.08%,显著高于上调表达者(P<0.05);A549和H460细胞中转染空载pcDNA3.1和pcDNA3.1-MEG3后,MEG3表达水平分别为0.48 ±0.04、0.62±0.05和10.36±1.78、11.66±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显示,转染MEG3后A549和H460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划痕实验显示,转染MEG3后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CCND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EG3过表达可显著抑制A549和H460肺癌细胞中CCND1表达(P<0.05).结论 NSCLC中MEG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EG3可通过调控Cyclin D1的表达来影响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黄同海王正王光锁王健丁光贵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增殖
纳米免疫磁珠富集检测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价值
黄同海
关键词:免疫磁珠肺肿瘤微转移循环肿瘤细胞巢式PCR
外周血游离肿瘤DNA测定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Ion Torrent测定外周血D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80例,通过Ion Torrent测序测定其EGFR浓度,观察EGFR浓度与EGFR基因型及与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情况的关系,并分析EGFR突变与否者的1年生存率。结果突变型EGFR 32例,野生型EGFR 48例,吉非替尼敏感者30例,吉非替尼不敏感者50例,突变型EGFR浓度明显高于野生型EGFR(P<0.05),对吉非替尼治疗敏感者的血清EGFR浓度显著高于吉非替尼治疗不敏感者(P<0.05)。结论采用Ion Torrent测定外周血DNA技术了解患者基因型,有针对性的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其准确性更高,且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洪英财陈怀生林少霖王正杨林王光锁李富荣黄同海
关键词:ION外周血DNA非小细胞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