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胜超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微波消解冷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汞含量被引量:7
- 2008年
- 骆胜超杨素林陈华中
- 关键词:冷原子吸收法汞含量荧光法测定微波消解食品体内蓄积
- 环境与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降解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农产品生产基地、个体农产品生产户粮食、蔬菜、水、土壤及养殖鱼、猪肉有机氯农药残留及降解状况。方法按国标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对11类401份食品样品,水55份,土壤65份检测HCH和DDT。结果粮食、蔬菜中未检出有机氯,其中4类食品HCH检出率是7.7%,DDT的检出率是6.23%,个体农户农产品种植土壤HCH、DDT检出10份,检出率为47.6%;水样3份检出HCH和DDT,检出率为16.6%,HCH、DDT残留量与2001年结果比较,除水中降解速度缓慢外,土壤、鱼、鲜猪肉中HCH,DDT则降解较快。结论有机氯农药禁用30多年了,由于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困难,其残留通过生物体的放大作用,影响了食品质量安全,造成了对人体的危害。
- 邹琴刘守亮秦启发骆胜超杨素林
- 关键词:食品有机氯农药降解
- 武汉热干面检测结果分析
- 2021年
- 为了解武汉热干面质量,对30份武汉热干面进行全部理化指标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理化指标全部合格的仅为5份,合格率偏低(16.7%)。为了进一步改善武汉热干面质量,建议相关部门加快修订武汉热干面(非油炸性)的理化指标及检测标准,并加大抽样监测力度。
- 骆胜超
- 2011年湖北省部分地区儿童尿碘含量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湖北省中东部部分地区儿童尿碘含量水平与频数分布,为进一步降低或维持食品中碘含量的摄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8岁~10岁儿童一次随机尿样进行碘含量检测,数据采用中位数和频数分布评价,并结合近年来湖北省盐碘含量的调整作相关性分析。受采样地域的限制,只将孝感市2011年儿童的尿碘结果与其2006年和2009年监测的结果进行纵向比较。结果湖北省中东部的孝感市、武汉市、黄冈市、潜江市、仙桃市、广水市6个地区儿童的尿碘整体中位数为289.5μg/L,频数分布为最高区间为200μg/L^300μg/L。2011年、2009年、2006年孝感市儿童尿碘中位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男孩和女孩无差异,8岁儿童尿碘含量最低。结论 2011年湖北省中东部部分地区儿童尿碘处于适宜水平,儿童碘营养适宜,进一步降低全人群盐碘含量或加大其它食物碘的摄入或没有必要。
- 骆胜超李皓秦启发
- 关键词:儿童尿碘中位数
- 孝感市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调查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通过对豆类、叶菜类及根茎类蔬菜、水果中4种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了解有机磷农药在孝感市农产品中的残留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气相色谱(GC)法进行操作。结果 三类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检出率为71.0 % ,其中豆类检出率为83.3% ,4种有机磷农药中以甲基对硫磷检出率最高,为4 5 .2 %。对叶菜不同采摘时间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施药后最高残留量5 d为10 7.3μg/ kg,10 d为4 1.4μg/ kg,15 d后为1.7μg/ kg;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其有机磷农药残留,豆类为18.5 0μg/ kg,叶菜类11.4 2μg/ kg,瓜果类4 .37μg/ kg,根茎类0 .17μg/ kg;蔬菜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其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下降。结论 应提倡合理使用农药。
- 秦启发李启泉刘守亮王建国骆胜超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农产品残留量
- 食品安全因素控制及效益评估
- 刘守亮秦启发骆胜超杨素林吕斌王建国李启泉刘友祥李国强王德生李志英邹琴涂丽荣罗艳萍田洪波李俊华
- 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将HACCP理论应用于农产品的初级生产中,分析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针对性提出控制措施,从源头上把住食品安全关,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产品
- 2005~2007年应城市食品金属污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杨素林刘守亮秦启发骆胜超
- 关键词:金属污染物食品骨质疏松
- 云梦县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调查被引量:1
- 2007年
- 刘守亮秦启发李启泉杨素林骆胜超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公共卫生问题经济全球化农副产品
- 一起职业性硫化氢中毒的事故性监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一起职业性硫化氢中毒事故性检测的合理方法。方法在采样器进口接长管放到现场井下液面以上采集硫化氢样品,利用改进的硝酸银比浊法快速测定空气硫化氢含量。结果实验室测得井中硫化氢的平均浓度值为1 366 mg/m3,接近瞬间致死浓度,且结果准确。结论该方法避免了实验人员直接下到井下采样可能产生的危险,效果较好。
- 骆胜超韩毅袁丹
- 关键词:硫化氢中毒二氧化碳中毒
- 食品安全因素控制及效益评估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农产品生产中的危害因素,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食品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方法:调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针对危害因素提出控制措施,并对控制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与评估。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农产品及相关环境中有机磷、有机氯、重金属、食源性微生物、硝酸盐的监测,实验组采取教育培训,指导科学用药,倡导使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选择优质土壤、水源等方式,对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实施干预和控制。结果:采取控制措施的实验组中的蔬菜、大米、菜油和豆类中12种有机磷的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且对照组的蔬菜中检出了明令禁止使用的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重金属铅、镉染污较轻,两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土壤、水中的HCH、DDT的检出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且以猪肉中有机氯残留量最高;以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值间接评价化肥的使用量,其超标率达55%,以叶菜的超标最为严重.食品中生肉、水产品、禽蛋均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检出率达25.2%。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组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多种农副产品的多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前后农产品生产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实验组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方面都要明显高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因此,应加大推广种植面积。
- 刘守亮秦启发骆胜超杨素林吕斌王建国李启泉
- 关键词: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