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柯阳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气
  • 3篇油气藏
  • 3篇气藏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凝析
  • 2篇凝析油
  • 2篇盆地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球化学证据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油矿床
  • 1篇原油
  • 1篇原油轻烃
  • 1篇石炭
  • 1篇石炭纪
  • 1篇石炭系
  • 1篇气-液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马柯阳
  • 2篇周永红
  • 1篇范璞
  • 1篇张晓宝
  • 1篇傅碧宏
  • 1篇申建中
  • 1篇吴茂炳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1999
  • 3篇199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塔北沙18井石炭系蒸发分馏成因凝析油确认的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10
1995年
目前的观点认为腐泥型于酪根来源的凝析油均是成岩作用晚期有机质高成熟阶段(R_0>1.3%)或早期大分子烃类热裂解的产物;近来的研究表明,原油蒸发分馏机制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发生频率很高但仍未得到充分重视和深入认识的原油蚀变及凝析油成因机制;作者的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具备发生原油蒸发分馏的若干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且有相关残油和凝析油形成.本文选择沙18井石炭系(C)海相凝析油和与之相关性最密切的沙14井奥陶系(O)海相高蜡原油进行重点讨论.沙18井和沙14井位于塔北桑塔木断块构造中部,沿构造发现诸多油气藏的事实表明其两侧断裂可充当原油蒸发分馏的通道.
马柯阳范璞
关键词:凝析油石炭纪地球化学油气藏
凝析油形成新模式─—原油蒸发分馏机制研究被引量:20
1995年
经典的石油生成理论认为凝析油是源岩高成熟阶段、或是陆相有机质于低成熟阶段的直接产物。本文在资料、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塔北海相油田的实际地质地化资料提出原油蒸发分馏机制是凝析油形成的一种重要途径,并确认了塔北油田的诸多原油曾遭受了程度不一的蒸发分馏作用且有成熟度正常的凝析油形成。
马柯阳
关键词:凝析油原油油矿床
塔里木盆地气-液溶解平衡机制下的原油轻烃行为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1995年
塔北地区普遍存在气顶型凝析气藏和带油环的凝析气藏。与传统烃类热演化理论相矛盾的是:1)天然气的成熟度远高于油环原油或凝析油;2)高-过成熟天然气与同藏的原油间存在明显的物性不匹配。结合地质背景,认为这种矛盾是由后期形成的干气进入已形成的油藏并溶解原油轻烃这一过程所致,凝析气中的轻烃是气-液溶解平衡的产物。地质历史时期凝析气与油环分离或产生凝析油气藏或混入其它油藏的蒸发分馏作用过程导致了轻烃的油藏再分配,形成了塔北地区纵向上原油轻烃的“反序”分布趋势及某些参数的异常分布。认为烃类的气-液相溶解平衡作用是原始原油轻烃分布特征后期演变的主要控制机制之一。其实质是不同性质轻烃气液两相差异性分配基础上的物理化学分异过程。
马柯阳周永红申建中
关键词:油气藏气-液地质意义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岩石轻烃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1999年
基于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岩石酸解轻烃相对低的庚烷值、石蜡指数值、轻质芳烃含量、δ13 C1 ‰值、正构异构烷烃、环戊烷己烷与区域内海相油气截然相反的分布形式,确认酸解轻烃的主体应属于存在于矿物晶格中的早期烃类,后期储层再成熟作用不明显,并可进一步推论区域内构造上的高成熟海相油气主要源自盆地深处的相关烃源岩、经历较远距离的运移。同时也发现岩石酸解轻烃具有较高 K 值的样品,其绝对值稍小于原油的高 K 值,但两者在区域分布上一致,前者的高 K 值与高丰度的2 ,3二甲戊烷有关。
马柯阳曹建平张晓宝傅碧宏吴茂炳周永红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地球化学油气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