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

作品数:39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关节
  • 5篇关节炎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关节镜
  • 3篇性关节炎
  • 3篇氧化应激
  • 3篇应激
  • 3篇软骨
  • 3篇手术
  • 3篇体外冲击波
  • 3篇肿瘤
  • 3篇膝骨
  • 3篇膝骨关节
  • 3篇膝骨关节炎
  • 3篇膝关节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2篇单用

机构

  • 33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2篇福清市医院
  • 2篇无锡市第九人...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33篇陈鹏
  • 8篇方善鸿
  • 6篇林建华
  • 5篇罗鸿斌
  • 5篇张文明
  • 5篇许卫红
  • 4篇林李嵩
  • 3篇李贵双
  • 3篇邱宇
  • 2篇刘献祥
  • 2篇叶晓
  • 2篇朱夏
  • 2篇张建国
  • 2篇叶郁松
  • 2篇薛锋
  • 2篇李柱来
  • 2篇李文波
  • 2篇廖云阳
  • 2篇胡德庆
  • 2篇叶君健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12例胫骨后外侧平台的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后外髁,对骨折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异体骨植骨。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6月至2年,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良好,胫股角°76.2°士1.5°,胫骨平台角87.4°士2.7°,外侧后倾斜角6.8°±1.7°;膝关节的活动度,伸2°(O~5°),屈125°(95~135°),HSS评分93分(84~97分),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使暴露的视野增大,解剖清楚,可在直视下进行准确的复位及固定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手术入路。
叶郁松陈鹏薛锋林清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胫骨平台骨折
塞来昔布用于骨科腰部及下肢手术超前镇痛的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骨科腰部及下肢手术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60例行腰部及下肢手术的骨科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术前12h及1h口服塞来昔布200mg,B组术前不用药。用视觉模拟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术后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塞来昔布组的术后最疼痛程度、平均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较少需要药物援助。术前应用塞来昔布不影响睡眠。结论:塞来昔布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陈鹏许卫红林建华叶君健
关键词: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超前镇痛作用下肢手术腰部视觉模拟评分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是临床上少见的并发症,但可能引起骨髓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就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6-2016.6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
罗鸿斌陈鹏方善鸿
关键词: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
ZnS-壳聚糖海藻酸钠包裹布洛芬纳米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掺杂入纳米ZnS包裹非甾体抗炎药物布洛芬,制备缓、控释性能优异的载药纳米微球;为研发四代新剂型打下基础。方法利用复凝聚法,通过调整添加基质材料速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制备含ZnS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布洛芬纳米微球,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测试纳米微球的栽药量与包封率,拟肠液条件下测试所致纳米微球的释放特性。结果含ZnS壳聚糖海藻酸钠布洛芬纳米载药微球的粒径约为80~100rim,载药量为40.2%药物包封率78.2%,ZnS粒径3nm。在水溶液、0.9%NaCl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吸水膨胀程度小于不含ZnS的载药纳米微球;体外拟肠条件溶出表明含ZnS的载药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缓控释性能,药代动力学特征为被动扩散。结论掺入了ZnS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布洛芬纳米微球,形状圆整,包封率理想,具有良好的缓控释性能。
李柱来许秀枝陈鹏叶晓
关键词:硫化锌壳聚糖缓控释纳米微球
阿霉素单用及联用维拉帕米对OS732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阿霉素对OS732细胞的毒性作用,维拉帕米是否对阿霉素有增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存活率,比较单用阿霉素及联用维拉帕米对OS73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阿霉素及联用维拉帕米诱导后不同时间点OS732细胞多药耐药指标(Pgp,TopoⅡ和GSTπ)表达情况;以琼脂凝胶电泳法观察阿霉素单用及联用维拉帕米诱导后不同时间点OS732细胞抽取DNA的电泳图;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阿霉素及联用维拉帕米诱导后OS732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D95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随阿霉素的浓度递增,OS732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即阿霉素对OS732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浓度相关性。同剂量阿霉素对OS732细胞随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下降,但这种趋势并不随时间延长而等幅递增。维拉帕米增强阿霉素对OS732细胞的毒性作用。(2)阿霉素可使OS732细胞获得性耐药,且这种获得性耐药与Pgp,TopoⅡ和GSTπ有关。Pgp和GSTπ表达存在相关性。阿霉素诱导后OS732细胞Pgp和GSTπ表达随时间延长而上调。维拉帕米延缓乃至下调了Pgp的表达。而对TopoⅡ及GSTπ无类似作用。(3)促进肿瘤细胞亡是阿霉素的抑瘤机制之一,且与Fas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有关。与Bax途径无关。阿霉素诱导的OS732细胞凋亡呈时间依赖性。维拉帕米可促进阿霉素诱导的OS732细胞凋亡。结论 维拉帕米使阿霉素对OS732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强。临床上应用阿霉素化疗时,更宜选用持续性静脉滴注给药,且以维持48h为宜。阿霉素作用后,OS732细胞获得性耐药与Pagp,TopoⅡ和GST-π有关。阿霉素对OS732细胞毒性作用与它能促进细胞凋亡有关,而维拉帕米延缓Pgp介导的多药耐药的同时促进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因此,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肿瘤化疗多药耐药的逆转是一条有�
陈鹏
关键词:阿霉素维拉帕米细胞毒性
CR及PS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中期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分别使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Posterior Cruciate-Retaining Total Knee Prostheses,CR型假体)与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ost...
陈鹏罗鸿斌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透骨消痛颗粒对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从5只4周龄SD大鼠骨髓中分离出BMSCs,体外传代培养,取第3代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软骨诱导剂组及透骨消痛颗粒组,进行培养1、2周后,通过透射电镜、RT-PCR等实验技术,观察各组对BMSCs诱导成软骨细胞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软骨表型化的BMSCs多数为近椭圆形,表面突起多,细胞核大,粗面内质网丰富,内质网池扩张明显,高尔基体丰富。在TGF-β3等诱导因子作用下,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可以促进Sox9 mRNA、Cbfa1mRNA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与软骨诱导剂组相比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可促进BMSCs向软骨细胞转化,改善软骨组织的质量,延缓软骨的退化。
刘献祥李明波陈文列陈鹏吴追乐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骨消痛颗粒软骨细胞
肩峰下减压术联合NSDID药物治疗肩峰撞击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肩峰下减压术联合NSAID药物治疗肩峰撞击症的疗效.方法:随访进行肩峰下减压术联合口服1月NSAID药物治疗单纯肩峰撞击症的患者,总共31例患者(女性20例,男性11例),其中单纯肩峰撞击症的21名,合并有肩袖...
方善鸿陈鹏
关键词:肩袖损伤钙化性肌腱炎
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在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通过评价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提供一种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原发性儿童脑膜...
陈鹏张建国林李嵩赵丹伍文杰
关键词:儿童
文献传递
肩峰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部分肩袖损伤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肩峰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部分肩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32例经肩关节磁共振确诊为肩袖部分损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RP组及对照组,其中PRP组16例,在B超定位下经肩峰下间隙注入自体PRP 8 ml,对照组(16例)在B超定位下经肩峰下间隙注入自体静脉血8 ml。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6周、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CMS)及肩关节活动度(ROM)包括主被动前屈、外展、内旋及外旋活动度。结果全部32例患者获得随访,两组患者之间性别、侧别及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CMS评分及肩关节主被动前屈、外展、内旋及外旋RO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RP组患者的VAS由术前的(6.8±2.1)分降低到术后6周及6个月的(4.2±2.5)及(3.4±1.8)分;PRP组患者的CMS由术前的(46.2±8.9)分提高到术后6周及6个月的(78.8±18.2)及(89.8±18.0)分;对照组患者术前的VAS及CMS分别为:(6.5±1.6)及(48.0±10.0)分,对照组患者术后6周及6个月的VAS及CMS分别为(6.3±2.8)、(52.8±14.5)及(5.9±2.5)、(60.3±12.1)分(P<0.01)。与对照组比较,PRP组患者术后6周及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明显降低、CMS评分明显升高,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及内旋活动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P组患者术后6周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及主动外旋活动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定位下肩峰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后6个月内可以减轻部分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改善其肩关节功能。
罗鸿斌方善鸿江昊李泳峰陈鹏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部分性肩袖损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