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群娣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博罗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新生儿
  • 3篇疗效
  • 3篇鼻塞
  • 2篇新生儿感染
  • 2篇新生儿黄疸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透明膜病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对照研究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黄疸
  • 2篇活性
  • 2篇肺表面
  • 2篇肺表面活性
  • 2篇肺表面活性物...

机构

  • 13篇博罗县人民医...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13篇陈群娣
  • 4篇王依
  • 1篇胡春毓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0例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中PCT、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截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110例新生儿,按感染病原分为细菌组、支/衣原体组、病毒组,并截取30名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对比4组患者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结果支/衣原体、细菌、病毒感染患儿血清hs-CRP、PCT、WBC计数对比健康儿童组升高(P<0.01),同时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升高最为明显,PCT、hs-CRP联合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均较PCT、WBC计数联合,hs-CRP、WBC计数联合诊断分别高出29.6%、26.9%,27.8%、58.3%。结论使用PCT、hs-CRP、WBC计数可作为新生儿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将hs-CRP、PCT联合诊断中,特异度、敏感度最为满意。
王依魏谋陈群娣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新生儿
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105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采取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出现皮肤少量血点、新生儿脐带残端渗血、黑便或大便中有鲜血、头颅血肿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皮肤少量血点、脐带残端渗血、黑便或大便中有鲜血以及头颅血肿等状况评分分别为(9.32±3.46)、(13.42±5.26)、(8.83±4.68)、(6.85±4.4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64±2.46)、(25.16±3.57)、(15.47±1.85)、(11.43±4.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对于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儿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患儿治疗后的生理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陈群娣张天英
关键词:奥美拉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使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长时连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后48、72 h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75.63±20.3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5.36±25.0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也在治疗后72 h快速下降,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高效、可靠、安全的光疗方法,应该推广并普及。
张天英陈群娣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血清总胆红素疗效
同步鼻塞式呼吸机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肺透明膜病早产儿中予同步鼻塞式呼吸机(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6月入住该院NICU确诊的HMD早产儿共6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PS+NCPAP治疗,对照组予沐舒坦(MU)+NCPA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疗36h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近期并发症观察组较对照组肺炎、颅内出血、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低:25.81%、16.12%、16.12%、16.12%,远期并发症观察组较对照组脑性瘫痪发生率低16.12%。结论 NCPAP联合PS治疗是早产儿HMD良好的临床方案,临床效果佳、安全性较高。
王依陈群娣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透明膜病沐舒坦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博罗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5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胎龄分为观察组(足月儿)、对照组(早产儿),每组28例。分析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孕母高血压率、剖宫产率、胎膜早破率、围生期窒息率、妊娠期糖尿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胎龄新生儿(早产儿、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实施诊断、治疗过程中,应对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胎龄,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
张天英陈群娣阳梅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剖宫产术胎龄新生儿
鼻塞式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鼻塞式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ARDS(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病例是2017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4例ARDS新生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参照组52例采纳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通气)治疗,实验组52例采纳NIPPV+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两组呼吸机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呼吸机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3 d后PaCO2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3 d后PH以及PaO2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85%,2/52)明显低于参照组(21.15%,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布地奈德雾化可有效缩短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陈群娣阳梅张天英
关键词:布地奈德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
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在肺透明膜病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肺透明膜病(HMD)早产儿中应用同步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N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入住该院NICU确诊的HMD早产儿4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PS+有创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 h、12 h血气分析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氧疗时间短(0.3±0.3)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降低33.33%(7/21),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发生率降低33.33%(7/21),成功率高28.57%(6/21),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治疗HMD早产儿具有模仿生理呼吸同步性,氧耗减少,用氧时间缩短,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王依陈群娣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透明膜病早产儿
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气胸、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7%、5.00%、1.67%、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16.67%、11.67%、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中,可以减少治疗后新生儿并发症的出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陈群娣张天英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早期微量喂养结合静脉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早期微量喂养结合静脉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博罗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早产儿共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的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早产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结合静脉营养支持,收集对比两组早产儿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结合静脉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张天英陈群娣阳梅
关键词: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静脉营养支持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心肌损害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例新生儿窒息伴重度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结果差异性。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82.35%)明显优于对照组(47.06%),并且经积极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心肌酶谱数值均小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钠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保护剂,在重度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的治疗中加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王依陈群娣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