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 作品数:7 被引量:2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髓活检塑胶包埋在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采用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lycol-methacrylate,GMA)塑胶包埋技术结合巨核细胞免疫标记方法在诊断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活检GMA塑胶包埋及巨核细胞免疫标记技术,对47例表现为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8例患者被诊断为MDS,其中3例为MDS伴单系病态造血(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with single lineage dysplasia,MDS-SLD),1例为5q-综合征,4例为MDS伴多系病态造血(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ultilineage dysplasia,MDS-MLD)。8例MDS患者的巨核细胞标志物均为阳性,其中6例的骨髓可见清晰的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s,ALIP)现象,且有3例患者检测到染色体异常。结论:采用骨髓活检塑胶包埋技术,细胞形态可清晰显示,有助于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表现的MDS的诊断,有助于MDS的明确诊断及辅助分型;巨核细胞免疫标记有助于医师辨认小、微巨核细胞等特征性的巨核系病态造血表现,由此可以鉴别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表现的MDS,故2种方法结合在诊断MDS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叶成林 姚永华 陈真 贾麟关键词:骨髓活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基于超声、钼靶及病理分级的联合诊断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伴浸润成分的价值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建立基于常规超声及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联合钼靶、病理分级的联合诊断模型,探讨其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伴浸润成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DCIS患者112例,其中无浸润成分79例(单纯DCIS组),伴浸润成分33例(DCI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钼靶、超声特征及剪切波速度(SWV)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建立多指标联合诊断DCIS伴浸润成分的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鉴别DCIS伴浸润成分的诊断效能。结果DCIS-I组病理等级为高级的比例(24.2%)、钼靶检查中微钙化伴肿物比例(33.3%)、肿瘤直径[(3.72±0.83)cm]及SWV[(7.03±2.11)m/s]均高于单纯DCIS组[6.3%、10.1%、(2.07±0.62)cm、(5.98±1.43)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为鉴别DCIS伴浸润成分的独立预测因子(OR=6.744、4.332、1.356、1.621,均P<0.05)。建立多指标联合诊断DCIS伴浸润成分的模型:Logit(P)=-11.205+0.483*SWV+0.305*肿瘤直径+1.466*微钙化伴肿物+1.909*病理等级。该模型鉴别DCIS伴浸润成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显著高于病理等级、微钙化伴肿物、直径、SWV单独鉴别的曲线下面积(0.710、0.616、0.728、0.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常规超声、ARFI联合钼靶及病理分级建立的联合诊断模型能够准确鉴别DCIS是否伴浸润成分。 孙晓岚 戴宇萍 章骏 陈真关键词:超声检查 钼靶 乳腺导管原位癌 骨髓活检在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二例并文献复习) 2014年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也称霍奇金病,可发生于淋巴结、脾脏、肝脏、骨髓及其他部位,是病变区分布以赘生性Reed-Sternberg(R-S)细胞为特征的B-细胞肿瘤。初诊时HL患者的骨髓侵犯发生率显较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低,而Ⅰ期与Ⅱ期时骨髓侵犯就更罕见。目前,HL的诊断主要依赖淋巴结活检,而骨髓活检可能是检出HL病变的唯一方法。 浦杰 石军 陈真 浦权关键词:骨髓活检 霍奇金淋巴瘤 VEGF EGFR和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VEGF、EGFR和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三者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66例,运用SABC法免疫组化测定,计算阳性或阴性表达例数,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VEGF、EGFR及P53三者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其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肿瘤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及肿瘤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分期越晚、肿瘤浸润越深,有远处转移者,VEGF、EGFR及P53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越高。 王群 严俊 陈真关键词: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VEGF EGFR P53 西妥昔单抗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抗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在肺癌的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旨在探讨西妥昔单抗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H460、H1299、SPC-A-1)的体外作用。方法我们选用浓度递增的西妥昔单抗(1nmol/mL-625nmol/mL)作用于A549、SPC-A-1、H460、H1229四株细胞株,采用CCK8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抑制情况,选择A549、SPC-A-1细胞株用PI标记应后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药物处理后A549细胞EGFR信号转导通路关键酶的表达。结果西妥昔单抗对A549、H460、H1299、SPC-A-1细胞的作用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现象明显,同时细胞增殖均不同程度受到抑制;通过Westernblot检测发现p-AKT、p-EGFR、p-MAPK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西妥昔单抗在体外对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进一步下调了活化的EGFR信号转导通路关键酶的表达有关。 陈真 陈智伟关键词:西妥昔单抗 肺肿瘤 细胞增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