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正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原短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区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脱适应改变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高原短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地区后脱适应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对参加高原(海拔3 700m以上)军事任务116d后返回平原的613名官兵(设为观察组)和未上高原的140名官兵(设为对照组)在返回后的第2天/第15天和第30天分别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其血清中NSE浓度。结果高原短期暴露人群,血清NSE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返回平原后第2天,观察组血清NSE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返回平原后第15天,观察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返回后第2天时的NSE浓度和对照组NSE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返回平原后第30天,观察组血清NSE浓度进一步降低。NSE异常率变化趋势与NSE浓度变化趋势相符。结论高原短期暴露人群返回平原初期NSE水平急剧升高,随着时间延长有所降低,需高度关注和加强防护,防止高原脱适应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杨磊杨有利石自福周其全张友闫正平
- 关键词:高原脱适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急性脑损伤特异性标志物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收治的30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VAP分为发生VAP组(72例)与未发生VAP组(228例)。收集发生VAP组患者的痰液标本,并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发生VAP组与未发生VAP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VAP组感染一种病原菌的患者14例(19.44%),感染两种病原菌的患者有58例(80.56%),共130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102株(78.46%)占比最高,革兰氏阳性菌23株(17.69%),真菌5株(3.85%);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30.39%)占比最高,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9.13%)占比最高,真菌中白假丝酵母菌(60.00%)占比最高;发生VAP组患者年龄≥60岁占比、住院时间≥14 d占比、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占比、侵入性操作占比、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占比、使用抑酸剂占比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量表(SOF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4 d、侵入性操作、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抑酸剂、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机械通气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SOFA评分高均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VAP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且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与年龄≥60岁、住院时间≥14 d、侵入性操作、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抑酸剂、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关系密切,值得临床关注。
- 闫正平张有张华旭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病原菌
- 隐匿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例
- 2013年
- 资料:患者男,71岁。在就诊前两天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为持续性胀痛。并伴发向右肩胛部放射,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少。在个体诊所给予输液治疗(用药及剂量不详),疗效不佳。来我院就诊,经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伴结石”。于2011年12月6日以“胆囊炎伴结石”人院。体检:体温37C。血压140/90mmHg。心率88/min。皮肤巩膜无黄染苍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自述高血压史30余年。
- 杨有利闫正平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隐匿性高血压史持续性胀痛疼痛不适油腻食物
- 墨汁染色新型隐球菌需注意的几个环节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增多,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下称隐脑)也在逐年增加,而隐脑和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在临床表现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仅靠临床表现鉴别较为困难,易造成误诊。
- 杨有利闫正平王延福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墨汁染色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