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文涛

作品数:25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颌面
  • 6篇纵隔
  • 6篇纵隔炎
  • 6篇口腔
  • 5篇下颌
  • 5篇磨牙
  • 5篇坏死
  • 5篇坏死性
  • 4篇第三磨牙
  • 4篇引流
  • 4篇脓肿
  • 4篇下行
  • 4篇口腔颌
  • 4篇口腔颌面
  • 3篇多间隙
  • 3篇多间隙感染
  • 3篇引流管
  • 3篇切开
  • 3篇颌面外科
  • 3篇外科

机构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5篇钱文涛
  • 7篇张瑛
  • 6篇杨驰
  • 6篇蔡协艺
  • 5篇梁翔
  • 5篇张伟杰
  • 5篇郑凌艳
  • 4篇管欣
  • 3篇王保利
  • 3篇谢李松
  • 3篇徐光宙
  • 3篇罗怡
  • 3篇张文豪
  • 3篇石欢
  • 3篇王知俊
  • 2篇浦益萍
  • 2篇夏韫晖
  • 2篇张瑛
  • 2篇姜滨
  • 2篇张晓虎

传媒

  • 6篇口腔颌面外科...
  • 6篇中国口腔颌面...
  • 3篇第十四次中国...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骨刀在下牙槽神经移位同期种植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辅助下对下牙槽嵴严重萎缩的患者行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并同期种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例48岁牙槽嵴严重萎缩的女性患者,利用超声骨刀行右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2枚。结果:该患者术后出现右下唇感觉障碍症状,3个月后恢复;术后4个月患者完成种植义齿的上部结构修复。经随访3月,修复完成后种植体无松动或脱落。结论:利用超声骨刀行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并同期种植,能有效地减小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解决下颌骨牙槽嵴严重萎缩患者的种植修复问题。
钱文涛张瑛罗怡杨驰
关键词:超声骨刀
后牙即刻种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评价后牙即刻种植的方法、效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能满足即刻种植的20颗后牙经微创拔牙后,翻瓣或不翻瓣植入种植体,种植体周围植入骨粉,翻瓣者则覆盖生物膜。种植体植入3~6个月后常规取模,完成上部修复结构。种植体完成修复后随访6~34个月。结果:所有种植牙随访期间内正常行使功能,美学效果令人满意。CT示颊侧骨板骨吸收为(-0.65 mm±1.29 mm);近远中骨吸收为(1.23 mm±0.23 mm)。统计显示:即刻种植术前与术后龈乳头指数及种植体近远中骨吸收无明显差异,即刻种植后种植体颊向骨板吸收及种植体稳定系数与拔牙后牙槽嵴吸收有差异。结论:后牙即刻种植能有效维持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高度和宽度,对有即刻种植适应证的患者,可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效果可靠。
陈颖钱文涛罗怡张瑛
关键词:骨吸收
CBCT观察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观察在曲面断层片(Orthpantomography,OPG)中表现为重叠影像的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在CBCT(cone beam CT)中的位置关系。方法:对在OPG上表现为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影像重叠的116名患者(136颗牙)进行CBCT扫描。利用软件(I-view)对所得图像测量分类。通过SA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136颗牙中,在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接触方面的概率上与性别无关(P=0.0758);而当OPG中下颌管与第三磨牙重叠时,骨白线的存在与否与两者是否接触是有关的(P=0.0003)。结论:下颌CBCT和OPG相比,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下颌管和下颌第三磨牙的位置关系。
钱文涛樊林峰徐光宙张瑛
关键词:CBCTOPG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管
正畸牵引法辅助拔除接触下牙槽神经管的埋伏阻生牙1例报告被引量:6
2012年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由于低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牙根位置常与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关系密切,神经损伤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际上主要有3种避免IAN损伤的方法:截冠法、部分牙冠切除术和正畸牵引法。本文报告1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斜位低位阻生的患者,采用改良正畸牵引法,分两步将牙根牵离神经管,牵引完成后顺利拔除患牙。
谢千阳马志贵钱文涛徐光宙蔡协艺杨驰
关键词:阻生第三磨牙下牙槽神经正畸牵引
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导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研究
研究目的: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是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其死亡率较高。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及发生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继发发生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危险...
曲禄瑶蔡协艺钱文涛张伟杰
关键词:多间隙感染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咽旁间隙
文献传递
下颌后牙区骨组织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下颌骨后牙区骨组织结构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名患者术前拍摄CT,通过软件SimPlant测量得到种植体周围平均骨密度及种植体颈部骨皮质厚度。共植入24枚种植体,术中植入后即刻用Osstell仪器测量得到种植体稳定系数(ISQ)。所有数据通过SPSS 17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种植体颈部骨皮质厚度与ISQ相关(P<0.05),颌骨后牙区骨密度与ISQ无相关关系(P>0.05),性别、年龄与ISQ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术前对下颌骨后牙区骨密度的测量不能预测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种植体颈部骨皮质厚度相关;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相关的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
钱文涛张瑛浦益萍张晓虎杨驰
关键词:骨皮质厚度
一种口腔颌面外科间隙感染脓肿切开引流术用引流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外科间隙感染脓肿切开引流术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引流管本体相互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引流管本体包括中心体、圆钝形、支撑部件与引流孔,中心体的顶端设置为圆钝形,中心体的...
钱文涛王保利石欢郑凌艳谢李松张文豪王知俊
文献传递
111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治的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病例,总结其性别、年龄、合并症、感染源、影像学检查结果、细菌学检查结果、治疗手段和治疗结果。结果:共收集111例患者,平均年龄56.6±12.5岁,男女比为5.9:1。主要感染源为牙源性感染,其次为腺源性感染。52例(46.8%)患者有合并症,其中以Ⅱ型糖尿病最常见。所有患者均行颈胸部CT检查。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所有患者均行全身抗感染治疗和颈部切开排脓,106例患者经颈部切口行上纵隔引流,9例行开胸手术清创引流。死亡率为6.3%。结论:胸部CT检查是早期诊断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有效手段。早期诊断、有效的抗菌治疗、充分的切口引流及全身支持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曲禄瑶姜滨钱文涛蔡协艺张伟杰梁翔管欣
关键词: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胸廓切开术牙源性感染
下颌管及其分支与下颌第三磨牙关系的影像学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利用椎形束CT(CBCT)及全景片观察下颌管及其分支在下颌第三磨牙区域的情况。方法 :对179名患者的216颗第三磨牙进行CBCT及全景片检查。在全景片及CBCT上观察下颌管及其分支在第三磨牙区域走向及与第三磨牙的关系。结果:全景片上观察到有4例下颌管有分支,CBCT观察到有22例有分支;下颌管分支与第三磨牙的关系:A类有8例,B类有6例,C类有2例,D类有6例,其中,分支位于第三磨牙颊侧的有7例,舌侧的有6例,位于第三磨牙牙根下方的有9例。结论:利用CBCT可以对下颌管及下颌第三磨牙的空间位置进行更好地观察。CBCT对下颌管分支有更高的检出率。
钱文涛张瑛
关键词:下颌管下颌第三磨牙全景片
应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拔除舌侧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在拔除舌侧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中的截骨设计和手术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颗舌侧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拔除。其截骨设计为1条矢状向和2条横向的截骨线,以去除面和舌侧的骨板。记录手术成功率、去骨方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所有牙均顺利拔除,平均用时13.92 min(6~24 min)。9例(40.9%)为整体去骨拔除,6例(27.3%)为分块去骨拔除,4例(18.2%)为牙-骨连体拔除,3例(13.6%)为去骨分牙拔除。22例(100%)创口均一期愈合。2例(9.09%)出现暂时性舌神经功能障碍,1例(4.55%)出现暂时性下牙槽神经功能障碍。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后,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结论:使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拔除舌侧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戈旌杨驰郑家伟何冬梅钱文涛胡颖恺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超声骨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