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梅

作品数:20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乳腺
  • 12篇腺癌
  • 11篇乳腺癌
  • 4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3篇信号
  • 3篇通路
  • 3篇淋巴结转移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信号通路
  • 2篇乳腺癌干细胞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肿瘤
  • 2篇化疗
  • 2篇辅助化疗
  • 2篇干细胞
  • 2篇癌干细胞
  • 2篇靶向

机构

  • 16篇南昌大学第二...
  • 4篇南昌大学
  • 2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丰城市人民医...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16篇金梅
  • 9篇王琳
  • 4篇段思佳
  • 4篇项华丽
  • 3篇袁春雷
  • 2篇倪军
  • 2篇潘铃娟
  • 2篇黄亮
  • 2篇陈婷
  • 1篇朱静
  • 1篇杨春江
  • 1篇刘小春
  • 1篇周卫
  • 1篇唐新华
  • 1篇朱正明
  • 1篇郭广秀
  • 1篇余磊涛
  • 1篇段菊如
  • 1篇张小斌
  • 1篇周梦

传媒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内分泌外科杂...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干细胞在肿瘤复发与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CSCs)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乳腺癌干细胞(BCSCs)长期处于静止期,修复能力较强,可通过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具有更强的抗辐射能力,依靠微环境生长增殖,从而导致乳腺癌复发。肿瘤转移是一个多个环节参与的复杂过程,BCSCs可通过高表达趋化因子、调节miRNA,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及血管生成及淋巴转移导致乳腺癌发生转移。了解BCSCs在肿瘤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靶点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陈婷罗序亮陈雨劼金梅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信号通路耐药性上皮间质转化
TEC新辅助化疗对不同亚型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疗效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0至2012年接收行TEC新辅助化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免疫组化表达分为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三种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各30例。观察三种亚型乳腺癌一般临床特征,完成至少3疗程的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结合超声影像变化与术后病理结果评价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疗效。结果 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这三种原发乳腺癌患者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Ki-67、化疗前肿瘤血流分级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0%、70%、66.7%;病理有效率为56.7%、83.3%、80%,与Luminal B型相比,TEC方案对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有更好的疗效(P<0.05)。结论 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对TEC方案化疗的敏感性优于Luminal B型乳腺癌(P<0.05)。TEC方案可以作为无靶向治疗条件的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新辅助化疗效果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作为新辅助化疗后术前无创性评价乳腺癌的病理反应性的主要方法。
倪军习娅琦郭广秀金梅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研究
乳腺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内乳前哨淋巴结的意义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核素联合美蓝染色法对58例乳腺癌患者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内乳前哨淋巴结的相关特性。结果 (1)内乳淋巴结显像率为19%,检出率100%;内乳前哨淋巴结转移率为5%,均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2)内乳前哨淋巴结转移状况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位置、术前活检方式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核素联合美蓝法内乳淋巴结活检成功率低,但有助于对患者分期及判断预后,并可指导个体化治疗。
周梦金梅王琳袁春雷段思佳
关键词:乳腺癌
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诊疗体会(附4例报道)
2017年
目的探讨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收治4例患者,其中2例为同期乳腺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为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联合采用乳腺癌根治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患者病情不同,结合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结果 1例患者于术后2年死于肺转移,3例随访至今,未见明显复发转移征象。结论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行乳腺癌根治合并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综合治疗,对提高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周梦金梅王琳袁春雷段思佳
关键词: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外科
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应用取得较大突破,其具有直接性和毒性作用小等特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损害,目前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ADP-核糖多聚合酶(PARP)、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为靶点的乳腺癌药物研究及应用较为广泛。
李依敏苏思贞朱静金梅
关键词:乳腺癌靶向药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术中印片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2010年
金梅黄亮王琳项华丽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印片细胞学
不同亚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选择被引量:1
2015年
新辅助化疗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在手术治疗或放疗之前进行的全身性、系统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其具有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乳率、预测药物敏感度、消灭微小病灶等特点,故在乳腺癌治疗模式中愈加受到重视。
倪军金梅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乳腺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肉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5月至2006年月12月我科收治的6例乳腺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中叶状囊肉瘤3例,恶性淋巴瘤2例,癌肉瘤1例,随诊1个月至6年,无死亡病例。结论:本病多需病理证实,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术后化疗,近期临床效果良好。
金梅王琳朱正明杨春江刘小春张小斌
关键词:乳腺肿瘤肉瘤
青春期乳腺巨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青春期乳腺巨纤维腺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7年4月我院治疗的16例青春期乳腺巨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包括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有无复发、术后乳房发育及哺乳情况等,对随访结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2~21岁,中位年龄16.1岁。肿块直径8~20cm,平均15cm,7例为分叶状纤维腺瘤,6例为向管性纤维腺瘤,3例为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增生明显。全组患者均行肿块切除术,无复发病例,术后乳房发育及哺乳均正常。结论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之一,预后良好,术中注意保护乳腺腺体及乳头,术后不影响乳腺发育及哺乳。
周卫黄亮金梅王琳
关键词:乳腺巨纤维腺瘤青春期临床病理特征
PIK3CA基因可成为乳腺癌的一个理想靶向治疗位点
2013年
乳腺癌是东西方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随年上升。随着对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以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为治疗位点的靶向治疗成为继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后的又一种有效的乳腺癌治疗手段。PIK3CA基因突变是在乳腺癌中除TP53抑癌基因外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之一,可发生于40%以上的乳腺癌中[1]。
项华丽金梅
关键词:靶向治疗乳腺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P53抑癌基因分子生物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