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消毒
  • 6篇消毒质量
  • 4篇地震
  • 4篇灾区
  • 4篇托幼机构
  • 3篇毒效
  • 3篇直属
  • 3篇直属医疗机构
  • 3篇消毒效果
  • 2篇地震后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震后
  • 2篇消毒效果监测
  • 2篇消毒质量监测
  • 1篇地震灾后
  • 1篇毒剂
  • 1篇毒性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机构

  • 14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大学
  • 1篇四川省卫生执...

作者

  • 14篇郁文
  • 8篇胡顺铁
  • 7篇吴庆
  • 4篇陈剑宇
  • 2篇秦岭
  • 2篇李张
  • 2篇朱鸿斌
  • 2篇蔡伦华
  • 1篇夏勇
  • 1篇曾文明
  • 1篇刘睿聪
  • 1篇罗晓燕
  • 1篇孙莉
  • 1篇康晓熙
  • 1篇李婷
  • 1篇杨宁
  • 1篇王余华
  • 1篇王晓
  • 1篇赖发伟
  • 1篇刘莉莉

传媒

  • 8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直属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探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依据"四川省幼托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等,于2002~2010年对6所省直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进行连续9年监测。[结果]9年监测结果的总合格率为96.31%,各年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各监测项目中除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达100%外,其余各监测项目各年度均未完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表明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结论]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加强消毒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制度,开展消毒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消毒质量,加强对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胡顺铁郁文陈剑宇吴庆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质量
九寨沟地震灾后饮用水水质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监测应急水样,掌握九寨沟地震灾后饮用水卫生情况,分析风险因素,保证灾区群众饮用水安全,预防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2006采样和检测。结果共检测应急水样132个,总合格率为79. 5%,总合格率高于地震前(χ~2=83. 05,P<0. 01)。水质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总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浑浊度、总硬度和余氯,合格率分别为95. 5%、90. 2%、84,1%、99. 2%和95. 5%。结论微生物污染需要重视,应加强集中式供水的消毒管理和饮用水安全的健康宣传。
郁文师春立秦岭朱鸿斌
关键词:地震灾区饮用水水质
1998~2008年四川省直属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探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于1998~2008年对19所省直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进行连续11年监测。[结果]11年监测结果的总合格率为93.33%,各年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各监测项目中除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合格率达100%外,其余各监测项目各年度均未完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表明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结论]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制度,开展消毒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意识,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加强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吴庆胡顺铁孙莉郁文
关键词:消毒质量
四川九寨沟县地震初期卫生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九寨沟县"8.8"地震后灾区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措施和方法,探讨地震后消毒防疫工作的经验,为今后地震灾区消毒防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地震灾后消毒和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对灾区安置点、水源等环境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明确饮用水以及临时安置点、公共厕所等环境为消毒的重点。监测灾区饮用水,同时监测和控制蚊、蝇等病媒生物。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对重点环境进行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同时加强对饮用水监测控制病媒生物。结论通过以上多种措施的实施,灾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
郁文师春立刘睿聪
关键词:地震灾区消毒媒介生物控制
四川省直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4-2020年依据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通过采样及实验检测,对四川省直属16所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4-2020年期间,四川省直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平均总合格率为98.60%,年度合格率在97.31%~99.65%之间。合格率较高且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护士手合格率略高于医生手、外科手合格率略高于卫生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手卫生合格率高于骨伤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省直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整体较好,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应持续加强手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
胡顺铁吴庆郁文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
1998-2012年四川省直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医院感染。方法1998-2012年对19家省直医疗机构按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1998-2012年监测结果总合格率为95.06%。监测项目中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达100%,合格率最较低的有室内空气(89.00%)和医护人员手(93.72%)。结论四川省直属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较好,对医疗机构中空气消毒等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郁文胡顺铁吴庆陈剑宇
关键词:消毒质量
成都市某新冠肺炎疫源地终末消毒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价成都市某新冠肺炎疫源地终末消毒过程及消毒效果。方法对成都市某疫源地终末消毒使用消毒剂种类、用量、消毒顺序、消毒时间和对不同物品的消毒处理方式等进行评价,采用自然沉降法、金黄色葡萄球菌载体和大肠埃希菌载体布点分别对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此次终末消毒的消毒剂种类、剂量、作用时间、消毒方式选择合理,终末消毒后空气自然菌平均菌落数≤4 cfu/(皿·15 min),终末消毒对物体表面指示菌杀灭率为99.9%。结论该疫源地经终末消毒后,消毒效果符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要求。
刘莉莉刘竹付喜梅杨宁邓良利李张郁文王晓曾文明罗晓燕俞秋华王余华赖发伟
关键词:疫源地终末消毒消毒效果
2019年四川省长宁县地震后饮用水卫生安全检测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通过监测四川省长宁县地震后饮用水,及时分析评估灾后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防止介水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为保护灾区群众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于2019-06-19/06-29,按照《宜宾地震灾区饮用水应急监测方案》,对长宁县地震灾区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水样检测,利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灾区15个大型安置点的供水情况如下,水源类型:泉水13.3%(2/15),溪水46.7%(7/15),井水13.3%(2/15),河水26.7%(4/15);供水类型:集中式100.0%(15/15);震后检测水样140个,总合格率为52.1%。震后水样合格率低于震前;同时抽查的2台直饮水机的出水合格率50.0%(1/2),应急供水车出水合格率56.3%(9/16)。结论长宁县震后供水设施受损,需特别重视微生物污染,应加强对集中式供水、直饮水机和供水车的消毒卫生。
郁文蔡伦华张念军秦岭彭玉洁朱鸿斌
关键词:地震灾区饮用水质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2024年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了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风险管理找准切入点。方法2022年3月20日至2022年6月15日通过德尔菲专家法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 Process,AHP),通过专家群决策方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专家调查的协调系数计算,并评价问卷的有效性,检验水准α=0.05。结果参与专家共有50人,两轮专家调查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8和0.4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风险评价矩阵一致性为0.0756。一级指标有6个,一级指标权重大小依次为日常监管(0.4205)、场所硬件建设(0.1955)、核酸检测(0.1327)、制度与流程(0.1001)、人员管理(0.0949)、场所环境消毒(0.0564)。二级级指标有34个,二级级指标权重排在前6位依次为一脱间(0.1560)、隔离人员下车登记点(0.0937)、余氯监测(0.0649)、选址情况(0.0533)、视频监控(0.0456)、隔离人员核酸(0.0445)。结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全面。AHP在指标体系评价中应用比较合理,新发传染病防控管理利用AHP进行专家群决策可以提高效率。
周贵黎涛汪良枢李婷李婷郁文夏羽行郁文彭艳苏章辉苏建明张彩王智刚刘鑫任兴戈刘佳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