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小芸

作品数:52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黑龙江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病毒
  • 16篇传染
  • 15篇传染性
  • 12篇法氏囊
  • 12篇法氏囊病
  • 12篇传染性法氏囊
  • 12篇传染性法氏囊...
  • 10篇网状内皮组织
  • 9篇禽网状内皮组...
  • 9篇法氏囊病病毒
  • 9篇传染性法氏囊...
  • 7篇禽网状内皮组...
  • 7篇抗原
  • 7篇基因
  • 7篇IBDV
  • 6篇鸡传染性
  • 5篇抗原表位
  • 5篇鸡传染性法氏...
  • 5篇鸡传染性法氏...
  • 5篇表位

机构

  • 3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6篇黑龙江职业学...
  • 10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9篇邓小芸
  • 33篇王笑梅
  • 31篇高宏雷
  • 31篇高玉龙
  • 28篇祁小乐
  • 15篇秦立廷
  • 12篇高立
  • 8篇王永强
  • 7篇张久丽
  • 5篇李凯
  • 5篇王晓艳
  • 5篇王晓燕
  • 4篇陈锦辉
  • 3篇张礼洲
  • 3篇葛佳瑞
  • 3篇华育平
  • 3篇步志高
  • 3篇刘本君
  • 3篇吴关
  • 3篇李忠显

传媒

  • 8篇中国预防兽医...
  • 6篇畜牧兽医科技...
  • 4篇中国兽医科学
  • 3篇中国家禽
  • 3篇北方牧业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Agricu...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养殖技术顾问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亚群禽白血病流行病学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J亚群禽白血病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宿主范围开始扩展,已由肉种鸡扩大到蛋鸡以及地方品种鸡,对鸡群的致病性提高,发病鸡的临床表现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血管瘤,严重威胁养禽业健康发展。ALV-J与其他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混合感染在我国部分养鸡场中普遍存在,使得鸡群免疫力低下,导致禽流感、新城疫等重要疫苗免疫失败,使疫病的诊断和防控难度加大。本文从分子流行病学的角度对ALV-J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以期揭示ALV-J致病性增强的分子机制。
邓小芸祁小乐张久丽华育平高玉龙王笑梅
关键词:J亚群禽白血病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及其抗原变异被引量:1
2022年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鸡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病。超强毒株感染病程急促,感染后3~5天就造成鸡的高死亡率;耐过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不可逆损伤,免疫力严重受损,不仅易继发和并发其他疫病,而且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减弱。该病于1957年首次暴发于美国,随后在全球广泛流行。
邓小芸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抑制病抗原变异超强毒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免疫应答能力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诊断与防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鸡群中REV流行比较严重;REV与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鸡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AV)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等几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混合感染也比较普遍。鉴于REV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RE的诊断和综合防制作一综述。
吴俊铭任晓峰邓小芸王笑梅
关键词:防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P2基因突变对细胞嗜性改变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vIBDV)细胞嗜性改变的分子基础,本研究通过定点突变、重叠延伸PCR(SOE-PCR)等技术,以vvIBDV HLJ-0504株为骨架构建了两组感染性克隆,并借助已建立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进行病毒拯救。IFA检测、电镜观察及RT-PCR鉴定均显示:Q253H/A284T双点突变的pCAGGHLJ0504A889/980HRT和pCAGGHLJ0504BHRT共转染DF1细胞成功拯救出重组病毒(rHLJ0504HT),而未进行双点突变的pCAGGHLJ0504AHRT和pCAGGHLJ0504BHRT共转染组未获得重组病毒。上述结果表明,双点突变Q253H/A284T能使vvIBDV HLJ-0504适应非允许细胞CEF,但未进行Q253H/A284T双点突变的vvIBDV HLJ-0504不能感染非允许细胞CEF,因此,该研究表明VP2的Q253H/A284T两个氨基酸突变是vvIBDV细胞嗜性改变的分子基础。
高立祁小乐高玉龙高宏雷秦立廷邓小芸李凯王笑梅
关键词:病毒拯救细胞嗜性
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VP3蛋白模拟表位的筛选被引量:1
2006年
为了研究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的致病机理及研制有效的IBDV疫苗,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IBDV VP3抗原表位进行了筛选。以4株IBDV VP3单克隆抗体HRB-3F、HRB-7B、HRB-7C和HRB-10E作为筛选分子,对噬菌体随机15肽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淘洗,从每株单克隆抗体筛选到的噬菌斑中随机挑取20个单克隆噬菌斑,通过间接ELISA和竞争抑制ELISA检测,共选出13个单克隆噬菌斑,经噬菌体gⅢ部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测定,确定了8个15肽为IBDV抗原表位。这8个15肽在一级结构上没有3个以上连续氨基酸与IBDV Gx(Gen-Bank登录号:AY444873)VP3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但二级结构上均以β折叠为主,并且与单抗的结合可被VP3蛋白有效地抑制。证实,筛选的是IBDV VP3的模拟表位。
邓小芸高玉龙高宏雷祁小乐程宇王晓艳王笑梅
关键词: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VP3蛋白抗原表位
IB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和基因功能研究
克隆了IBDV Gt株的全基因组和F9代毒的VP2并进行序列分析。首次用新颖的思路构建了RNA polymerase Ⅱ介导的IB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并研究了VP2、VP3、VP4的功能,对进一步了解IBDV的结构与功...
祁小乐高玉龙高宏雷邓小芸步志高王晓燕秦立延王笑梅
关键词:IBDV反向遗传操作嵌合病毒基因功能
文献传递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HLJR0901株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以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东北分离株HLJR0901基因组为模板,分别用6对引物扩增其全基因组,最终通过拼接和比对确定HLJR0901株的全基因组长8284bp,其基因组结构为LTR-PBS-gag-pol-env-PPT-LTR,GenBank登录号为GQ415646。运用软件将其序列与已知的其他REV全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HLJR0901株不仅与中国台湾和美国的REV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且与鹅、野鸟及插入到鸡痘病毒中的REV前病毒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我国南方毒株HA9901的亲缘关系较远,表明我国流行的REV存在多样性。
邓小芸祁小乐高宏雷高玉龙秦立廷高立王永强王笑梅
关键词:基因组
中国部分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病学调查被引量:15
2009年
为调查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流行情况,从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采集法氏囊病料,分离鉴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20株,运用RT-PCR方法对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表明,20株分离毒株中有19株具有IBDV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即222A、256I、294I和299S,与我国IBDV超强毒Gx株的核苷酸同源率在96.7%~99.4%,推导氨基酸同源率在98.2%~1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所有分离毒株具有共同的祖先。
宇文延青高玉龙高宏雷祁小乐杨金雨王晓燕秦立廷林欢李俊山刘伟李铁强邓小芸王笑梅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超强毒株
带有绑定装置的兽医用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绑定装置的兽医用工作台,包括台体和绑带,台体的一角设置有旋轴,旋轴上轴连接有活动台面和多个旋转置物槽,台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台面,其中,活动台面的形状为扇形,活动台面的弧的外侧设置有器械装载区,器...
陈锦辉邓小芸祝玉卿
文献传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HLJ-0504全基因组克隆及其新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HLJ-0504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利用融合PCR技术获得HLJ-0504株全基因组序列。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遗传演化分析发现,HLJ-0504A节段位于IBDV超强毒的分枝上,而B节段则介于超强毒株和减毒株之间,形成一个独立分枝,属于一株新的自然重组病毒。VP2抗原性预测分析表明,HLJ-0504株VP2第Ⅰ亲水区中的氨基酸发生突变(D212N),该突变可能导致了HLJ-0504株抗原性发生漂变。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IBDV的分子特征奠定了基础。
高立祁小乐高玉龙高宏雷秦立廷邓小芸宇文延青王笑梅
关键词:全基因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