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
- 作品数:27 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西孟旦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评价短期静脉使用左西孟旦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包括重组人脑利钠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他汀类等常规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静脉维持24 h.观察治疗9d两组呼吸困难好转情况及治疗30 d心功能分级好转情况,比较两组1个月及3个月病死率情况.结果 治疗第9天左西孟旦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6),但左西孟旦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在治疗第1天(OR=2.261,95% CI:1.280 ~3.999,P=0.005)、第3天(OR=2.002,95%CI:1.111~3.607,P=0.021)和第5天(OR=1.846,95% CI:1.009~3.377,P=0.047)均优于对照组;校正时间因素后,治疗9d内左西孟旦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OR=1.956,95%CI:1.156 ~3.310,P=0.013).在治疗第30天左西孟旦组心功能分级好转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但左西孟旦组心功能分级好转在治疗第3天(OR=1.986,95%CI:1.195 ~ 3.300,P=0.008)、第5天(OR=2.268,95%CI:1.329~3.873,P=0.003)、第9天(OR=2.627,95% CI:1.419~4.860,P=0.002)和第14天(OR=2.212,95%CI:1.189 ~4.112,P=0.012)均优于对照组;校正时间因素后,治疗30 d内左西孟旦组心功能分级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OR=1.933,95% CI:1.229~3.040,P=0.004).左西孟旦组与对照组1个月内及3个月内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左西孟旦能有效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心功能.
- 贾志郭牧张丽媛张云强梁海青田树光宋昱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西孟旦心功能广义估计方程
- 磺达肝癸钠治疗非急诊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与安全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且未行急诊血运重建患者使用磺达肝癸钠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按随机数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和磺达肝癸钠组,各240例。依诺肝素组给予依诺肝素1mg/kg(年龄〈75岁)或0.75mg/kg皮下注射(年龄≥75岁),1次/12h;磺达肝癸钠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mg/kg皮下注射,1次/24h,均连用5~9d。比较2组治疗9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严重出血发生率和30d及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治疗9d轻微出血和总出血磺达肝癸钠组均较依诺肝素组减少[19例(7.9%)比44例(18.3%)和25例(10.4%)比57例(23.7%),风险比(HR)分别为0.412、0.413,95%置信区间(CI)0.241~0.706、0.258~0.662,P=0.001、P=0.000]。随访1个月,磺达肝癸钠组MACE发生率低于依诺肝素组[37例(15.4%)比59例(24.6%),HR=0.600,95%CI为0.398~0.905,P=0.015],至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例(25.8%)比77例(32.1%),HR=0.751,95%C10.537~1.049,P=0.098]。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早期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疗效优于依诺肝素,且出血并发症少。
- 贾志郭牧张云强梁海青张丽媛宋昱
- 关键词:心肌梗死磺达肝癸钠预后
- 规律运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前规律运动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5-10月入院确诊为ACS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2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规律运动分为规律运动组102例与无规律运动组137例,收集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并进行冠状动脉病变Gemini积分和侧支循环Rentmp分级,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情况,同时对其他临床和实验室特征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联因素.结果 规律运动组侧支循环形成比例[41.2% (42/102)]高于无规律运动组[24.1%(3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29,P=0.005);规律运动组lg(Gensini评分)为(1.89±0.18)分,非规律运动组为(1.94±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3,P=0.046);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7.0% (52.0%,60.0%)、50.0% (45.0%,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52,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规律运动(OR=3.423,95% CI:1.790~6.548)、糖尿病(OR=0.451,95%CI:0.212 ~0.962)、B型脑钠肽(OR=2.412,95% CI:1.271 ~4.578)、非ST段抬高型ACS(OR=2.383,95% CI:1.185~4.791)、胸痛史(OR =2.207,95% CI:1.175~4.145)、Gensini评分(OR=1.538,95% CI:1.141~2.073)是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P均<0.05).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与无规律运动比较,规律运动的患者更容易形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OR=3.423,95% CI:1.790~6.548,P<0.001).结论 对于ACS患者,规律运动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形成.
- 席鹏丽张云强郭牧贾志梁海青宋昱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侧支循环冠状动脉病变
-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左西孟旦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静脉维持24h。比较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型尿钠肽(BNP)变化,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3个月死亡、再住院及联合终点(死亡或再住院)发生率。结果排除治疗前LVEF的影响,治疗后左西孟旦组LVEF较对照组增加[(31.8±6.1)%与(31.3±5.7)%,P=0.016]。在冠心病亚组中,左西孟旦组LVEF增加优于对照组[(32.6±5.8)%与(32.4±5.3)%,P=0.031]。排除治疗前lg(BNP)的影响,治疗后左西孟旦组lg(BNP)低于对照组[(2.7±0.5)pg/ml与(2.9±0.3)pg/ml,P〈0.01]。治疗后左西孟旦组与对照组院内病死率及3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0%与23.7%和30.0%与40.0%,P=0.492和P=0.180),而联合终点事件则明显少于对照组(51.2%与70.0%,P=0.031)。在冠心病亚组中,左西孟旦组3个月再住院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0.4%对37.75和46.9%对73.6%,P=0.014和P=0.010)。结论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对冠心病患者疗效优于非冠心病患者。
- 贾志郭牧张丽媛张云强梁海青田树光宋昱
- 关键词:心力衰竭冠心病左西孟旦预后
- 磺达肝癸钠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未血运重建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对比磺达肝癸钠与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早期未血运重建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302例未早期血运重建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磺达肝癸钠组(152例),LMWH组(150例),观察2组7、30 d期间的心血管事件以及治疗期间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磺达肝癸钠组7 d内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均较LMWH组明显减少(8.6%比18.7%,2.6%比8.7%,2.6%比8.0%,3.9%比10.0%与11.8%比21.3%,P均<0.05);磺达肝癸钠组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再发心肌梗死/死亡/顽固性心肌缺血)均较LMWH组明显减少(3.9%比10.0%,3.9%比10.7%,3.3%比13.3%与8.6%比21.3%,P均<0.05);磺达肝癸钠组出血事件较LMW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可显著降低未接受早期血运重建AMI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而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王群贾志梁海青张云强郭牧张丽媛刘玮宋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磺达肝癸钠低分子肝素抗凝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究分析医院感染对于急性心力衰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48h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78例、非感染组72例,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并比较1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非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8±3.9)d、术后KPS评分(76.8±9.7)分,均高于感染组的(13.8±6.3)d、(68.4±11.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非感染组为91.7%、感染组为7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生存率非感染组分别为94.3%、91.4%;感染组分别为83.6%、75.3%,复发率非感染组为11.4%、感染组为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医院感染患者将明显降低患者预后水平,应加强防护,提高治疗有效率。
- 梁海青郭牧张云强贾志田树光宋昱
-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医院感染预后
-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的近期临床疗效
- <正>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或KillipⅢ级)按计算机产生随机序列号分为左西孟旦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病人...
- 张丽媛贾志郭牧张云强梁海青宋昱
- 关键词:左西孟旦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左西孟旦在失代偿心力衰竭中应用的循证医学被引量:10
- 2012年
- 钙离子增敏剂是一种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与其他正性肌力药物比较,在改善血液动力学参数方面有一定成效,同时对舒张功能也没有太大损害,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大关注.左西孟旦(levosimendan)属于Ⅱ型钙离子增敏剂,是一种对肌钙蛋白C有高亲和力的钙离子增敏剂.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都证明其与传统强心药物比较有着巨大的优势,他不仅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而且可以减少细胞因子及多种激素的含量,有抗炎、抗氧化及对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现就左西孟旦的作用机制及针对失代偿心衰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 贾志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西孟旦
- 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功能Ⅳ级或KillipⅢ级ADHF住院患者,用SAS软件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左西孟旦+rh-BNP的试验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参数变化和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MPCWP)、心排血量(CO)在治疗后2h及其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4h及其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在治疗后2、4h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RR、HR、MPCWP、CO的组间差异持续至用药后24h;试验组治疗后尿量、72h利尿剂总量、血浆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CCU住院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用药前后两组肝功能、电解质、凝血等指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结论:左西孟旦联用rh-BNP治疗ADHF患者较传统治疗更快更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增加尿量,降低BNP浓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LVEF,减少住院时间,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 郭牧张云强梁海青贾志田树光席鹏丽张丽媛宋昱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西孟旦重组人脑利钠肽
-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的近期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对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或KillipⅢ级)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左西孟旦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静脉维持24h。比较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B型尿钠肽(BNP)变化,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院内病死率,并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后左西孟旦组LVEF较对照组升高[(35.6±13.3)%与(31.4±6.7)%,F=8.952,P=0.003];治疗后两组BNP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左西孟旦组下降更显著[441.0(212.5,1050.0)ng/L与870.0(435.0,1267.0)ng/L,P=0.014];治疗5d后左西孟旦组心功能变化优于对照组,显效、有效和无效/恶化率分别为45.0%(27/60)、28.3%(17/60)和26.7%(16/60)与20.0%(12/60)、43.3%(26/60)和36.7%(22/60)(OR=2.280,95%CI1.163—4.468,P=0.016)。左西孟旦组与对照组院内及3个月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12/60)与25%(15/60),28.3%(17/60)与41.7%(25/60),x2=1.543,P=0.214;)(2=2.590,P=0.108],3个月内再住院率左西孟旦组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21.7%(13/60)与33.3%(20/60),x2=3.591,P=0.058],而联合终点事件(死亡或再住院)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46.7%(28/60)与66.7%(40/60),x2=4.835,P=0.028]。结论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 张丽媛贾志郭牧张云强梁海青田树光宋昱
- 关键词:左西孟旦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