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丽君
- 作品数:25 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河南省农村居民肠道蠕虫病流行现状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肠道蠕虫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本省蠕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至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5个县的104个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开展肠道蠕虫检查,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美洲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3~9岁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河南省农村居民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48%,标化率为1.30%,不同肠道蠕虫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13.669,P<0.001),其中蛲虫感染率最高(χ~2=168.647,P<0.001);居民肠道蠕虫感染率与二次寄调相比也有大幅下降。不同年龄组间肠道蠕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75,P<0.001),且0~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χ~2=31.148,P<0.001);不同职业人群中学龄前儿童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χ~2=83.397,P<0.001),且感染虫种均以蛲虫为主,不同文化程度居民间肠道蠕虫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感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呈下降趋势(χ~2=159.603,P<0.001)(χ~2=110.548,P<0.001)。结论河南省居民肠道蠕虫感染率大幅下降,儿童蛲虫感染应为今后寄生虫病防治重点。
- 陈伟奇张雅兰李素华许汴利张红卫邓艳蔺西萌贺丽君陈建设赵玉玲杨成运刘颖周瑞敏
- 关键词:肠道蠕虫
- HIV阳性者隐孢子虫及微孢子虫感染调查及分子鉴定
-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阳性者感染隐孢子虫及微孢子虫情况,掌握其基因分型,为河南省隐孢子虫病及微孢子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HIV阳性者粪便样本,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隐孢子虫,阳性者进行针对GP60基因的PCR...
- 张红卫刘颖钱丹周瑞敏陈伟奇苏云普颜秋叶贺丽君
- 关键词:HIV分子鉴定隐孢子虫微孢子虫
- 20例因生食蝌蚪而感染曼氏裂头蚴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蔺西萌许汴利刘长军张红卫郑丽媛颜秋叶贺丽君
- 关键词:曼氏裂头蚴病生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兽共患病中间宿主
- 2008年河南省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方法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选点,确定监测人群,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粪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样中的虫卵。结果在淮阳、栾川和封丘3县共调查3 041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2.63%(80/3041),较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时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9.53%下降72.40%。其中检出蛔虫卵67例,感染率为2.20%,轻、中度感染者分别占85.07%和14.93%;检出钩虫卵14例,感染率0.46%,轻、中、重度感染者分别占85.71%、0和14.29%。有2人感染2种肠道寄生虫,占2.50%。肛拭法检测12岁以下儿童251人,蛲虫卵阳性32人,感染率12.74%。对30户居民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的120份土样进行检查,1份检出蛔虫卵,阳性率0.83%。结论河南省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显著下降。
- 姚党生刘长军蔺西萌颜秋叶贺丽君赵旭东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
- 河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分层抽样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4-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选取35个县的104个点农村人群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和肠道原虫病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26866人;选取37县(区)的62个点城镇人群开展华支睾吸虫病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15893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钩蚴培养法鉴别美洲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生理盐水和碘液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包囊。结果河南省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02%,蠕虫感染率(1.48%)高于原虫感染率(0.56%),查出虫种14种,其中肠道线虫5种、吸虫2种、肠道原虫7种,所有检出虫种中蛲虫感染率最高,全省4个生态区中秦巴山地生态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男女性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3.630,P=0.057);不同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4.783,P=0.0001),0。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且以蛲虫感染为主;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0.118,P=0.0001)且感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呈下降趋势(Х^2=70.969,P=0.0001);不同职业人群中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肠道蠕虫以轻度感染为主,仅钩虫出现2例重度感染。河南省城镇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仅为0.00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Х^2=15.765,P=0.0001)、饮用井水(X。=45.589,P=0.0001)是感染肠道寄生虫的危险因素,农民人均年收入是感染肠道寄生虫的保护因素。本研究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原虫感染率与前两次调查相比均有大幅下降,肠道蠕虫感染率与第二次寄�
- 许汴利张红卫邓艳陈正利陈伟奇鲁德领张雅兰赵玉玲蔺西萌黄倩杨成运刘颖周瑞敏李蓬陈建设贺丽君钱丹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氟氯氰菊酯畜窑内喷洒防制中华白蛉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氟氯氰菊酯畜窑内喷洒防制中华白蛉的效果,为有效控制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5、203、0 mg/m2剂量的5%氟氯氰菊酯水乳剂对畜窑墙面进行喷洒,人工捕蛉观察喷洒前、后白蛉密度,解剖分类,用相关密度指数评价效果。结果3个剂量组喷洒后第1、2天窑内中华白蛉密度下降96.7%以上,喷洒后20 d下降率在94.8%以上,且各组间的密度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氯氰菊酯室内墙面喷洒防制中华白蛉效果显著。
- 颜秋叶贺丽君雒进才李东方尚乐园
- 关键词:中华白蛉氟氯氰菊酯防制效果
- 2009年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周口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方法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设立监测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居民进行粪检;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检查法检测土样中虫卵。结果共调查1 055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2.46%,与2008年的3.0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蛔虫卵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1.04%,钩虫卵感染13例,感染率1.23%,鞭虫和蛲虫感染者各1例,感染率均为0.09%,且所有感染病例均为轻度感染;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感染率为20.95%(22/105)。对10户居民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的40份土样进行检测,2份检出蛔虫卵,阳性率为5%。结论河南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显著下降,且趋于稳定。
- 陈伟奇蔺西萌颜秋叶贺丽君刘辉张红卫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
- 人芽囊原虫人工感染昆明小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了解人芽囊原虫(B.hominis)人工感染昆明小鼠后在肠道内寄生、自然病程和治疗情况,观察肠道内环境对其寄生的影响。方法: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培养人芽囊原虫,昆明小鼠分为接受免疫抑制剂处理组、非免疫抑制剂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经口人工感染不同数量的人芽囊原虫。感染后第2天粪便检查观察感染情况,感染第6天处死各组2/3实验鼠,各肠段分别取肠内容物涂片镜检虫体寄生情况,观察各段肠腔内环境(pH值、肠道菌群)。观察剩余实验鼠的自然病程,2周后对未愈小鼠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粪便检查人芽囊原虫检出率为83.3%(75/90)。剖杀后观察pH值在6.5~7.5的肠段有虫体寄生,回盲部(pH7.04±0.16)和盲肠(pH7.1±0.15)部位多见,主要寄居在肠腔和/或附着在肠粘膜表面。各组实验鼠肠道菌群没有差别。68.4%(13/19)的剩余阳性实验鼠多在7~10天内自愈,2周后仍未愈者甲硝唑治疗100%(6/6)有效。结论:人芽囊原虫主要寄生在小鼠回盲部的肠腔和粘膜表面,肠道pH值对人芽囊原虫寄生有影响,甲硝唑治疗效果好。
- 王东薛长贵李文苏云普颜秋叶贺丽君张红卫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寄生甲硝唑
- RAPD-PCR技术筛选间日疟原虫基因标记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建立并优化间日疟原虫RAPD-PCR方法,筛选间日疟基因标志。方法采集5例间日疟病人、4例非间日疟病人和5名健康者血样并提取DNA,用随机引物进行RAPD-PCR扩增、改变各项反应条件进行RAPD-PCR方法的优化,10条不同的随机引物(S60-S69)检测各种血样并筛选间日疟特异性扩增条带。结果在MgCl2浓度为2.0mmol/L、dNTP浓度为150μmol/L、引物浓度为0.2μmol/L、TaqDNA聚合酶为1U和36℃的退火温度时进行RAPD-PCR扩增效果最好。所用10条随机引物中的S62、S65、S69在检测血样中分别筛选出3、1、1条间日疟所仅有的扩增条带。结论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RAPD-PCR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好。筛选出3条随机引物获得5条间日疟仅有的RAPD-PCR扩增条带。
- 张红卫许汴利苏云普颜秋叶贺丽君
- 关键词:疟原虫PCR技术基因标记
- 河南省疟疾流行二类县专业技术人员疟原虫检测能力的评估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对2015年将要参加消除疟疾考核的二类县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疟原虫检测能力的考核评估,了解其疟原虫检测能力。方法将参加考核的技术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单位级别和类别进行分组,采用SPSS17.0软件对各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6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考核,合计平均分为165.87分,最高者193分,最低者87分,120分及格,及格人数为354人,占98.06%。女性各项成绩均高于男性;>50岁年龄组的理论成绩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组间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学历的升高,各项成绩均依次递增;中级职称人员的镜检和合计成绩与初级职称技术人员的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理论和血片制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单位级别的提高,镜检、血片制作和合计成绩均依次递增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单位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类县技术人员的总体水平较高,但血片制作水平较低,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尤其要加强血片制作的培训。
- 杨成运钱丹陈伟奇苏云普贺丽君鲁德领周瑞敏刘颖张红卫赵玉玲赵旭东许汴利
- 关键词:疟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