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兴兰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北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艾滋病
  • 5篇病毒
  • 2篇孕产
  • 2篇孕产妇
  • 2篇抗病毒
  • 2篇抗病毒治疗
  • 2篇感染率
  • 2篇感染者
  • 2篇HIV
  • 2篇HIV感染
  • 2篇病毒感染
  • 2篇病毒治疗
  • 2篇病例
  • 2篇产妇
  • 1篇电话调查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压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相关
  • 1篇疫情

机构

  • 14篇重庆市北碚区...
  • 4篇重庆市疾病预...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作者

  • 16篇谭兴兰
  • 6篇袁海艳
  • 3篇李勤
  • 2篇薛媛
  • 2篇邓小霞
  • 2篇周光华
  • 2篇袁珩
  • 2篇龙江
  • 2篇肖达勇
  • 2篇杨文婷
  • 2篇朱丽霞
  • 1篇凌华
  • 1篇张敏
  • 1篇赵寒
  • 1篇冯连贵
  • 1篇王静
  • 1篇明媛英
  • 1篇王豫林
  • 1篇唐文革
  • 1篇林晓光

传媒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2011年重庆市北碚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者的人群分布、求询原因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艾滋病的预防、关怀和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期间,到北碚区各VCT点的求询人员的人口学状况、求询原因、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经剔重后总计有3 171人在该区各咨询点接受咨询服务,平均年龄31.15岁,以男性(58.58%)、初中学历(47.87%)、未婚(51.21%)人员为主;求询原因以吸毒(42.98%)和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23.09%)为主,其中3 142名求询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362人,阳性率11.52%,其中注射吸毒、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商业性性行为、母亲阳性和MSM是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主要人员,占检测阳性病例的89.50%。结论重庆市北碚区2008-2011年期间艾滋病求询人员多为具有吸毒等艾滋病高危行为的青壮年,求询人员HIV抗体阳性率较高。
谭兴兰罗柏生袁海艳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重庆市北碚区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估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个抽样点,每个点按年龄、性别比各抽取2010年新确诊的高血压病例75名,共计300名。完成基线调查后,由医务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健康强化干预,4次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及身体指标测定。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患者的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服药依从性提高,控制满意率提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运动量、日摄入食盐量和日摄入油量的干预效果分别为:-19.00%(P<0.05),-10.00%(P<0.05),-75.00%(P<0.05),较管理前有所改善;但是吸烟、饮酒和体重控制不明显(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可以促使患者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袁海艳谭兴兰辛攀
关键词:高血压
吸毒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为制订本地区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了解辖区内吸毒者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所持态度及其吸毒、求医和性行为情况,并对该人群接受的干预措施进行调查。[结果]吸毒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行为改变的差距较大,针具交换、安全套发放、美沙酮维持治疗这些干预工作开展力度和普及面尚不能满足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本地区吸毒者艾滋病知识有所增加,但受调查人群采取安全性行为的比例相对滞后。[结论]该地区应该充分关注本地区吸毒者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并采取更为有效的艾滋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
谭兴兰罗柏生朱丽霞
关键词:吸毒者艾滋病知识
2009-2013年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疫情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碚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碚区2009-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 441例,年均发病率为136.07/10万;街道发病率为169.87/10万,乡镇发病率为108.40/10万,城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63,P〈0.01);1年出现2次高峰,分别是4∽6月和10∽12月;人群主要集中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5.6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1.97%;男性年均发病率150.73/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120.97/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0,P〈0.01)。病原学监测显示,EV71占42.03%,Cox-A16占27.46%,其他肠道病毒占30.51%。结论 2009-2013年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发病率街道高于乡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和10∽12月,人群集中在5岁以下散居儿童。
袁海艳谭兴兰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北碚区居民糖尿病及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布特征,并为制定本地区糖尿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按照年龄、性别比抽取重庆市北碚区居民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600份,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0.0%,中老年、肥胖体型、食油摄入量过高、吸烟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体育锻炼,强化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改变居民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是本地区预防糖尿病的重点防控措施。
谭兴兰袁海艳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危险因素
北碚区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HIV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北碚区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防止HIV在监管场所中传播和蔓延,为制订本地区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管理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05~2008年期间,对北碚区辖区内监管场所内的羁押人员进行HIV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在本次监测的6888名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中,发现HIV抗体阳性感染者374人,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HIV感染率为5.43%;73.36%的羁押人员有吸毒史;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HIV感染途径以单纯注射吸毒和注射吸毒兼性乱为主,分别占发现感染者的45.99%和46.52。[结论]该地区监管场所的内羁押人员HIV感染率高于本地区全人群感染率,特别在有吸毒及性乱史的羁押人员中HIV感染率高达7%。因此加强对该人群HIV抗体的检测和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对预防和控制HIV传播有重要意义。
谭兴兰
关键词:羁押人员HIV感染率
2017—2020年重庆市北碚区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分析自2016年实施“发现即治疗”政策后,2017—2020年重庆市北碚区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及时性与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质量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信息模块下载卡片信息,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及时性与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026例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及时性为60.82%,报告时地区、性别、现住址(街道/镇)、样本来源、HIV确诊后首次CD4检测结果是影响病例确诊后申请抗病毒治疗及时性的主要的因素。结论重庆市北碚区HIV/AIDS病例自2016年开始实施“发现即治疗”相关政策后,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占比有所提高。但对外区报至本地、男性、乡镇、被动检测、CD4检测结果高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工作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杨文婷马文谭兴兰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时性
孕产妇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孕产妇对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知识知晓率水平、对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态度、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订本地区母婴阻断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式了解辖区内孕产妇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所持态度及其吸毒、有偿供血、外出打工、性病感染情况等高危行为和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在本次监测的454名孕产妇中,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22%;对传播途径等8个核心指标知晓率为47.58%;64.1%不愿意与HIV感染者交往;0.44%丈夫有吸毒史;30.40%丈夫去外地打工或经商;17.10%接受过安全套发放服务;84.36%艾滋病知识信息来源于电视。[结论]该地区孕产妇HIV感染率高于本地区全人群感染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HIV感染者存在恐惧和歧视,安全套发放、知识宣传这些干预工作开展力度和普及面尚不能满足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应充分关注本地区孕产妇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并采取更为有效的艾滋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建议开展产前门诊常规HIV检测,提高孕妇HIV自愿咨询检测率。
谭兴兰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
实验室方法(BED-CEIA)用于HIV-1新发感染率评估
王豫林冯连贵韩梅凌华丁贤彬张敏唐文革周全华林晓光谭兴兰王静
截至2008年6月31日,重庆市已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病人4632例。近几年全国病例报告统计表明,每年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人数都在大幅度增加,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降低人群的HIV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艾滋病防治的首要任务之...
关键词:
关键词:HIV发病率
2015-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梅毒报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共报告梅毒病例219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34/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8.583,P<0.05);隐性梅毒发病率从2015年的47.19/10万上升到2019年的61.16/10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5.187,P<0.01)。男性发病率为56.30/10万,女性发病率为56.37/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男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9.800,P<0.01)。20~<45岁(育龄期)女性梅毒发病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52,P<0.01)。梅毒发病逐渐呈老龄化趋势,60岁以上男性尤其明显。职业以家务和待业者、农民及离退人员为主。天生街道、北温泉街道和歇马街道报告发病数占全区总数的34.67%。结论2015-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隐性梅毒增长明显。需加大梅毒筛查力度,根据疫情特点制定精准的防控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薛媛杨文婷周光华谭兴兰唐孝力马文
关键词:梅毒病例报告流行病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