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公祥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3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4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腔镜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尿道损伤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的技术要点,比较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尿道会师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腔镜下尿道会师和23例开放手术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尿道狭窄发生率和最大尿流率等指标。结果腔镜治疗组尿道狭窄发生率、最大尿流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腔镜尿道会师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效果可靠,是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的替代方法。
- 余明主曾小明熊海云谭公祥朱宏亮陈亚梅
- 关键词:肾镜输尿管镜尿道断裂尿道会师术
- 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术后根据具体病情留置尿管5~7d,拔管前以化疗药物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治疗,每周1次,共8次,后每月1次,连续10次。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观察膀胱黏膜情况,并选择性复查膀胱黏膜组织活检。结果 32例均手术成功,术中无严重出血和膀胱穿孔、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尿路刺激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4~36个月,23例治愈,6例好转,有效率90.6%;3例于术后6~10个月复发,复发者均再次行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治疗。随访期间1例出现较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2例出现淡红色肉眼血尿,未发现恶变病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 曾小明熊海云余明主谭公祥陈亚梅郑慧杰周刚标
-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 氯诺昔康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分析
- 2012年
-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急性肾绞痛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顺序交替分成2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注射用氯诺昔康8mg肌内注射,坦索罗辛0.2mg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哌替啶50mg、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分别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24~48h疼痛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消化道症状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观察组神经精神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肾绞痛再发14例(60.9%),对照组再发21例(91.3%),观察组肾绞痛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3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再发率低,且重复使用安全,无成瘾性。
- 熊海云胡晖余明主谭公祥陈亚梅曾小明
- 关键词:氯诺昔康坦索罗辛输尿管结石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10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8月应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的106例肾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0.9%)穿刺失败,经第12肋上穿刺9例(8.5%)。采用单通道99例(93.4%),双通道7例(6.6%)。首次完全清除71例(67.0%)。对残留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ESWL)13例(12.3%),二次PCNL10例(9.4%),输尿管镜下取石1例(0.9%)、转肾盂切开取石术1例(0.9%)。无肾切除、胸膜损伤、血气胸、腹腔脏器及血管损伤、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5-15d,平均8d。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
- 熊海云曾小明余明主朱宏亮谭公祥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并发症
- 四重缝合法治疗复发性腹壁切口疝23例
- 2004年
- 采用四重缝合法治疗复发性腹壁切口疝 2 3例。结果 2 3例病人全部Ⅰ期愈合 ,随访 7~ 60个月 ,无 1例复发。该术式具有组织反应轻、修补牢固、复发率低的优点。
- 谭公祥陈范昶
- 关键词:手术方法手术疗效
- 经皮肾镜碎石与小切口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PCNL)与小切口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因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NL术29例(PCNL组),小切口切开取石术20例(切开取石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结果 PCNL组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低于切开取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比100.0%,P=0.401),PCNL组手术时间低于切开取石组[(44.9±9.6)min比(58.4±9.0)min,P<0.001],术中估计出血量[(38.6±23.1)mL比(18.3±12.4)mL,P<0.001]及住院费用[(21 085±1719)元比(10 887±1189)元,P<0.001]高于切开取石组。但2组在住院时间,输血率及术后发热等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L和小切口切开取石处理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清石率高,PCNL比小切口取石出血风险大,费用高,可根据患者意愿和自身条件选择。
- 陈亚梅熊海云曾小明余明主谭公祥郑慧杰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 经皮肾镜取石术前尿培养与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I.)术前中段尿培养与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行中段尿细菌培养和使用抗生素,分析评价术前中段尿培养与术后SIRS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分析97例,中段尿培养阳性者20例。PCNL术后发生SIRS者共17例,其中,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者6例,阴性者11例。中段尿培养阳性患者术后SIRS发生率与阴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培养来判断SIRS的灵敏度为35.3%。结论:在应用抗生素情况下,PCNL术前中段尿培养同术后SIRS的发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不是有效的预测指标。
- 熊海云曾小明余明主谭公祥陈亚梅郑慧杰周刚标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尿培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早期完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的效果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价早期完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4月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在我院行早期完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早期完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21例均获成功,手术用时(51.8±18.7)min,术中出血量(34.3±25.0)ml,无术后尿路感染病例。术后随访0.5~5年(平均1.5年),出现尿道狭窄16例(76.2%),出现时间为拔除导尿管后1~16周(平均5.1周)。出现勃起功能障碍5例(23.8%),无尿失禁病例。结论:早期完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安全可靠,但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高,需告知病人并密切随访。
- 陈亚梅曾小明余明主谭公祥郑慧杰
- 关键词:骨盆骨折尿道损伤尿道狭窄
- 经直肠和会阴两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比较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101例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中VAS疼痛评分经直肠穿刺组为(3.43±1.34)分,低于会阴前列腺穿刺组的(5.25±1.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直肠穿刺组术后发热及直肠出血例数高于经会阴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肉眼血尿、泌尿生殖系感染、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较经直肠穿刺疼痛程度较重,但术后发热、直肠出血等并发症较少。
- 郑慧杰熊海云曾小明余明主谭公祥陈亚梅周刚标
-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并发症
- 前列腺胚胎性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胚胎性肉瘤的发生机理、临床病理特点、诊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前列腺胚胎性肉瘤患者,行包括根治性手术、放疗等综合性治疗。结果第1次电切未能明确诊断,第2次电切确诊,后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行放射治疗。术后4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前列腺胚胎性肉瘤是1种罕见的前列腺肿瘤,术前诊断困难,预后不佳。
- 余明主曾小明谭公祥熊海云陈亚梅张滋凤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肉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