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昌辉
- 作品数:97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4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发光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A组)、45例亚临床甲减无血管病变患者(B组)、43例亚临床甲减合并心绞痛患者(C组)和38例亚临床甲减合并心肌梗死患者(D组)的血清tHcy水平。结果A,B,C,D组的tHcy值分别为8.25±1.62,14.68±2.46,18.96±4.65,25.72±5.14(μmol/L),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亚临床甲减患者tHcy升高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t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一致。
- 黄绵清薛冀苏幸思忠谢昌辉
- 关键词:亚临床甲减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 ^(99m)Tc-MAA肺灌注显像对下肢创伤及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疗效评价
- 2007年
- 目的利用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肺灌注显像(PPI)监测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肺99m栓塞(PE)患者疗效并对其评价。方法19例临床确诊的LEPP合并PE患者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缺损25%~75%记2分,<25%记1分,无异常记0分,根据记分变化分析溶栓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结果19例患者溶栓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0例、明显改善6例、有改善3例,治疗前(10.2±3.8)后(2.8±1.4)PPI记分有明显差异(t=7.75,P<0.01)。结论PPI为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评价肺血流改善的手段,对LEPP合并PE患者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林晓生谢昌辉马志海朱琳段清萍
- 关键词:肺栓塞血栓溶解疗法
- 胃癌骨转移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2
- 1997年
- 为探讨胃癌骨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对131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核素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对影响骨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胃癌骨转移的发生率达412%,随时间的增加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胃癌骨转移与临床分期(r=0.965)和病理形态学类型(r=0.958)有关(P均<0.05);与肿瘤的大小(r=0.730)、部位(r=-0.513)和病理组织学类型(r=-0.673)无关(P均>0.05);临床Ⅲ、Ⅳ期与Ⅰ、Ⅱ期胃癌间(χ2=1199),浸润、扩散型与赘生、溃疡型胃癌间(χ2=14.45)骨转移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果提示:胃癌特别是临床Ⅲ、Ⅳ期和(或)浸润与扩散型患者应常规定期行核素骨显像检查。
- 谢昌辉王江桥
- 关键词:胃肿瘤核素骨显像转移性骨肿瘤
- 硫酸镁治疗肾绞痛46例报告被引量:2
- 1995年
- 通过随机对照部分交叉试验应用硫酸镁(男30例,女16例)和度冷丁(男22例,女12例)治疗肾绞痛,硫酸镁组总有效率93.5%,度冷丁组91.1%,差异无显著性;但2~6h内症状复发率、药物副作用,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1),两种药物对不同部位结石引起肾绞痛的疗效,对输尿管结石前者优于后者。
- 谢昌辉
- 关键词:肾绞痛硫酸镁度冷丁
- 社区医疗机构干预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所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地宣传、提供咨询等干预手段,使此类人群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危害、治疗手段等方面,以分析通过面向社区采取有效的干预是否能够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方法选取我院下属的十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接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及运动疗法等综合疗法,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情况及自我认知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认知率和自我管理水平。
- 赵锦梁成竹谢昌辉沈柳艳吴伟琼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老年综合疗法
- 肺肿瘤^(99m)Tc-MDP显像规律与病理学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99mTc-羟基亚甲基二磷酸(MDP)SPECT显像(MDPSI)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及不同病理学特点的显像规律。方法:对6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肿瘤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进行早期(10min)MDPSI,用感兴趣区分析法计算肿瘤和正常肺组织的放射性比(T/NT),分析不同病理学特点与99mTc-MDP摄取的关系。结果:肺癌的99mTc-MDP摄取(2.36±0.56)明显高于良性病灶(1.44±0.47)和正常对照(0.98±0.12),t=5.26、7.70,P<0.01,以摄取比值>1.8为判断标准,MDPSI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0.2%、90.9%和90.4%。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对99mTc-MDP摄取差异有显著性,周围型肺癌的摄取明显高于中央型,中高分化肺癌的摄取明显低于低分化癌,有骨转移的肺癌的99mTc-MDP摄取明显高于无骨转移者,<3cm、>3cm癌肿对99mTc-MDP摄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DPSI对肺癌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肺癌对99mTc-MDP摄取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及骨转移有关,与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
- 谢昌辉马志海李秀江张玉萍高凤彤
-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病理学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rCBF断层显像的临床价值
- 1998年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rCBF断层显像的临床价值谢昌辉龙桂芳祝文峰谢家骠温辉对2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了局部脑血流(rCBF)断层显像,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正常新生儿5例,年龄15~28天;HIE...
- 谢昌辉龙桂芳祝文峰谢家骠温辉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RCBF显像CT新生儿
- 生命质量和医学干预被引量:8
- 1997年
- 为了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提高生命质量,我们应进行积极的医学干预:积极开展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积极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掌握新兴医学技术早期诊治疾病,努力提高临终生命质量。
- 谢昌辉朱琳
- 关键词:生命质量医学干预健康
- 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8)F-FDGPET/CT显像及诊断方法被引量:7
- 2012年
- 44例小肠原发疾病患者(恶性25例,良性19例)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经组织学、诊断性治疗和/或临床随访证实;采用目测法、定量方法(测病变肠壁的厚度)及半定量方法[测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分析PET/CT影像特点,以最大约登指数(YImax)时的SUVmean及肠壁厚度作为判断良恶性的阈值;以最后诊断结果为标准进行诊断学试验评价。结果显示:(1)小肠恶性肿瘤PET/CT表现为小肠局部肿块形成、局部肠壁增厚、肠管狭窄、肠梗阻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征象,而良性病变仅显示小肠肿块形成(χ2=10.40,p<0.01)、局部肠壁增厚(χ2=3.90,p<0.05),二征象有显著性差异。(2)小肠良、恶性病变肠壁厚度分别为(7.53±3.24)mm、(14.24±2.02)mm(t=2.66,p<0.01);YImax=0.589时,肠壁厚度为9.5 mm,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0.00%、78.95%和79.55%。(3)小肠良、恶性病变的SUVmean分别为3.55±1.84、6.98±3.62(t=3.77,p<0.01);YImax=0.379时,SUVmean=3.65,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0.00%、58.85%和70.45%。(4)以小肠肿块形成作为恶性的判断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4.00%、78.95%和81.82%,YImax=0.630。(5)以小肠局部肿块形成及病灶SUVmean≥3.65、局部肠壁增厚及厚度≥9.50 mm为主要依据,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6.00%、89.47%和93.18%,YImax=0.855。表明18F-FDG PET/CT显像提示小肠局部肿块形成及病灶SUVmean≥3.65、局部肠壁增厚及厚度≥9.50 mm的定性定量征象对准确诊断小肠原发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谢昌辉尹吉林李向东王欣璐李兴耀全江涛
- 关键词:小肠肿瘤发射型计算机18F-脱氧葡萄糖
- Na^(99)Tc^mO_4示踪显像监测家兔断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将40只家兔施行断肢再植术后20min随机分为A(25只)、B(15只)两组,A组伤口局部冷敷(<5°C)、B组热敷(40—45°C)10min,C组(5只正常对照家兔)置于室温(20—25°C)。所有家兔耳缘静脉注射Na99TcmO474MBq后行动态和静态显像,计算并分析再植部分和正常肢对应部分的放射性摄取比值(T/NT)。手术探查再植肢是否并发血管危象(VC)。根据术肢远端放射性聚集程度将显像结果分为Ο、Ⅰ、Ⅱ三级,结果显示:T/NT分别为0.142±0.061、0.472±0.055、0.843±0.184(t=7.23、13.65、2.71,P<0.01),将Ο级(T/NT<0.25)作为VC的定性和半定量诊断标准。手术探查证实A、B、C三组分别有25只、3只、0只家兔并发VC,局部冷敷制备VC动物模型的成功率100%;Na99TcmO4示踪显像(Na99TcmO4traceimaging,TTI)诊断VC的灵敏度(96.4%),明显高于临床常规方法(Clinicalroutinemethod,CRM)(39.3%)(χ2=20.9,P<0.01)。表明TTI较CRM更能直观而准确地反映再植末端的血供状况,能早期无创地监测断肢(指)再植术后VC的发生。
- 谢昌辉马志海李秀江邓少杰
- 关键词:器官移植再植术血管危象放射性核素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