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鹏

作品数:23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气管
  • 9篇插管
  • 7篇气管内插管
  • 5篇气管内
  • 5篇盲探
  • 4篇麻醉
  • 3篇导管
  • 3篇硬-腰联合麻...
  • 3篇气管内插管术
  • 3篇联合麻醉
  • 3篇经口
  • 3篇插管术
  • 2篇胸前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2篇按压
  • 2篇插管法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深度
  • 1篇导管插入术

机构

  • 18篇延安大学

作者

  • 18篇薛鹏
  • 14篇胡彬
  • 10篇吴仲烨
  • 10篇李玲霞
  • 9篇任斐
  • 9篇陈彬
  • 8篇张兆伟
  • 4篇秦妮娜
  • 3篇高慧
  • 2篇陈锴
  • 2篇刘磊
  • 2篇胡海峰
  • 2篇谢圆媛
  • 2篇赵莉
  • 1篇兰忠平
  • 1篇马涛
  • 1篇罗志锴
  • 1篇宁静
  • 1篇段雨杉
  • 1篇王晓艳

传媒

  • 6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导管折弯长度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应用的导管理想折弯长度。方法 60例气管内麻醉病人,随机分三组各20例。导管前端折弯长度:A组等于患者的颏舌距减1厘米,B组等于颏舌距,C组颏舌距加导管头至最近气囊缘的距离。三组插管均应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术。结果 A组一次成功19例,成功率95%,没有失败病例,平均用时17±11s;较B、C组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应用的导管理想折弯长度:颏舌距减1厘米。
胡彬任斐吴仲烨李玲霞薛鹏陈彬张兆伟
丙泊酚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株,根据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丙泊酚浓度的不同分为control组(未添加丙泊酚)、pL组(添加丙泊酚1.5μg/ml)和pH组(添加丙泊酚2.2μg/ml);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丙泊酚对肺癌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丙泊酚对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TEN、PI3K、AKT和mTOR)表达的影响。采用苯并芘诱导雄性A/J小鼠肺癌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被随机分为c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p1组(腹腔注射丙泊酚20 mg/kg)和p2组(腹腔注射丙泊酚50 mg/kg),每组8只;观察丙泊酚对A/J小鼠体内肺癌的影响。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pL组和pH组均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A549细胞的凋亡(P<0.05,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与control组比较,pL组和pH组均能抑制A549细胞中PI3K、AKT及mT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高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与c组比较,p1组和p2组肿瘤数量显著减少、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P<0.01)。结论丙泊酚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谢圆媛胡海峰赵莉薛鹏
关键词:肺肿瘤丙泊酚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气流征象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气流征象检测气管内插管成功与否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较为标准的国人,剔除特别高大、矮小、肥胖、肢端肥大症、困难插管患者,100例ASAⅠ~Ⅱ级气管内麻醉患者,选择合适的导管,静脉快速诱导,普通弯喉镜片明视气管内插管。插管时看到导管插入声门,导管气囊后缘进入声门再进约1~2 cm停止进管,导管气囊充气,快速按压胸骨,耳听导管内是否有气流声及强弱,接麻醉机,检测潮气量大小,手控呼吸,观察呼末二氧化碳,听诊器听诊双肺和剑突下,确定导管在气管内。结果:100例插管成功病例,男女气流征阳性者91例,阳性率91%。其中73%为强阳性,潮气量在61~64 mL左右;弱阳性为18%,潮气量在19~22 mL左右,部分病例只能听到气流声音,而测不到潮气量;阴性者只占9%。结论:气流征可以作为确定气管内插管成功的标准之一,且最为快捷,简便易行,没有口咽腔、呼吸道组织损伤,可反复操作,操作性、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胡彬吴仲烨任斐薛鹏高慧陈彬刘磊张兆伟
关键词:气管内插管
全身麻醉诱导后会厌与喉口关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后会厌与喉口之间的关系,指导气管内插管。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气管内麻醉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3组,内置纤支镜导管下观察会厌与喉口之间的关系。结果口组没有看到声门,外组看到会厌和部分声门;鼻组看到会厌、喉口、声门,解剖结构清晰。结论会厌是气管内插管的障碍物,如果能顺利越过会厌,气管内插管成功率即可大大提高。
胡彬吴仲烨薛鹏高慧马涛陈彬
关键词:全身麻醉会厌
“挑厌式”盲探插管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21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挑厌式"盲探插管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21例应用普通弯喉镜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3~5次失败患者,改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监测同一患者不同气管内插管方法的血流动力学、SpO2变化,插管时间。结果 21例患者采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获得成功,插管用时少,血流动力学、SpO2变化轻微。结论经右口角入路"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是一种能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好方法。
胡彬任斐李玲霞薛鹏秦妮娜
关键词:插管法气管内
miR-145/SMAD3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miR-145通过SMAD3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及机制。方法检测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有COPD的吸烟者、无COPD的吸烟者、无COPD的未吸烟者肺组织中miR-145、SMAD3的表达水平。用20%CEM处理支气管上皮细胞后,构建COPD的细胞模型,将miR-145 mimics/inhibitor转染该细胞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IL-8、IL-10表达水平,RT-PCR、Western blot检测SMAD3、IL-6、IL-8、IL-10和ECM降解相关蛋白MMP-9、EMMPRIN以及P13K、Akt、mTOR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MAD3与miR-145的靶向关系,同时,将pEGFP-N1-SMAD3转染COPD模型细胞后,RT-PCR、Western blot检测IL-6、IL-8、IL-10、MMP-9、EMMPRIN及P13K、Akt、mTOR的表达。结果有COPD的吸烟者肺组织中miR-145低表达、SMAD3高表达;miR-145能够抑制COPD模型细胞IL-6、IL-8、IL-10的表达,促进MMP-9、EMMPRIN的表达;miR-145通过抑制P13K/Akt/mTOR通路的发生,抑制细胞的增殖;最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5靶向SMAD3;过表达SMAD3后,能够促进IL-6、IL-8、IL-10、P13K、Akt、mTOR的表达,抑制MMP-9、EMMPRIN的表达。结论miR-145抑制SMAD3的表达,从而抑制慢性阻塞性肺泡细胞炎症的发生,促进ECM的降解,通过抑制P13K/Akt/mTOR通路的发生抑制细胞的增殖,减轻COPD的发生。
谢圆媛胡海峰赵莉薛鹏
关键词:MIR-145SMAD3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炎症
临床测量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与鼻、口、咽腔解剖结构方面的关联,以便为经鼻气管内插管做前期准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气管内麻醉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快速诱导,普通弯喉镜经口明视下测量口咽部解剖距离,麻醉平稳后测量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结果:鼻耳距(BEJ)男女直距分别是10.9、10.2 cm,弧距分别是12.1、11.3 cm;鼻壁距(BBJ)男女分别8.5、8.4 cm;腭壁距(EBJ)男女分别3.0、2.8 cm;杓高度(SGD)头端约0.3~0.4 cm、尾端1.4~1.6 cm;鼻后距(BHJ)男女分别5.4、5.3 cm;孔喉距(KHJ)男女分别是12.4、11.9 cm;杓壁距(SBJ)男女分别是1.5、1.4 cm。孔喉距与鼻耳距的弧距长度相当(P〉0.05);男女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翼根部至耳垂根部的弧线距离大约等于鼻后孔下缘至喉口的距离;按照这一长度和导管前端略翘起塑形导管,形成两个弯曲有利于从下鼻道经鼻后孔拐弯到口咽腔;导管进入咽腔导管头已接近喉口;导管前端略翘起有利于越过杓状软骨间切迹至食道后壁这一“台阶”进入声门。
胡彬吴仲烨李玲霞刘磊薛鹏秦妮娜任斐陈彬张兆伟
关键词:颌面部经鼻气管内插管
经口Tys术导管插入深度旋转角度后退距离临床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口"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经口Tys术)导管插入深度及旋转后退距离。方法:选择60例气管内麻醉患者男女各30例,应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术,观察:导管插入喉咽腔受到阻力时的深度、旋转的角度及后退的距离。结果:60例患者一次插管成功分别27、28例,成功率分别90%、93%;"深度"分别是13.3±0.7、12.4±0.4cm,"距离"分别是0.9±0.5、0.8±0.4cm。各组内"距离"与"梨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Tys术,导管送入喉咽腔受到阻力时,导管插入的深度男女分别是13.3±0.7、12.4±0.4cm,"稍内旋转"角度是30度及"稍后退"距离男女分别是0.9±0.5、0.8±0.4cm。掌握这些数据有利于经口"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可以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成功率,降低组织损伤。
胡彬李玲霞任斐吴仲烨薛鹏陈彬
关键词:插管法导管插入术
氯胺酮复合力蒙欣静脉泵注在局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
2009年
兰忠平薛鹏
关键词:力月西持续泵注力蒙欣氟芬合剂静脉泵
硬-腰联合麻醉腰穿100例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硬-腰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不出脑脊液、脑脊液引流或回吸不畅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下腹部以下手术100例,L2~4之间穿刺,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结果:100例患者第1次蛛网膜下腔穿刺后,不出脑脊液14例,脑脊液引流不畅7例,回吸脑脊液不通畅5例,硬膜外腔穿刺针碰到神经根2例,腰穿针碰到神经根4例,硬膜外导管碰到神经根13例,置管困难15例。结论:100例患者尽力坐或右侧膝胸卧位实施硬膜外腔穿刺,采用阻力消失法或悬滴(负压)
胡彬李玲霞秦妮娜薛鹏
关键词:脊椎麻醉硬膜外穿刺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