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桂虹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分期肺癌患者血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8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T分期肺癌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0例(NSCLC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正常者85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6、IL-10)、IL-18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T分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6、IL-10、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Ⅰ~Ⅱ分期患者IL-6、IL-18水平低于Ⅲ、Ⅳ期,Ⅲ期低于Ⅳ期(P<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随访日期,IL-6正常组生存率高于升高组,IL-18正常组生存率高于升高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伴随Th1细胞、Th2细胞分泌的因子及IL-18水平异常,其中IL-6、IL-18可能与NSCLC患者T分期、预后有关。
- 李文军范桂虹杨明王开绿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因子IL-18预后
- 胸膜活检联合胸膜刷检术对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06年
- 李文军范桂虹王开绿
- 关键词:渗出性胸腔积液胸膜刷检病因诊断诊断率
- 骨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住院的2 752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97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3.52%。骨科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手术部位、切口种类、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急择期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围手术期保温、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截肢手术后感染率最高,达23.81%(20/84)。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加强手术人员和物品的管理,建立合理的流程,充分的患者术前准备,术中尽可能保护脏器,减少切口的污染,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 范桂虹古云凤侯丽陈蓉周莹
- 关键词:骨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
-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2016年期间检出52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科室对其执行的各项接触隔离措施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中,比较应用前后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措施执行率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临床科室各项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措施执行率均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前(χ~2=7.95,45.28,26.99,22.32,79.22,P<0.05),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χ~2=28.18,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措施执行力,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 周莹侯丽陈蓉范桂虹
- 关键词:PDCA循环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 手术室物品清点工作的安全隐患与防范
- 清点制度则是手术室查对制度的核心制度之一,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某院手术室多年的调查,建立与加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推广。
- 范桂虹
- 关键词:手术室物品清点查对制度安全隐患
- 46例危重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危重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46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VR)27例,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置换术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6例;同时行三尖瓣环缩术12例,左房折叠术11例。结果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死亡7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2例、术后脑出血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4例。结论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注意围手术期处理,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防治。
- 罗昭全张林赵雄飞龙新平田化平范桂虹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