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云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农业
  • 4篇农业投资
  • 3篇农村
  • 3篇法律
  • 3篇法律保护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增强服务意识
  • 1篇入学机会均等
  • 1篇弱势
  • 1篇弱势产业
  • 1篇投资主体多元...
  • 1篇农村劳动力
  • 1篇农村劳动力转...
  • 1篇农村劳动力转...
  • 1篇农村人
  • 1篇农村人力资源
  • 1篇农村人力资源...
  • 1篇农林经济
  • 1篇农林经济管理

机构

  • 9篇长江大学

作者

  • 9篇胡云
  • 2篇孟珍伟
  • 1篇徐辉

传媒

  • 4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农场经济管理
  • 1篇经济前沿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我国农业投资的法律保护研究
2008年
农业投资是农业增长的物质前提。“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将面I临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回报率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独立化和资本运作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通过市场机制流入农村比较困难,这种现状如不改变将极大地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进程。农业投资不足,是造成我国农业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虽然对农业投资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法律保护措施,但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应当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投资的法律保护。
胡云
关键词:法律保护措施农业投资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体制改革资本运作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08年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十分必要,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仍然存在相关的障碍因素,包括农民自身障碍,用工单位因素,体制性障碍以及社会因素,基于对障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培训模式创新等相关对策。
胡云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我国农业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农业是弱势产业,扩大农业投资是农业快速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对我国农业投资的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我国农业投资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胡云
关键词:农业投资大农业弱势产业
我国农业投资的法律保护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实际上,政策和科技也要求投入作保障,因此农业投资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农业投资不仅要靠政策,更需要坚实的法律保护,然而我国当前并没有完善的农业投资法律保护体系,应当加大农业投资法律保护的力度。
胡云
关键词:农业投资法律保护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实践教学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实践教学手段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133"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了运行建议。
胡云徐辉
关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作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受资源的影响.其具体表现为不同阶层、地区、民族、性别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从法律的视角来看,这种机会不平等的成因包括政策制度的不合理,立法、司法、行政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主体权利意识的淡薄。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对策。
胡云孟珍伟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
我国农业投资的法律保护研究
2007年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实际上,政策和科技也要求投入作保障,因此农业投资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农业投资不仅要靠政策,更需要坚实的法律保护,然而我国当前并没有完善的农业投资法律保护体系,应当加大农业投资法律保护的力度。
胡云
关键词:农业投资法律保护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与策略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人力资源开发是知识经济社会各国的头等大事,在我国,70%的人力资源在农村,其现状堪忧,它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地位重要、任务紧迫。我们需要认清形势,重新整合各类资源,利用各自优势,培养与创造条件,变革与更新观念,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胡云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学生工作被引量:2
2010年
高等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式,做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全方位、全过程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孟珍伟胡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