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珉

作品数:49 被引量:321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心病
  • 10篇中医
  • 10篇冠心病
  • 8篇血压
  • 7篇动脉
  • 7篇血管
  • 7篇益气
  • 7篇治疗冠心病
  • 7篇高血压
  • 5篇衰竭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心肌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心脏
  • 4篇血瘀
  • 4篇室性
  • 4篇活血
  • 3篇丹参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4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作者

  • 46篇肖珉
  • 22篇李玉峰
  • 9篇张为
  • 9篇赵勇
  • 8篇鲁卫星
  • 7篇常佩芬
  • 7篇姜旭
  • 6篇闫卫红
  • 5篇王显
  • 5篇王亚红
  • 4篇郭维琴
  • 3篇孟伟
  • 3篇戴雁彦
  • 3篇谢颖桢
  • 3篇张立晶
  • 3篇曹淼
  • 3篇郝锦红
  • 3篇郭楠
  • 3篇王硕仁
  • 3篇刘玉庆

传媒

  • 6篇中西医结合心...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现代中医临床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医教育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治疗1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2006年
一、临床资料 1.病例 观察56例就诊于我院门诊无合并疾病的1级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依据((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并根据计算机随机编码分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55岁,男33例,女23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年龄、性别、病程、体重、不良嗜好、血脂水平进行均衡性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肖珉
关键词:辛伐他汀WHO/ISH合并疾病不良嗜好血脂水平
注射用丹参(冻干)预防冠状动脉支架后心脏事件的临床研究
尽管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使支架后不良心脏事件有明显降低,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仍是目前困扰介入界的重大问题,本研究于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选择58例患者在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火鸟) 86枚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
鲁卫星李玉峰沈晓旭孟伟肖珉陈银春张为
关键词:注射用丹参(冻干)靶血管心脏事件冠状动脉支架
文献传递
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心室率、左房内径、LVEF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58例患者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29例患者的平均心室率为(65±15)bmp/min,平均左房内径为(39.69±1.79)mm,平均LVEF为(49±4)%;对照组29例患者的平均心室率为(78±19)bmp/min,平均左房内径为(40.15±2.21)mm,平均LVEF为(48±3)%,经过统计学分析后,两组患者在心室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房内径和LVEF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房颤复发率为24.14%(7/29)优于对照组的51.72%(1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还能够降低房颤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使用。
肖珉曹淼李宗洋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心房颤动
温阳通脉法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病
2024年
阳虚型高血压病基本病机为机体脏腑阳气衰弱,经脉失养。阳虚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类型,具体包括阳虚血瘀、阳虚寒凝、阳虚水停等,因此以温阳通脉法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病具有临床实践性。针对阳虚型高血压病,其作用机制涉及温阳活血、散寒止痉、温化水饮等方面。因此,归纳温阳通脉法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病的中医防治原则,探讨新的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有助于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焦旭华肖珉李玉峰
关键词:阳虚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病理机制
血脂和凝血指标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探讨血脂、凝血指标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205例,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重度狭窄组(≥60分,55例)与非重度狭窄组(<60分,150例)。比较2组患者基础资料及血脂和凝血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预测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价值。结果重度狭窄组男性比例、体重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长于非重度狭窄组[90.9%(50/55)比66.7%(100/150)、(27±4)kg/m^(2)比(26±3)kg/m^(2)、(11.2±1.0)s比(10.9±0.8)s、(3.5±1.0)g/L比(3.1±0.7)g/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重度狭窄组[(0.98±0.22)mmol/L比(1.09±0.2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C、PT及凝血酶时间(TT)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DL-C、PT、TT对于预测冠心病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3、0.605、0.612,敏感度分别为76.6%、72.5%、67.2%,特异度分别为43.5%、63.0%、47.8%。结论HDL-C、PT及TT对于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有较好的敏感度,然而特异度较低。
王洁肖珉李玉峰蔡轶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血脂指标凝血指标
基于中医辨证的个体化指导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究基于中医辨证的个体化指导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我院160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的个体化指导,主要包括运动训练、针灸治疗、辨证施膳。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生存质量和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心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心肺运动试验1 min后心率恢复(HRR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心理、证候和社会4个维度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辨证的个体化指导可明显改善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的心肺功能。
修晟尧常佩芬孔令旗肖珉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肺功能中医辨证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临床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背景: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是目前最大的肺动脉高压人群,急需新的治疗方式、药物以及针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due to Left Heart Disease,PH-LHD)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已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潜力和优势。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PH-LHD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学资料,以期了解PH-LHD的证素分布规律及与疾病严重程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索PH-LHD中医证型出现形式,明确PH-LHD优势证素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证素类型,为中医药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部收集314例PH-LHD患者,排除数据不全及患者拒绝配合等因素,共收集整理293例PH-LHD患者资料,完成293份中医证候调查表,通过频数、相关性、回归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进行研究,从中得出PH-LHD的证素分布规律、证素与心肺功能等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得出PH-LHD常见症状、体征、证素、可能出现的证素组合形式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证素。结果:本研究调查PH-LHD临床常见8个证素,按照总的出现频次各证素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水饮>阴虚>阳虚>气滞>血虚。出现频次最多的四种证素分别是血瘀、气虚、痰浊、水饮,其中血瘀、气虚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这也符合气血理论是心系相关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痰浊、水饮也是PH-LHD发展过程中出现较多的病理产物;分析提取出54种复合证素类型,其中最常见的8种复合证型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血瘀+痰浊>气虚+血瘀+水饮>气虚+血瘀+痰浊=气虚+阴虚>气虚+阴虚+血瘀+痰浊=血瘀+气滞、阳虚+水饮,其中两证素组合形式构成比最大,两证素组合形式中气虚+血瘀出现频次最多,在三证素中出现频次最高
黄宏肖珉李玉峰修晟尧姜旭贾君迪
关键词:中医证候学
心身医学模式下的高血压现代治疗
2005年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在胡大一教授的倡导下心血管疾病的心身医学正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热切关注.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诱发和加重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高血压病的转归亦起双相调节作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共识.本文着重于对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以外的治疗新方法进行阐述.
肖珉
关键词:生物医学模式心身医学生物-社会-心理心理社会因素双相调节作用
中医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认识初探被引量:13
2018年
针对目前中医院校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能力弱,综合分析能力不足的弊端,探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座位听"的局面,实现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启发式"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现从《西医内科学》课堂教学入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常佩芬刘丽杰郭楠肖珉杨承芝曹淼李雁王玫
关键词:中医院校课堂教学改革
益气泻肺养血方对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心衰症状及hs-CRP、TNF-α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益气泻肺养血方对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心衰症状、hs-CRP、TNF-α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西医心衰治疗方案及叶酸、铁剂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泻肺养血方。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hs-CRP、TNF-α变化,评估心衰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衰症状积分明显改善,心率、hs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益气泻肺养血方能改善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心衰症状,降低心率及炎症因子(hsCRP、TNF-α)水平。
常佩芬唐蓓蕾赵红霞肖珉姚书明王曰林冯攀庄锐郭宁朱海燕
关键词:贫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