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凯
- 作品数:29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孙伟正教授应用猪苓治疗血液病学术思想研究
- 本文主要探讨了孙伟正教授应用猪苓治疗血液病的经验以及思想,并指出孙伟正教授认为从中医角度猪苓具有解毒利湿而使邪有出处,通条三焦而脏腑自和的功效,可使得邪有出处而病疾得复。从现代医学角度,猪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减轻放化...
- 罗正凯郝晶王金环孙凤王小东孙伟正
- 关键词:血液病猪苓药理作用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孙伟正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学术思想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孙伟正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40余年,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学术思想独树一帜,受到广泛的肯定与认可。孙伟正教授提出了中西医结合不泥古,辨病遣方创新功;平调阴阳滋肝肾,血安络宁得平安;离经之血则为瘀,活血方得新血生;顽症亦需祛外邪,清热解毒可告捷等学术观点。
- 罗正凯江利民孙岸弢孙劲晖刘富成孙伟正
- 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
- 补肾填精法治疗慢性髓劳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病程迁延难愈,给人类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历代医家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主要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虚劳"、"髓劳"、"血枯"、"血证"、"温毒"等病症范畴,我国的中医血液工作者已在"肾精亏虚"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关键的认识上已成共识,且已证实补肾填精生血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良好临床疗效。
- 王金环于海艳孙凤栾仲秋郝晶刘丽波赵伟雍彦礼田飞王小东罗正凯贾春辉
- 关键词:补肾填精法慢性再障临床症状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迁延
- 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及其对IL-23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由多种病理机制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疾病。中医因其以肾虚为本的虚损证候将AA命名为"髓劳病",慢性再障(CAA)为血液科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T细胞免疫异常在CAA发病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分布异常及功能亢进引起细胞凋亡进而导致造血组织损伤。研究证实IL-23可刺激T细胞活化、维持和稳定其特征,
- 孙凤李聪初静文田飞王金环雍彦礼尚溪瀛郝晶赵伟高明洁王小东罗正凯孙伟正
- 关键词:补肾生血IL-23慢性再障免疫异常ANEMIA虚损
-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紫癜用药规律研究
- 通过搜集的古今医家99人的175则古今紫癜病医案,运用文献研究与现代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据库,使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探求紫癜病的治疗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紫癜病提供更多借鉴和辨证的新思路。
- 罗正凯
- 关键词:紫斑文献学古今医案用药规律
- 文献传递
- 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Th17细胞和IL-23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是由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导致的全身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以感染、贫血和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综合征。近年来人们对CAA的发病机制已从传统的“种子、虫子和土壤”学说发展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理论,CAA现被认为是T细胞功能亢进而导致造血组织损伤的一类骨髓衰竭综合征。
- 孙凤雍彦礼王金环郝晶田飞罗正凯蒋晓鸥初静文李渊刘葛贾春晖孙伟正
- 关键词:补髓生血颗粒IL-23骨髓衰竭血细胞减少细胞介导ANEMIA
- 凉血活血法对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凉血活血法对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过敏性紫癜患者112例,分为凉血活血法治疗组(60例)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照组(52例),治疗4周,运用磁珠法、比色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DP)、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D-D、FD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D-D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活血法可影响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凝血机制,其改善D-D水平优于肾上腺皮质激素。
- 郝晶陈斌孙凤雍彦礼罗正凯毕明昌高明洁
- 关键词:凉血活血法过敏性紫癜凝血功能
- 紫癜清颗粒对HSP患者CD4^+ CD25^+ Tregs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紫癜清颗粒对过敏性紫癜(HS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其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确诊为HS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紫癜清颗粒(A组),对照组予以激素联合抗组胺药物(B组);两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4周,随访半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同期选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复发率较对照组减低(P<0.01);A、B组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Treg及CD4+CD25+FOXP3+表达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紫癜清颗粒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及CD4+CD25+FOXP3+比例增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及CD4+CD25+FOXP3+的表达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比例较对照组高。结论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6%,说明中药汤剂紫癜清颗粒与西医传统治疗方案激素联合抗组胺药物疗效相当,但其复发率及临床副作用较西药治疗都明显减少;2A、B组治疗前CD4+CD25+Treg的表达低于正常,说明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而治疗后CD4+CD25+Treg及CD4+CD25+FOXP3+的表达增高,可能是紫癜清颗粒治疗HSP有效的原因。
- 郝晶孙凤罗正凯雍彦礼赵伟王金环常亚娟田飞梅婷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CD4+CD25+TREG
-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5例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疼痛积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及血沉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病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及疼痛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及血沉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及血沉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有助于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症状、缩短急性期痛风病程、改善中医证候。
- 罗正凯张凤王金环李守超陈亮
-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 督脉电针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记忆能力及食欲素受体1表达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记忆能力及食欲素受体1(OX1R)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用70只Wistar大鼠通过分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慢性脑缺血的大鼠模型,分为4组。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立即针刺组、针刺治疗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模型组、立即针刺组及针刺治疗组又分为1个月、2个月2小组,每组或亚组的大鼠各10只,立即针刺组首次造模即开始进行督脉电针干预,针刺治疗组在造模开始后第3周开始进行督脉电针干预。采用水迷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OX1R阳性细胞数。结果模型组缺血1个月,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减退,2个月时较1个月时有所好转;2个月时针刺治疗组学习记忆能力优于模型组,而立即针刺组略优于针刺治疗组。模型组于造模开始后1个月OX1R表达高于对照组,2个月时进一步增高;1个月时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OX1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立即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OX1R表达有升高(P<0.05);2个月时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OX1R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而立即针刺组与针刺治疗组相比OX1R表达有升高(P<0.05)。结论督脉电针干预后促进了脑组织OX1R的表达,同时发现早期干预对OX1R表达的影响优于正常治疗组中OX1R的表达。
- 刘丹刘瑜罗正凯王淑荣陈洪琳于国强
- 关键词:记忆障碍电针WI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