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矫树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血清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细胞
  • 2篇肿瘤
  • 2篇腺炎
  • 2篇淋巴转移
  • 2篇肝细胞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癌组织
  • 1篇胆囊肿瘤
  • 1篇蛋白酶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尿酸

机构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矫树华
  • 7篇温艳惠
  • 3篇刘鹏亮
  • 2篇房淑华
  • 2篇李诺
  • 1篇费学萍
  • 1篇郭海梅
  • 1篇史继伟
  • 1篇蔡爽
  • 1篇翁洋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CD147和MMP-2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慢性胆囊炎和21例胆囊癌患者组织中CD147和MM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21例胆囊癌组织中 CD147和 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15/21)和76.2%(16/21),显著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13.3%(4/30)和23.3%(7/30)( P <0.01);CD147和MMP‐2的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 <0.05),且胆囊癌中CD147与MMP‐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r =0.631,P =0.002)。【结论】CD147和MMP‐2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CD147可能通过与MMP‐2的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调控胆囊癌的进展与转移。
矫树华温艳惠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淋巴转移
内镜下霜斑样溃疡36例形态特点及临床分析
2009年
矫树华李诺房淑华
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82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矫树华李诺房淑华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H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5对肝癌、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CXCR7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xcR7在35例PHC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6%(31/35),显著高于配对癌旁肝组织37.14%(13/35)以及正常肝组织0(0/6);CXCR7的高表达与PHC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血清AFP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指标无相关性(P〉0.05);CXCR7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相对于阴性表达患者均较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XCR7在PH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且可分别作为独立的预测PHC患者预后的指标。
矫树华蔡爽温艳惠
关键词:肿瘤分期淋巴转移
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尿酸及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血脂、血糖、血尿酸及血清铁蛋白与脂肪肝的相关性,为脂肪肝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检测74例脂肪肝患者外周血中血脂、血糖、血尿酸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脂肪肝组血脂、血糖、血尿酸及血清铁蛋白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饮酒、糖尿病、高血脂是形成脂肪肝的重要诱因,控制患者体重、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脂肪肝有重要意义。
矫树华刘鹏亮温艳惠
关键词:脂肪肝血脂血糖血尿酸血清铁蛋白
胃镜配合洗胃机治疗特大胃石5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18~79岁,5例均在短期内食入较多山楂、糖葫芦或劣质汤圆等.其中1例7d共食入山楂量达1.5妇。2例有20年糖尿病病史,1例为慢性气管炎长期应用肾上腺素能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舒喘宁等,1例心肌梗死病史3年。
温艳惠郭海梅矫树华费学萍
关键词:洗胃机胃石胃镜异丙肾上腺素慢性气管炎心肌梗死
纳米碳吸附5-氟尿嘧啶在大肠癌淋巴化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纳米碳吸附5-氟尿嘧啶(5-Fu)在大肠癌淋巴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将58例大肠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术前经肠镜在癌灶周围注射纳米碳5-Fu混合液,术中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标记指导大肠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对照组不经处理;两组均行大肠癌根治及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可见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黑染,两组平均每例清除的淋巴结数量及清除转移淋巴结的坏死数量,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注射纳米碳5-Fu混悬液具有提高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和提高淋巴化疗功效的双重作用。
矫树华刘鹏亮史继伟温艳惠
关键词:大肠癌淋巴化疗纳米碳
血清C反应蛋白、脂肪酶、白细胞介素1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肪酶(LPS)、白细胞介素(IL)1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及变化,评价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在AP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进行治疗的AP患者86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39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47例。于入院第1、3、5、7天分别采集患者血清,另选取1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RP、IL-1β和ICAM-1水平,干片速率法测定血清LPS的浓度。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MAP组患者入院第1天的CRP、IL-1β和L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126、-60.135、-364.153,P值均<0.001);SAP组患者入院第1天的CRP、ICAM-1、IL-1β、LP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355、-25.728、-89.422、-415.840,P值均<0.001);各检测指标浓度的峰值出现在入院第1天或第3天,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浓度呈进行性下降;与MAP患者相比,SAP患者血清中CRP、LPS、IL-1β和ICAM-1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CRP、LPS、IL-1β和ICAM-1水平对于AP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矫树华刘鹏亮温艳惠
关键词:胰腺炎脂肪酶白细胞介素1Β胞间黏附分子1
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检测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8
2016年
分别检测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和19例转移性肝细胞癌(MHC)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抗原125(CA125)水平,并对2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PHC和MHC患者相比,血清AFP、CEA和CA19-9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P和CEA对于诊断PHC和MHC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翁洋王吉魁温艳惠矫树华
关键词:糖类抗原19-9原发性肝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