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松婷

作品数:53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细胞
  • 23篇儿童
  • 19篇血小板
  • 18篇血小板减少
  • 15篇特发性
  • 15篇紫癜
  • 14篇血小板减少性...
  • 14篇特发性血小板...
  • 14篇特发性血小板...
  • 13篇巨核
  • 11篇核细胞
  • 10篇骨髓
  • 9篇巨核细胞
  • 9篇急性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6篇预后
  • 5篇儿童急性
  • 4篇蛋白
  • 4篇血小板减少症

机构

  • 48篇郑州大学第一...
  • 10篇郑州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 2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50篇白松婷
  • 35篇盛光耀
  • 18篇赵晓明
  • 17篇王璐
  • 15篇邹湘
  • 12篇徐学聚
  • 9篇方营旗
  • 9篇卢洁
  • 7篇王春美
  • 5篇刘玉峰
  • 5篇王颖超
  • 4篇许培荣
  • 4篇唐京京
  • 3篇许松涛
  • 3篇侯维纳
  • 3篇郭佳
  • 3篇彭韶
  • 2篇宋丽丽
  • 2篇杜丽君
  • 2篇王彩云

传媒

  • 6篇实用儿科临床...
  • 5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中国小儿血液...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肝小静脉闭塞症1例报告被引量:4
2010年
梁鹏彭韶白松婷
关键词:肝小静脉闭塞症儿童腹胀纳差
河南省83例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及患者的基因型与血液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β-地中海贫血患者和基因携带者的基因类型与血液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21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β-地中海贫血患者或基因携带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检测结果。结果83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或基因携带者中,女性46例,男性37例,年龄生后5个月至83岁,平均年龄(27.37±14.71)岁。共检出13种β-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共计86个,前3位分别为IVS-Ⅱ-654(C>T)(33.72%)、CD41-42(-TTCT)(26.74%)、CD17(A>T)(18.60%),包括5种罕见基因:CD8-9(+G)、IVS-Ⅱ-1(G>A)、CD42(T>G)、Initiation codon ATG>AGG和Initiation codon ATG>ACG。其中,HBB:c.128T>G(CD42 T>G)为国内首次检出的突变类型。13种β-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共组成15种基因型,包括12种单纯杂合子(80例,占96.40%)、2种复合杂合子(2例,占2.40%)、1种纯合子(1例,占1.20%)。血液学主要表现为轻度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以及HbA2增高。与β^(+)/β^(N)基因型携带者相比,β0/βN基因型携带者的MCV、MCH明显降低,HbA2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地中海贫血在河南地区并不少见,其特点与高发地区不同,需引起足够重视。HBB:c.128T>G(CD42 T>G)丰富了中国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突变谱。本研究为河南省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服务提供参考。
王玮琳赵晓明白松婷王璐王春美姚强华李白王叨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型血液学特征
分娩方式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与儿童急性白血病(childhood acute leukemia,CAL)的关系。方法以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河南某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血液科就诊的177例15岁以下新发CAL患儿且排除患唐氏综合征者作为病例组,按照同居住地类型、同性别、年龄±1岁的要求,以1︰1个体匹配方式,选取177例同时期在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或小儿外科住院治疗、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病例和对照患儿的父母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分娩情况以及21项其他CAL相关因素。应用SAS9.1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7例CAL病例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4例,男、女分别为82、5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男、女分别为27、16例。病例和对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4.3、4.5岁,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4.7、4.4岁。病例居住地为城镇、农村的分别为31、146例。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CAL相关的因素包括:分娩方式(OR=2.497,95%CI:1.115~5.594)、家庭装修史(OR=3.047,95%CI:1.271~7.304)、恶性肿瘤家族史(OR=2.148,95%CI:1.087~4.242)、放射线暴露史(OR=1.810,95%CI:1.005~3.261)、母亲有毒有害物质职业暴露史(OR=1.864,95%CI:1.127~3.082)、杀虫剂暴露史(OR=1.730,95%CI:1.082~2.768)、父亲有毒有害物质职业暴露史(OR=1.348,95%CI:1.044~1.742)、感冒频率(OR=1.394,95%CI:1.030~1.886)。结论分娩方式与CAL的发生相关,剖宫产是CAL的一个危险因素。
郭宏湘程欣茹白松婷张建营王凯娟杨文杰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病例对照研究分娩方式剖宫产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12例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12例CCSK患儿,总结其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及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结果12例患儿中男10例,女2例,发病年龄2.8(1.0~5.7)岁,6例起源于左肾,6例起源于右肾。患儿均先手术完整切除原发瘤灶,Ⅰ期2例,Ⅱ期4例,Ⅲ期3例,Ⅳ期3例;12例患儿均接受相应的化疗方案,6例接受放疗。随访至2023年12月31日,4例死于疾病复发,8例无病生存,随访时间56(19~94)个月,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2±11)%,5年总生存率为(72±9)%。结论儿童CCSK好发于男性幼儿,采用根治性手术及术后放化疗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早期分期预后良好,而复发及远处转移者死亡率高。
唐京京徐学聚白松婷王璐刘玉峰
关键词: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预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髓巨核细胞表面CXCR4受体及其配体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表面CXCR4受体表达改变及其配体———基质细胞来源性因子 1α(SDF 1α)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 2 8例AITP患儿及 12例正常对照儿童的骨髓 ;用Percoll密度梯度及免疫磁珠法分离骨髓巨核细胞 ;采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巨核细胞受体CXCR4的表达水平 ;ELISA法检测骨髓上清液SDF 1α的含量 ;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包SPSS10 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8例初治AITP患儿骨髓CXCR4与SDF 1α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2 8例中 10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简称丙球 )敏感组患儿治疗后CXCR4与SDF 1α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另外 2 8例中 6例对丙球不敏感的患儿治疗前巨核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明显低于丙球敏感组治疗前患儿。结论 初治A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与血小板生成障碍可能与骨髓CXCR4 /SDF 1α体系水平下降有关 ;而丙球治疗AITP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强骨髓CXCR4 /SDF 1α体系表达有关 ;
盛光耀黄细莲白松婷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CXCR4受体配体
血小板表面TLR2和TLR4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Toll样受体TLR2和TLR4、淋巴细胞表面CD86和血清中IL-2,IFN-γ,IL-4,IL-10表达的变化及相关性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24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儿、21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儿和20例对照组儿童血小板表面TLR2和TLR4,CD86的表达水平;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4,IL-10和IFN-γ的浓度。结果①AITP组、CITP组患儿CD41+TLR2+和CD61+TLR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AITP组显著低于CITP组(P<0.01);②AITP组和CITP组CD86+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AITP组和CITP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③AITP组和CITP组血清IL-2,IL-4,IL-10及IFN-γ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ITP组和CITP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④相关性分析:CD41+TLR2+表达与CD61+TLR4+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均与CD86+表达及血清IL-2,IL-4,IL-10浓度呈负相关,与血清IFN-γ浓度无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血小板表面TLR2和TLR4、淋巴细胞表面CD86的表达和血清中IL-2,IFN-γ,IL-4,IL-10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对于研究儿童ITP的发病机制以及早期分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春美盛光耀邹湘白松婷王璐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OLL样受体CD86儿童
骨髓TPO与TGF-β1、TGF-βRⅢ的改变及其相关性在儿童ITP发病中的意义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骨髓内环境中的血小板生成素 (TPO)、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及巨核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的Ⅲ型受体 (TGF -βRⅢ )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 2 8例急性ITP(AITP)患儿、16例慢性ITP(CITP)患儿和 2 0例相对正常儿童的骨髓 ;用Percoll密度梯度及免疫磁珠法分离骨髓巨核细胞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检测TPO、TGF -β1 水平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TGF -βRⅢ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AITP组与CITP组骨髓TPO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且CITP组明显高于AITP组 (P <0 .0 5 ) ,但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②AITP组与CITP组骨髓TGF -β1 的水平及巨核细胞TGF -βRⅢ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CITP组明显高于AITP组 (P <0 .0 5 ) ,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除CITP组骨髓TPO与TGF -β1 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外 (r =0 .65 3 ,P <0 0 5 ) ,其余两组均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检测ITP患儿骨髓TPO、TGF -β1的水平及巨核细胞TGF -βRⅢ的表达情况对于研究ITP的发病机制以及早期分型和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盛光耀王璐白松婷
关键词:骨髓TPOTGF-Β1儿童ITP血小板生成素
rhIL-11对儿童ITP骨髓巨核系祖细胞的体外作用及诱导Dami细胞转录表达的研究
本研究分三部分内容,首先,在rhTPO、rhIL-3、rhIL-6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对骨髓巨核系祖细胞集落进行体外无血清半固体培养。通过观察对照组及ITP患儿巨核系祖细胞的生长,并比较ITP不同病程中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差...
白松婷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核系祖细胞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体外无血清培养骨髓巨核祖细胞对ITP早期分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体外无血清培养骨髓巨核祖细胞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 bocytopenic purpura,ITP)早期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7例急性ITP(急性组)、14例慢性ITP(慢性组)患儿和10例骨髓检查造血功能正常、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儿童(对照组)的骨髓巨核细胞标化计数、体外无血清培养的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megakaryocyte,CFU-MK)和骨髓巨核细胞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megakaryocyte,BFU-MK),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组骨髓巨核细胞标化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且CFU-MK、BFU-MK均明显高于慢性组和对照组(P<0.05,P<0.01);慢性组骨髓巨核细胞标化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CFU-MK、BFU-MK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慢性组2例BFU-MK缺如。结论:在体外无血清培养的条件下,因去除了血小板抗体的影响,急性ITP及慢性ITP患儿的骨髓巨核祖细胞均呈增生活跃,但在集落形成数量方面则出现明显差异,说明急性ITP及慢性ITP患儿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差异,因此,可应用体外无血清培养骨髓巨核祖细胞来观察BFU-MK、CFU-MK的形成差异来进行ITP的早期分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白松婷盛光耀赵晓明邹湘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
颅咽管瘤术后患儿作为标准化病人在儿童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患儿作为标准化病人在儿童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儿童内分泌科室实习的40名郑州大学五年制大四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讲解下丘脑-垂体功能,实验组采用以颅咽管瘤术后患儿作为标准化病人为载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理论知识考核、人文沟通5项考核评价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总成绩(83.53±4.19)分,高于对照组学生总成绩(74.93±5.81)分(t=5.370,P<0.001)。实验组学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理论考核、人文沟通5项考核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t<3.176,P=0.003;t<4.144,P<0.001;t<4.526,P<0.001;t<3.454,P=0.001;t<4.000,P<0.001)。结论颅咽管瘤术后患儿作为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儿童内分泌教学可提高医学生理论基础、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人文沟通素养,具有实际教学应用价值。
田凤艳张建江郭宏湘白松婷陈晓光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颅咽管瘤教学儿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