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生伟

作品数:111 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8篇动脉
  • 29篇术后
  • 29篇主动脉
  • 26篇手术
  • 24篇心肌
  • 22篇冠状
  • 22篇冠状动脉
  • 19篇动脉旁路
  • 19篇动脉旁路移植
  • 19篇旁路移植
  • 19篇冠状动脉旁路
  • 19篇冠状动脉旁路...
  • 18篇动脉旁路移植...
  • 18篇移植术
  • 18篇旁路移植术
  • 18篇外科
  • 18篇冠状动脉旁路...
  • 16篇蛋白
  • 16篇心脏
  • 15篇夹层

机构

  • 67篇青岛市市立医...
  • 39篇青岛大学
  • 6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 1篇青岛市肿瘤医...
  • 1篇单县中心医院

作者

  • 106篇生伟
  • 85篇池一凡
  • 82篇牛兆倬
  • 58篇孙龙
  • 49篇林明山
  • 46篇侯文明
  • 37篇孙勇
  • 35篇孙忠东
  • 24篇吴建涛
  • 16篇张文峰
  • 13篇王天毅
  • 10篇乔友进
  • 9篇吴建涛
  • 7篇许慧
  • 6篇李娜
  • 3篇尹红
  • 3篇吕晓
  • 3篇尹红
  • 2篇李磊
  • 2篇马玉容

传媒

  • 12篇中国胸心血管...
  • 7篇华南国防医学...
  • 7篇中国医师协会...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国心血管病...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青岛大学学报...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山东省第十一...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13篇2013
  • 1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近期效果的影响
<正>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并发与不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并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患者病历资料,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Off-pump CABG术后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我中心在2009年3月~2...
吴建涛池一凡牛兆卓生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文献传递
冠心病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1年
目的识别冠心病(CHD)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分析DEGs参与的生物学途径阐明CHD疾病发生涉及的细胞内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两个已发表的CHD微阵列数据集中mRNA表达芯片的原始数据。筛选DEG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Venn分析、基因本体(GO)注释分析、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细胞通路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CHD病例外周血中核心DEGs的表达水平。结果共筛选出122个CHD的DEGs。GO及KEGG分析显示,这些DEGs参与了DNA转录和mRNA剪接调控。PPI网络分析显示,表达下调基因LUC7L3、HNRNPA1、SF3B1、ARGLU1、SRSF5、SRSF11、SREK1、PNISR、DIDO1、ZRSR2和NKTR位于网络中心,且这些基因均为DNA转录和RNA剪接相关基因。RT-qPCR检测证实以上基因在CHD中均表达下降,与前期芯片结果一致。结论RNA剪接在CHD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召水王光静乔友进生伟黄强池一凡
关键词:冠心病基因表达计算生物学RNA剪接
微创小切口与传统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行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30例为微创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0.2±13.4)岁;同期同一手术组所行传统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4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61.3±14.5)岁。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均无瓣周漏,无瓣膜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创组患者输血率及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关胸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均短于或少于传统对照组(均P<0.05)。结论胸骨正中上段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安全可靠,与传统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相比,具有恢复快、输血少、引流量少、创伤小、胸骨完整性破坏小及美容效果的优势。
生伟池一凡侯文明孙龙牛兆倬林明山尹红
关键词:胸骨正中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微创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和处理方式。方法统计2015-03/2018-05月作者医院急性Stanford A型AD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13例患者接受孙氏手术治疗,2例接受升主动脉替换术,其中先行解除心包压塞13例,包括入手术室先行心包开窗术解除心包填塞再行股动脉插管12例,监护室床旁心包穿刺引流1例,另外2例在股动脉切开置灌注管后再行开胸,麻醉诱导后心肺复苏。结果患者共计死亡4例,均与心包积液引起的并发症相关,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术中死于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难以脱离体外循环机器,1例死于术后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下出现的严重感染。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6例,脑脊液穿刺引流治疗颅内高压2例,术后低心排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ECMO辅助2例,2例行Bentall术后抗凝出现术后下消化道出血,行肠镜检查后找到活动性出血点2处,予电凝止血后出院。11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术后遗留有喉返神经损伤后嘶哑症状,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复查主动脉CT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示人工血管远端未见夹层新的进展。结论对于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的Stanford A型AD,应尽早解除心包压塞,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以降低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麻醉后先行开胸后行心包开窗减压术是确切有效的方式。
吴建涛刘峰牛兆倬张文峰生伟乔友进王天毅李好友孙展发马晓琳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不同干预方式及干预时机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多支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肌钙蛋白I(c Tn I)转归前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就诊于我院并接受PCI或CABG治疗的NSTEMI患者329例,分为c Tn I转归前PCI干预组(A组)、c Tn I转归前CABG干预组(B组)、c Tn I转归后PCI干预组(C组)和c Tn I转归后CABG干预组(D组)。计算和比较各组的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再灌注策略对临床终点事件的优势比(OR)。结果:四组患者的完全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显著高于A组(P〈0.05),而B、C、D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再次血运重建率:A组12.9%和B组3.4%(OR=3.82,95%CI:1.03~16.60),A组12.9%和C组5.1%(OR=2.55,95%CI:1.29~6.61);MACCE事件发生率:A组14.1%和C组5.9%(OR=2.38,95%CI:1.15~5.79),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 Tn I转归后行PCI治疗NSTEMI伴多支病变患者较c Tn I转归前PCI更有利于减少MACCE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c Tn I转归前行CABG术在降低血运重建发生率方面较优于PCI治疗。
周峻冉池一凡侯文明牛兆倬生伟林明山孙龙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多支病变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间22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资料。平均年龄(52.3±8.7)岁,男162例(73.6%)、女58例(26.4%)。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KI分2组:发生AKI者40例(A组),其中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6±9.2)岁;未发生AKI者180例(B组),男133例、女47例,平均年龄(48.5±7.9)岁。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多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住院死亡12例(5.5%),发生AKI组患者死亡7例(17.5%),未发生AKI组患者死亡5例(2.8%)。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术前血清肌酐值、术前白细胞水平、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体外循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间、主动脉根部处理、主动脉弓置换、术中及术后24 h输注红细胞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肌酐值、术前白细胞水平、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及术后24 h输注红细胞量是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肌酐值、术前白细胞水平、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及术后24 h输注红细胞量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以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肾脏功能,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生伟栾天池一凡牛兆倬孙龙张文峰吴建涛杨海芹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肾功能损伤
左西孟旦在左心室功能低下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患者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本院心外科在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抽取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小于45%的CABG病例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手术中开始应用多巴胺静脉维持泵入,试验组同期加用左西孟旦,初始负荷量为10μg/kg,注射时间10min,随即以0.1~0.2μg·kg-1·min-1起泵入持续23h。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监护室滞留时间、房颤发生率、多巴胺治疗时间、30d死亡率、记录手术后前3d的床边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比较,以及手术后早期ICU即刻(0)、术后6、24、48h的肌钙蛋白I(cTnI)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手术后多巴胺治疗时间缩短(P<0.05),房颤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6h和24h试验组的cTnI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1、2天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对于术前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的CABG患者具有一定心肌保护作用。
牛兆倬孙立新林明山孙龙生伟侯文明池一凡
关键词:左西孟旦心脏手术冠脉旁路移植术左心室射血分数
7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75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109例75岁以上行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46例,平均年龄(78.1±4.2)岁,均为多支血管病变。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Ⅳ级23例、Ⅲ级57例、Ⅱ级29例。术中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G)92例,体外循环下行CABG(on pump CABG)术9例,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下CABG(on pump beating heart CABG)术8例。结果平均移植血管(2.5±1.4)支,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3.7%。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1例,心律失常心室颤动死亡1例,肾衰和胃肠道并发症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肺部感染。105例生存患者95例获得随访,随访6-90(45±26)个月,随访率90.5%。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1例,非心源性死亡4例。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81例,Ⅱ级18例,Ⅲ级2例,心绞痛消失。结论 7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改善患者症状,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近中期效果。
孙忠东池一凡矫艳孙龙生伟任冠桦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术后处理心肌缺血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基因表达谱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EO数据库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讨主动脉夹层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GEO数据库中有关ATAAD芯片测序大数据,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DEGs分析。应用基因本体论(GO)分析研究DEGs涉及的生物学过程,最后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寻找核心DEGs。结果在ATAAD发生过程中有1.3%~2.5%的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明显改变,而且DEGs主要涉及的生物学功能为心肌细胞的膜内外转运调控、平滑肌收缩异常调控以及心肌细胞疾病调控。其中关键基因为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的ACTG2、AGTR1、RYR2和MYOCD,以及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的ANGPTL4、RGS2、SLC16A3和SMOX。结论ATAAD的发生与心肌细胞内细胞通路调控异常及血管生成调控具有重要关系。
高原李召水李磊孙展发池一凡生伟
关键词: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基因
血红素加氧酶-1对大鼠体外循环术后肺组织抗炎性损伤的研究
2017年
目的 观察钴原卟啉诱导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在大鼠体外循环术后肺组织损伤中发挥的抗炎性损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钴原卟啉,CoPP)、C组[钴原卟啉(CoPP)+锌原卟啉(ZnPP)].建立改良大鼠体外循环肺损伤模型.制模前24 h,A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腹腔注射CoPP(5 mg/kg),C组腹腔注射CoPP(5 mg/kg)和ZnPP(5 mg/kg).制模成功后采用断颈法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0),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1),体外循环后2h(T2)、6 h(T3)、12 h(T4)、24 h(T5)将大鼠处死,每个时间点8只.取肺组织检测相应的指标.用多聚甲醛固定部分右肺组织,然后用石蜡包埋,以用于HO-1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剩余肺组织置于液氮中冻存备用,用于检测肺组织匀浆胆红素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 B组大鼠肺组织中HO-1蛋白表达在体外循环(CPB)开始前后均有明显增加,其活性测定结果与蛋白表达结果一致,在各时间点均强于A组和C组(P<0.05);各组HO-1蛋白表达在T2期最高,A、B、C三组分别为0.1852±0.070、0.2873±0.091、0.1917±0.082.B组大鼠肺组织TNF-α含量在CPB后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和C组(p<0.05);三组TNF-α的含量在T2期最高,分别为(480.42±41.67)pg/ml、(358.19±32.35)pg/ml、(466.53±39.42)pg/ml.结论 CoPP可以诱导肺组织HO-1的高表达,而且经过CPB后仍保持较高的表达.内源性HO-1高表达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具有抗炎作用,可有效抑制TNF-α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肺的炎性损伤.
生伟潘丽华池一凡孙龙牛兆倬林明山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体外循环肺损伤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