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坤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重型异形连铸钢坯除鳞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异形连铸钢坯除鳞系统,包括安置于连铸坯辊道输送线上的对中检测机构,在对中检测机构后面依次是布置在连铸坯周边的上除鳞机构、喷吹机构、下除鳞机构、侧除鳞机构。本系统通过设置的对中检测机构直接对接生产线,实...
- 王金坤田陆吴耀光徐松周欢子王志平廖超周存波朱卫群林敏强
- 一种低温韧性桥梁结构用铌钒钛微合金化重型异形坯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韧性桥梁结构用铌钒钛微合金化重型异形坯及其制造方法,成分:C:0.05%~0.15%;Si:0.10%~0.45%;Mn:1.25%~1.65%;P≤0.025%;S≤0.015%;Als:0.005...
- 王金坤张振海孙涛张学森孙波鲍磊张仕洋朱卫群宋健牛金印沈思宝
- 一种V-Nb-Ti复合微合金化500MPa级-165℃低温抗震钢筋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Nb‑Ti复合微合金化500MPa级‑165℃低温抗震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成分:C 0.06%~0.15%、Si 0.15%~0.60%、Mn 1.30%~1.80%、Ni 0.3~1.5%、V 0.0...
- 杨应东袁月石雷郭湛王勇胡春林王金坤余良其
- 马钢重型异形坯纵裂纹处理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异形坯的横断面形状不规则,有些部位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导致在连铸生产中易产生裂纹等缺陷。针对异形坯出现的纵裂纹的问题,研究了锰硫比、拉速、一冷水量及钢水过热度等因素对纵裂纹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锰硫比、拉速、一冷水量和过热度可明显降低纵裂纹发生率。通过工艺优化,裂纹废品率有所下降,总裂纹废品率降到了7.8 kg/t。
- 王金坤王勇牛金印杨利彬戴雨翔
- 关键词:异形坯纵裂纹
- 一种去除异形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的组合体钢刷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除异形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的组合体钢刷结构,包括在空心轴上间隔安装的短束钢刷和长束钢刷,短束钢刷和长束钢刷之间安装用于分段间隔的隔套,隔套上安装有紧定螺钉,空心轴上在短束钢刷和长束钢刷的端部安装有锁紧...
- 王金坤田陆吴耀光徐松周欢子王志平廖超周存波张学森林敏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耐蚀碳素结构钢的生产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蚀碳素结构钢的生产工艺,包括冶炼工序、LF精炼炉工序、板坯连铸工序,在板坯连铸工序中,喂入混合稀土丝,所述的稀土丝中铈的重量浓度为45%-100%;钢中Re/S(稀土/硫)2.0-3.5;钢中Re总重量...
- 孙维陈学群张建平刘玉兰陈德斌王小燕吴耀光刘国平梅忠鲍未强王金坤汪国才朱俊
- 文献传递
- 连铸工艺对优质碳素钢铸坯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降低优质碳素钢(高碳钢碳含量≥0.60%)铸坯中心C偏析,提升高碳钢铸坯质量和热轧盘条性能,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包过热度和拉速等连铸工艺对高碳钢铸坯低倍、中心C偏析性能的影响,同时跟踪热轧盘条性能改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拉速2.3 m/min和过热度20~35℃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高碳钢铸坯低倍测试结果显示,中心疏松、中心偏析和角部裂纹等性能均≤1级,铸坯中心C偏析控制范围1.03~1.11。高碳钢生产工艺优化后,铸坯低倍和中心C偏析控制良好,采用试验设计工艺生产的高碳钢铸坯轧制成工业线材,产品的力学性能、中心偏析、索氏体化率和夹杂物控制等满足质量计划要求。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产品经用户使用后,满足规格2.0 mm拉丝生产要求,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王金坤张振海宋健孙波赵东辉
- 关键词:铸坯
- 一种屈服强度600MPa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用高强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屈服强度600MPa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用高强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Si:2.80%~3.50%;Mn:0.35%~0.65%;P:0.0040~0.0100%;Als...
- 张振海赵海山王金坤鲍磊张仕洋孙涛张学森
- 一种汽车发电机用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电机用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发电机用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Si 0.60%~1.60%;Mn 0.10%~0.65%;P 0.040~0.100%;Als≤0...
- 张振海张文英赵海山王金坤周军韦钰鲍磊张仕洋孙涛张学森
- 文献传递
- 马钢转炉装入制度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通过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结合现场试验研究,对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马钢)120 t转炉的操作工艺进行不断地优化与改进,调整了废钢与生铁加入量,稳定了转炉吹炼过程和终点温度,降低渣料消耗,实现转炉终点低成本精准控制。物料平衡计算的结果表明:铁水或生铁的装入量减少1 t时,石灰加入量可以减少30 kg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渣量,降低了终渣全铁的消耗。热平衡计算表明:同样条件下,少加入1 t废钢可以多加入2 t左右生铁。加料优化后,生铁与废钢的比例更为合适,在铁水装入量较少时,加入更多生铁,而当铁水装入量增加时,废钢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大部分炉次终点温度控制更为稳定,温度大部分在1625℃以上,满足后续工艺的要求。
- 王金坤王勇杨利彬戴雨翔
- 关键词:转炉冶炼废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