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房
-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基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PPD对T_(H1)细胞的在体调节及对卵蛋白致敏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索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 ,PPD)对卵蛋白 (ovalbumin ,OVA)致敏小鼠肺组织TH1 细胞的在体调节和对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 取 37只Balb c小鼠 ,雌雄兼有 ,6~ 8周。OVA雾化连续 1 0d ,每次雾化2 0min ,复制OVA致敏模型。观察记录小鼠耗氧量、肺组织淋巴细胞反应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中炎性细胞变化。结果 OVA致敏组小鼠肺组织CD4+T淋巴细胞增加 ,CD8+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 ,主要表现为γ IFN阴性CD4+T淋巴细胞的增加 ,γ IFN+ CD4比例降低。PPD治疗后 ,肺组织CD4+淋巴细胞降低 ,但γ IFN+细胞明显增加。OVA致敏小鼠消耗氧增加 ,PPD治疗后降低。结论 使用本实验体系PPD可上调TH1
- 刘金保钟南山李树浓李晓宾梁仲培王桂房
- 关键词:卵蛋白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小鼠气道炎症
- 蝎毒抗癌多肽对小鼠骨髓抑制的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研究蝎毒抗癌多肽(APⅢ1)对小鼠化疗后致骨髓抑制造血和免疫细胞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造血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APⅢ1对环磷酰胺(CTX)化疗后第14天小鼠骨髓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以及CD34、CD117(c-k it)、CD3、CD19等抗原阳性细胞数量的影响,并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观察小鼠的生存状况。结果:与化疗模型组相比,APⅢ1治疗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CFU-GM集落数、CD34、CD117(c-k it)、CD3、CD19等抗原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小鼠生存状况有所改善。结论:蝎毒抗癌多肽(APⅢ1)能促进小鼠化疗后致骨髓抑制造血和免疫细胞数量的恢复。
- 王丽娜董晓先何慧华王桂房卢康荣李华孔天翰董伟华
- 关键词:骨髓抑制造血免疫
- 发病前细菌感染抑制过敏性哮喘发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发病前细菌感染对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影响。方法:用豚鼠作动物模型,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4种呼吸道常见细菌感染之后哮喘发作时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总数、酸性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以及肺部的病理变化。结果:各细菌感染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大肠杆菌组酸性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明显降低,病理结果表明各细菌感染组的病变程度都要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部分细菌感染后能够抑制哮喘的发作。
- 陈江华刘金保陆丽梁成结张静董晓先赵卫赵汉宁王桂房何慧华
- 关键词:哮喘大肠杆菌链球菌感染
- 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NO含量变化及654-2和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1999年
- 本研究均动脉压(MAP)为5.33kPa造成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然后立即使用山莨菪碱(654-2)或地塞米松(Dex)处理,观察各组动物生存时间、生存率、MAP及其外周血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结果:未处理的失血性休克家兔于 154.0± 23.5min(85. 6%)内死亡,地塞米松和 654- 2联合应用显著提高其生存时间与生存率( P<0.05)。 Dex组NO水平较失血性休克组显著降低,而 654-2组NO水平改变不明显。结论: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NO水平升高,地塞米松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可能与其减少NO的含量有关,而山莨菪碱的治疗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 赵青梁仲培刘金保吴卫林毅红王桂房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一氧化氮山莨菪碱地塞米松
- 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索适合当前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方法广州医学院依托学科优势,整合传统实验技术和现代生命科学新技术,探索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合理开发应用机能实验中心和临床技能实验中心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将机能实验与临床实验进行结合。结果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改革,完善了学科融合,充实了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拓展实验教学空间,提高实验教师教学水平,架起了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论改革后的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医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实例。
- 朱晓琴雷水生胡景鑫王桂房彭妙茹何慧华
-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科融合
- PPD对豚鼠实验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探索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 ,PPD)对豚鼠实验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 31只豚鼠 ,体质量 2 50g左右 ,分为对照组、卵蛋白 (ovalbumin ,OVA)致敏组和PPD治疗组。用OVA(Ⅲ级 )致敏豚鼠复制豚鼠哮喘模型。结果 经过OVA致敏的动物气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和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以及BALF中白细胞总计数有明显增加 ,PPD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肺组织嗜酸粒细胞的气道浸润 ,并使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降低。
- 刘金保钟南山李树浓李晓宾梁仲培王桂房吴卫
- 关键词:哮喘气道炎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方法的改 进,为MSCs的进一步诱导分化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抽取人骨髓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 进行分离纯化,并传代扩增,测定生长曲线和贴壁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结果:密 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人骨髓MSCs,MSCs在含胎牛血清的L DMEM培养液中生长性状 相对稳定,细胞基本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1、3、5代细胞生长曲线、贴壁率基本相同,贴壁存活率高。表达 CD29、CD44、CD105、CD166。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人骨髓MSCs,在含胎牛血清的 L DMEM培养液中,细胞稳定扩增。
- 何慧华王桂房冷水龙刘金保董晓先董伟华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
- 蝎毒及蝎毒多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和外周血细胞计数的作用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蝎毒 (SV)及蝎毒多肽 (PSV)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和外周血细胞计数的作用 .方法 取正常小鼠 4 5只 ,随机分为 3组 :SV组、PSV组、对照组 ,分别腹腔注射 ,1次 /d ,连续 5d .于首次给药 6h、2 4h、8d后 ,每组取小鼠 5只 ,称体重 ,眼球取血 ,计数外周血细胞、处死后脾脏、胸腺 ,计算脾重指数、胸腺指数 .8d取外周血后测试体能 .结果 SV组 6h、2 4h、8d白细胞计数增加 (p <0 .0 5 ) ;PSV组略高于对照组 .SV组 6h中性粒比例明显增多 ,2 4h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p<0 .0 5 ) ,8d二者比例恢复正常 ;PSV组 6h、2 4h中性粒略有增加 ,8d恢复正常 .两组单核细胞均有增高 .血小板计数SV组维持正常 ,PSV组升高 .SV、PSV组脾重指数、胸腺指数和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不减少或略有增加 (p >0 .0 5 ) ,两组体能增强明显 .结论 SV及PSV均可提高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 ,维持或增加外周血各类细胞数目 。
- 聂玥董伟华曹振锋陈小英高建全俞春萍王桂房何慧华
- 关键词:蝎毒蝎毒多肽小鼠免疫功能外周血细胞计数
- 蝎毒和蝎毒多肽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检测蝎毒 (SV)和蝎毒多肽 (PSV)对家兔凝血系统的影响 .方法 麻醉家兔 ,颈动脉取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 ,分别加入SV和PSV ,测定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结果 较低浓度的SV即可使血小板聚集曲线明显下降 ;PSV对血小板聚集影响不大 ,即使用较高的浓度 ,血小板聚集曲线亦仅轻微下降 .结论 SV对血小板聚集起抑制作用 (抗凝血作用 ) ;
- 杨嘉琳董伟华郑洁丽柯宇星袁丽玲王桂房何慧华
- 关键词:蝎毒蝎毒多肽家兔血小板聚集
- 蝎毒对放疗后小鼠骨髓造血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蝎毒对放疗后小鼠骨髓保护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对照、治疗和预防组 ,观察比较放疗后外周血WBC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脾重指数等造血功能指标。结果 蝎毒多肽、蝎毒对放疗后小鼠外周血WBC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低剂量蝎毒多肽对放疗后小鼠外周血WBC及骨髓造血细胞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高剂量蝎毒多肽对放疗后小鼠外周血WBC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低剂量蝎毒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低剂量蝎毒多肽对小鼠外周血WBC及骨髓造血细胞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蝎毒多肽、蝎毒预防和治疗对放疗后小鼠脾重指数的恢复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 蝎毒多肽、蝎毒对放疗后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秦乐张柳周耀生何映华万水云王桂房何慧华董晓先董伟华
- 关键词:蝎毒小鼠放疗后WBC骨髓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