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杏微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早期康复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康复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顿抑
  • 1篇多巴
  • 1篇抑郁
  • 1篇抑郁量表
  • 1篇抑郁状况
  • 1篇早期康复指导
  • 1篇神经内科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呼吸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帕金森病患者

机构

  • 6篇河北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定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王杏微
  • 4篇甄景
  • 3篇安莉
  • 2篇宋月平
  • 2篇崔保玲
  • 1篇李楠
  • 1篇赵慧新
  • 1篇孟亚楠
  • 1篇苏立凯
  • 1篇张平
  • 1篇李力佳
  • 1篇张杏红
  • 1篇史福平
  • 1篇曹琳琳

传媒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34例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调查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3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患者中,无抑郁者58例(43.3%),抑郁者76例(56.7%);抑郁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低于无抑郁者,体现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8个方面,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76例抑郁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HAMD、SF-36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并加强针对性的治疗工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应当引起临床关注。
宋月平代京涛王杏微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生活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左旋多巴诱导PC12细胞凋亡实验在治疗帕金森病效果减退(剂末现象)机制探讨中的意义
2013年
目的通过进行左旋多巴诱导PC12细胞凋亡实验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效果减退(剂末现象)的机制。方法选取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为多巴胺(DA)神经元细胞模型,给予左旋多巴处理,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及DNA凝胶电泳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左旋多巴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对照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150μmol/L组和200μmol/L组细胞DNA片段化比例分别为(2.55±0.24)%、(7.49±0.41)%、(13.41±1.62)%、(25.26±3.29)%和(40.01±5.18)%,方差分析检验,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67,P﹤0.05),进一步经q检验(Newman-Keals法),5组间分别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150μmol/L组和20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1±0.25)%、(8.14±0.41)%、(12.39±0.47)%、(24.29±0.38)%和(39.12±1.12)%,方差分析检验,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76.49,P﹤0.05),进一步经q检验(Newman-Keals法),5组间分别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该机制可能参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病理过程。
宋月平张平王杏微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
早期康复指导对脑卒中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另外再给予康复指导.出院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组Fugl-Meyer、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指导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安莉李楠王杏微甄景曹琳琳
关键词:康复指导脑卒中
医护患同组的分组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医、护、患同组的分组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神经内科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和医、护、患同组的护理模式对比研究。结果实施医、护、患同组的分组护理模式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给与了高度的评价。结论医、护、患同组的分组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应用,有效提高了医护配合的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了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安莉甄景崔保玲王杏微李力佳
关键词:护理模式基础护理神经内科护理管理
全桥运动训练方案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全桥运动训练方案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常规运动治疗组(A组)和全桥运动方案训练组(B组),A组采用常规的双桥、单桥运动训练,B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对桥式运动增加了内容、时间和次数上的变化。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由专人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功能均有明显提高,但B组评分增加幅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全桥运动训练方案较常规运动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安莉甄景崔保玲王杏微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
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合并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hypopnea,SA)的中青年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情况。方法 8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分为单纯CI组(40例)、CI合并SA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情况。结果中青年CI合并SA组及单纯CI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35±0.219)mm、(1.088±0.202)mm,CI合并SA组高于单纯CI组(P<0.01),CI合并SA组及单纯CI组患者斑块发生率分别为75%、25%,CI合并SA组高于单纯CI组(P<0.01),CI合并SA组及单纯CI组患者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分别为71%、30%,CI合并SA组高于单纯CI组(P<0.05)。结论中青年CI合并S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
赵慧新孟亚楠张杏红苏立凯甄景王杏微史福平
关键词:脑梗死睡眠呼吸暂停颈动脉粥样硬化中青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