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威

作品数:75 被引量:330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咬伤
  • 13篇蛇咬伤
  • 10篇眼镜蛇
  • 10篇中毒
  • 8篇急诊
  • 7篇教学
  • 6篇心肌
  • 5篇毒蛇
  • 5篇心肌梗死
  • 5篇咬伤中毒
  • 5篇坏死
  • 4篇毒蛇咬伤
  • 4篇血栓
  • 4篇血栓栓塞
  • 4篇血栓栓塞症
  • 4篇眼镜蛇咬伤
  • 4篇蛇伤
  • 4篇救治
  • 4篇急救
  • 4篇急诊科

机构

  • 56篇广西医科大学...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四川互慧软件...
  • 2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北流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国际壮医...

作者

  • 62篇王威
  • 21篇李其斌
  • 20篇陈泉芳
  • 13篇苌海华
  • 13篇巫艳彬
  • 13篇黄周
  • 8篇宁宗
  • 7篇廖园莉
  • 7篇邹小英
  • 7篇黄锟
  • 7篇白玉龙
  • 5篇朱继金
  • 4篇姚冬芳
  • 4篇黄锋
  • 3篇曹杰
  • 3篇林起庆
  • 3篇张剑锋
  • 3篇李月明
  • 3篇孔晋亮
  • 3篇王可

传媒

  • 28篇蛇志
  • 4篇结直肠肛门外...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微创医学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16例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提高对结直肠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16例结直肠癌合并PTE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以及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男性占75.00%(12例),女性25.00%(4例);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占62.50%;结直肠癌分期均为进展期,其中Ⅳ期占75.00%(12例),Ⅲ期占25.00%(4例);且多发于已经进行化疗的患者,占81.25%(13例)。16例患者,死亡1例,其余15例均好转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3.75%;其中,4例大面积PTE实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出现出血现象,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结直肠癌并发的PTE可能具有好发于肿瘤进展期的老年男性患者的特征,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化疗有关;建议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定期检查血液黏稠度及血脂水平,尽量降低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去除导致血栓形成病因;建议溶栓治疗时减少尿激酶的用量。
王威邹小英陈泉芳巫艳彬王可姚冬芳
关键词:结直肠癌肺血栓栓塞症
某院呼吸科2007-2011年肺部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分析某院呼吸科住院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应用WHONET5对该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临床分离的703例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与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病原菌分布上,该科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前四位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5年间分布变化不大。耐药分析发现,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阿米卡星保持有较高的敏感度,细菌耐药率均<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生素敏感率普遍较低;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呼吸科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形势严峻;加强呼吸科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的监测和严格遵守药敏试验指导用药的原则,对指导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疗效以及减少耐药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泉芳邹小英王威巫艳彬孔晋亮唐劲光李若林
关键词:肺部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
PLA2G7基因rs105193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PLA2G7基因rs10519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确诊AMI的汉族患者以及与其同期相匹配的健康汉族人群各200例的血样标本,对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以及相关病史(既往史、合并症)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体检身高、体重,检测血脂水平,同时采用PCR-RFLP法对PLA2G7基因rs1051931SNPs进行基因分型,分析AMI患者血脂水平与rs1051931SNPs的关系。结果 rs1051931SNPs与AMI患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有关。结论 rs1051931SNPs携带A等位基因与AMI患者TC和LDL水平升高存在正相关。
李恬王威黄周黄东凌王璠李俊刘雪峰孙中毅曾祥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单核苷酸多态性低密度脂蛋白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2022年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是导致心肌缺血或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病机制之一,普遍存在于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机体经各种信号转导通路损害血管内皮功能、诱导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它们可能与CMD的发生演变息息相关。但目前尚缺乏大量关于糖尿病与CMD关系的临床研究,致使糖尿病患者CMD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糖尿病患者CMD诊疗缺乏统一标准,对临床疾病的诊疗及预后有很大影响。因此,未来深入探索糖尿病患者CMD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张裕旭朱继金王威
关键词:糖尿病发病机制
2009-2013年某医院肺栓塞住院患者的变化趋势及其危险因素构成比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住院患者的变化趋势及其危险因素的构成比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5年期间某院711例肺栓塞住院患者的病例,对其发病率、死亡率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年期间本院肺栓塞发病率从0.81‰上升至2.48‰,死亡率从17.02%下降至1.74%。构成比居肺栓塞前5位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60岁286例(40.2%)、卧床>5 d/长时间静坐236例(33.2%)、慢性静脉功能不全193例(27.1%)、心血管疾病159例(22.3%)、恶性肿瘤134例(18.8%)。结论医院内肺栓塞发病率逐步上升,而死亡率显著下降。高龄、制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已成为肺栓塞住院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陈泉芳邹小英陈一强覃寿明王威巫艳彬黄祖荣
关键词:肺栓塞
物理疗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PSVT患者分为A组(普罗帕酮)、B组(物理疗法)、C组(物理疗法+普罗帕酮)和D组(普罗帕酮+物理疗法),记录治疗前后各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比较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C组复律成功率87.50%,明显高于A组(76.47%)、B组(20.00%)、D组(50.00%)(P均<0.05);且C组无不良反应,其他三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普罗帕酮前先行物理疗法治疗PSVT的疗效较好。
王威李其斌陈岚岚
关键词:物理疗法普罗帕酮
广西境内两种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分析广西境内两种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广西境内两种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白唇竹叶青蛇咬伤56例(占62.9%),普通竹叶青蛇咬伤33例(占37.1%)。分析其蛇体外形、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情况。结果外形上蛇体两侧腹部纵线纹白唇竹叶青蛇多为白色,普通竹叶青蛇多为黄色,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06,P=0.000)。白唇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患者均出现出血症状,12例伴有患肢局部肿胀,7例伴有轻微疼痛,凝血四项检查均出现异常;普通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患者6例出现出血症状,出现时间较晚,均有疼痛、患肢局部肿胀症状,6例凝血四项检查异常。伤情分级:白唇竹叶青蛇中毒轻13例,重38例,危5例;普通竹叶青蛇中毒轻27例,重4例,危2例;两组伤情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65,P<0.01)。89例竹叶青咬伤中毒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随访,均无后遗症发生。白唇竹叶青蛇咬伤比普通竹叶青咬伤患者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唇竹叶青蛇体两侧腹部纵线纹多为白色,咬伤病情较重,全身出血多见、早发,需及早处理;普通竹叶青两侧腹部纵线纹多为黄色,咬伤病情较轻,以患处疼痛、肿胀多见,全身出血症状少见、迟发,建议临床医学观察时间为2周。
王威李其斌陈泉芳苌海华白玉龙廖园莉
关键词:蛇咬伤
我院2013年内科ICU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我院内科ICU住院患者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内科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应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系统及配套进行菌株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测定,并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3年内科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菌共759株,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3.3%)、铜绿假单胞菌(17.4%)、大肠埃希菌(16.7%)、肺炎克雷伯菌(10.8%)、肠球菌(7.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阴沟肠杆菌(4.2%)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8%)。耐药性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48.2%),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甲唑耐药率最高(100%);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耐药率均达80%以上,但对碳青霉烯类保持较高的敏感性(100%);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最为严峻,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敏感;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保持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郭世辉王威黄周陈泉芳巫艳彬蒋靖生莫剑
关键词:内科ICU革兰阴性菌耐药
眼镜蛇细胞毒素致昆明小鼠局部皮肤坏死模型的构建
2024年
目的通过皮内注射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CTX)建立中华眼镜蛇咬伤皮肤坏死小鼠模型。方法通过凝胶层析+离子层析从中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出眼镜蛇细胞毒素(CTX-X)。取30只小鼠随机分为10组:生理盐水组、10μg粗毒组、20μg粗毒组、25μg粗毒组、10μg CTX-X组、20μg CTX-X组、30μg CTX-X组、40μg CTX-X组、50μg CTX-X组、60μg CTX-X组,每组3只。注毒72 h后观察小鼠注射部位皮肤坏死直径及病理变化。结果(1)中华眼镜蛇粗毒通过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分离获得2个蛋白峰(F1、F2),将CTX-X所在的F2峰经过CM Sepharose TM CL-6B阳离子交换柱色谱分离获得F1、F2、F3、F44个峰,通过小鼠体内实验及SDS-PAGE确定F4峰分离的CTX-X具有活性且达到电泳纯。(2)CTX-X组小鼠的皮内坏死直径随着CTX-X剂量增加而增大,51.21μg CTX-X组的小鼠皮内坏死直径均值达到5 mm。粗毒组小鼠随着皮内注射粗毒剂量的增加,小鼠72 h内的死亡率增高,当皮内注射粗毒剂量<25μg时,注毒72 h后处死并解剖小鼠,注射部位未观察到皮肤坏死情况;当皮内注射粗毒剂量≥25μg时,所有小鼠在注毒后3 h内死亡,且皮内注射部位未见明显坏死。结论应用Sephadex G-50凝胶过滤+CM Sepharose TM CL-6B阳离子交换分离所得的CTX-X,于小鼠背部皮内注射可成功构建中华眼镜蛇CTX-X致局部皮肤坏死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稳定性高且具备良好的可复制性。
陆雪玲朱俊蓉黄周黄东凌王璠韦晚霞刘恋王威
关键词: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皮肤坏死
人工饲料“富蛇康”养殖蛇蛇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为了解人工饲料养殖蛇蛇肉的营养成分。方法检测由人工饲料"富蛇康"养殖的眼镜蛇和滑鼠蛇成商品蛇蛇肉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糖、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传统养殖方法 (用小鸡、小白鼠等小动物喂养)的蛇以及野生蛇蛇肉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富蛇康"养殖的眼镜蛇及滑鼠蛇蛇肉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糖以及矿物质元素硒、铬、镁、铁、锌等含量与野生及传统养殖眼镜蛇和滑鼠蛇相比,除了脂肪和铁的含量偏高外其余无明显差异。结论 "富蛇康"是价廉、物美、安全的蛇饲料,富蛇康养殖眼镜蛇及滑鼠蛇蛇肉与传统养殖及野生蛇蛇肉的营养价值大致相同。
蓝洲李其斌张剑锋冯德进宁宗王威
关键词:养蛇眼镜蛇营养成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