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修文

作品数:19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腰椎
  • 4篇肉瘤
  • 4篇滑膜肉瘤
  • 3篇韧带
  • 3篇韧带骨化
  • 3篇椎间盘
  • 3篇纵韧带
  • 3篇后纵韧带
  • 3篇后纵韧带骨化
  • 3篇骨化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突出症
  • 2篇青少年腰椎间...
  • 2篇肿瘤
  • 2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6篇山东大学第二...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精神卫...

作者

  • 16篇王修文
  • 7篇彭长亮
  • 7篇高春正
  • 7篇谯勇
  • 6篇吴东进
  • 5篇马胜忠
  • 5篇李季
  • 2篇张程
  • 2篇林琳
  • 2篇赵序利
  • 2篇颜廷宾
  • 2篇张佐伦
  • 2篇马腾
  • 1篇孙强三
  • 1篇傅志俭
  • 1篇刘中浩
  • 1篇崔福斋
  • 1篇牛瑞
  • 1篇米国琳
  • 1篇郝爱华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皮祖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复合物在修复兔骨缺损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HAC/PLA)复合物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中促进血管新生及新骨形成的作用。方法从新西兰大兔骨髓分离、培养EPC并予以鉴定,将EPC与nHAC/PLA支架复合,以扫描电镜(SEM)观察EPC在支架内的生长状态。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制作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EPC.nHAC/PLA复合物(A组,n=16)、nHAC/PLA支架材料(B组,n=16),其余4只(C组)不用任何内植物以作空白对照。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动物,收取桡骨并行放射学、组织学检查及血管密度计数。结果白骨髓分离的细胞为EPC,SEM显示其与nHAC/PLA复合后黏附、生长、增殖良好。A组骨缺损处的放射学评分[(4.3±0.5)比(3.0±0.0),均P〈0.05]、新骨形成区占骨缺损区的百分比[(96.0%±4.3%)比(34.0%±6.6%),均P〈0.05)]、微血管密度[(7.0±0.4)比(4.5±0.4),均P〈0.05)]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显示A组的新骨形成及支架降解快于B组。C组无明显新骨形成。结论EPC—nHAC/PLA复合物能明显促进骨缺损处血管新生和新骨形成,提示其在应用组织工程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再血管化和成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吴东进郝爱华张程崔福斋王修文高春正周成军刘军莉谯勇马胜忠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骨生成组织疗法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后纵韧带骨化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体外培养的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及非OPLL患者非骨化部位韧带上的作用。方法切取OPLL患者和非OPLL患者的非骨化部位的韧带,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OPLL细胞系(8组。编号为OL1~OL8)和非OPLL细胞系(7组,编号为NL1~NL7)的形态学特征,分析不同浓度的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两类细胞系碱性磷酸酶(ALP)活性、DNA及胶原合成、骨钙素分泌的影响,并检测BMP-2在后纵韧带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有4组OL细胞系表达成骨细胞表型,具有高ALP活性,可形成骨小结节,阿尔新兰染色阳性,可分泌骨钙素。而7组NL细胞系的ALP活性均低,仅2组测到少量骨钙素的分泌,不形成骨小结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MP-2在退变、软骨化及骨化的韧带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后纵韧带组织中无表达。rhBMP-2可明显增强OL细胞系的ALP活性、DNA及胶原合成、骨钙素分泌,但仅引起2个NL细胞系(NLA、NL6)的ALP活性增高及骨钙素的分泌。结论OPLL患者脊柱韧带细胞体外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非OPLL患者脊柱韧带细胞表达成纤维细胞表型。BMP-2在OPLL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王修文颜廷宾张佐伦林琳
关键词:细胞培养
个体化、量化康复训练对屈指肌腱吻合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量化康复训练对屈指肌腱吻合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屈指肌腱吻合术患者随机分为量化组及对照组。量化组患者在术中测量所吻合肌腱的最大抗张强度(Fmax),术中安装训练支具,测量吻合术后肌腱两断端分离达到2mm间隙时的橡皮筋长度及载荷,并加装保护装置,术后给予个体化、量化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术中未进行肌腱最大抗张强度测定,术后康复训练时亦无特殊保护装置,由患者自行训练手指活动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康复训练频率对疗效的影响,将量化组及对照组分别细分为A,B两亚组,分别给予每天3次(A组)、每天6次(B组)康复训练。结果经3个月训练后,发现量化组术后无肌腱断离者,对照组有6例患者发生肌腱再断离,量化组优良率达91.1%,对照组优良率为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量化B组患者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亚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量化康复训练能有效防止肌腱吻合术后患者肌腱再断离,且每天训练6次可能是较佳康复治疗频率。
王修文牛瑞孙强三吴东进赵序利
关键词:肌腱损伤支具康复
一种新型可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可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采用新型可滑动钉棒系统对7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资料,年龄30-73岁,平均57.6...
彭长亮张程赵杰王修文
关键词:腰椎融合腰椎退行性疾病
饮酒后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治疗
[目的]研究饮酒后脊柱骨折的病情特点和治疗.早在1985年的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大量饮酒带来的问题就已被确定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2001年全国饮酒状况调查表明,我国居民的饮酒率为59.0%,而且酒精消费量一直呈上...
王修文
关键词:饮酒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术后病理改变
目的 研究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ALDH )的特点和手术效果不佳患者的病理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301 例手术治疗的ALDH 患者的病因、影像学特点和疗效。
王修文谯勇李季彭长亮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病理
经皮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皮椎间盘内注射臭氧(40μg/m l)10 m l治疗FBSS患者47例,观察术后腰痛缓解情况和功能变化。结果随访12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4±0.77)分,显著低于术前[(7.7±0.61)分],P<0.05;术后功能为优10例,良18例,差19例,优良率为59.6%;5例术后1 d出现头痛,经脱水和卧床休息后均在24 h内缓解。结论经皮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FBSS效果确切,但应采取措施减少头痛等不良反应。
赵序利傅志俭王修文
关键词:臭氧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bFGF和TNF-α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颈椎后纵韧带中的表达水平及在骨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0例骨化颈椎后纵韧带标本进行bFGF和TNF-α检测,与40例正常颈椎后纵韧带标本进行对照,再利用SPSS10.0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对照组bFGF表达10例阳性,30例阴性,阳性率25%;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组bFGF表达24例阳性,6例阴性,阳性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TNF-α表达32例阳性,8例阴性,阳性率80%;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组TNF-α表达10例阳性,20例阴性,阳性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的异常高表达和TNF-α的低表达促进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这两种因子的异常表达在该病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王修文谯勇吴东进
关键词:纵韧带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肿瘤坏死因子
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脊柱韧带细胞表型分析
2009年
目的检测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脊柱韧带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后纵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部位和非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脊柱韧带组织,建立8个骨化细胞系(OL1-OL8)和7个非骨化细胞系(NL1-NL7),观察其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细胞表型。结果8个OL细胞系中,有4个OL细胞系表达成骨细胞表型,具有较高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1.05±0.43)U/mL],可形成骨小结节,阿尔新兰及茜素红染色呈阳性,可分泌骨钙素(OC)(OL1:3.7 ng/mL,OL3:3.5 ng/mL,OL7:2.9 ng/mL,OL8:2.6 ng/mL)。而7个NL细胞系的ALP活性均低(0.47±0.05)u/mL),未测到OC分泌,不形成骨小结节,钙盐染色阴性,表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表型。结论成功建立脊柱韧带细胞系;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脊柱韧带细胞体外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
颜廷宾王修文张佐伦林琳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表型骨钙素
基因芯片分析RNA干扰SYT-SSX1后滑膜肉瘤细胞株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目的:分析RNA干扰SYT-SSX1融合基因后人滑膜肉瘤细胞株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siRNA抑制人滑膜肉瘤细胞株HS-SY-2中SYT-SSX1的表达,提取总RNA,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查SYT-SSX1沉默后...
彭长亮王修文李季谯勇吴东进马胜忠高春正
关键词:滑膜肉瘤RNA干扰基因芯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