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 作品数:66 被引量:51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57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的中医证素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PHBC患者572例,使用自拟《PHBC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进行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的四诊信息采集,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PHBC的中医证素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结果收集调查表的83个症状条目因子分析,KMO统计量为0.843,Bartlett球型检验P<0.001,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筛选出具有意义的症状66项,主要涉及病位证素为肝、脾、肾,病性证素为血瘀、气虚、气滞、阴虚、阳虚、湿热、水湿、水停。根据病性、病位证素归纳出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脾气虚、肝气郁结、水湿内阻共7类中医证候。采用聚类分析探讨本病的证候分布,依次为瘀血阻络(26.92%)、湿热蕴结(16.96%)、水湿内阻(14.86%)、脾肾阳虚(12.41%)、肝肾阴虚(11.71%)、肝气郁结(10.66%)、脾气虚(6.47%)。结论PHBC的基本中医证候可分为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脾气虚、肝气郁结、水湿内阻,从证候分布规律和病机特点来看,瘀血阻络证是PHBC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
- 李力徐懂翁奉武赵立聪王丽赵洁郭丽颖贾建伟徐宗佩
- 关键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素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兜铃酸A在细胞培养基中含量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建立细胞培养基中马兜铃酸A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的测定方法,考察在细胞培养条件下马兜铃酸A在培养基中的稳定性。[方法]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10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进样。采用HPLC法,Waters C18柱(150 nm×4.6 nm,5μm),甲醇-水(含3%的冰醋酸)(70∶3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结果]马兜铃酸A在0.5~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6%、1.92%;回收率为94.01%~104.34%。[结论]马兜铃酸A在培养基中3 d内含量稳定,该法简便、灵敏、特异性强,适用于细胞培养基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测定。
- 王丽周慧芳张艳军边育红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马兜铃酸A稳定性
- 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6
- 2015年
- 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取得了肯定的疗效。通关利窍针刺法、补肾针刺法、穴位深刺法、舌三针等针刺方法在临床上不断应用,笔者整理近些年相关文献对此类针法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临床。
- 王丽张春红王珍珍
- 关键词:中风吞咽障碍针刺
- 揿针减少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目的:通过揿针针刺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探索性地证明针刺治疗能减少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且安全绿色,患者接受程度高,可将其作为房颤术后预防、延缓复发的干预方法。方法:本试验自2020年1月始,至2022...
- 王丽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揿针
- 黄芪多糖体外对肿瘤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黄芪多糖作为黄芪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众多研究显示黄芪多糖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近几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尤其是对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近几年来黄芪多糖对多种癌细胞株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黄芪多糖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毕丽萍李强王玉成王丽边育红
- 关键词:黄芪多糖肿瘤细胞株
- 基于网络药理学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和抑郁症异病同治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和抑郁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数据库(TCMSP)、BATMAN-TCM数据库结合文献挖掘的方法检索痛泻要方的4味中药所有化学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 11.0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共有靶点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筛选关键共有靶点,并使用DAVID6.8数据库和Omicshare在线分析工具对关键共有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根据化学成分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指数(DL)≥0.18筛选到痛泻要方共40个活性化合物,139个药物作用靶点,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检索到肠易激综合征疾病靶点共3554个,抑郁症靶点12610个,与痛泻要方139个作用靶点取交集,获得共有靶点104个,使用STRING 11.0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共有靶点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筛选得到关键共有靶点50个;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350个,细胞组成39个,分子功能77个,KEGG富集分析获得92条信号通路,靠前排序的信号通路有TNF、Toll-like receptor、NOD-like receptor、Prolactin、FoxO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主要与氧化应激、免疫调控、炎症、凋亡以及内分泌代谢相关。结论:痛泻要方异病同治肠易激综合征和抑郁症的主要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免疫调控、炎症、凋亡以及内分泌代谢相关,为进一步试验验证潜在药理学机制及临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满姗姗刘海朝王丽边育红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痛泻要方肠易激综合征抑郁症异病同治
- 抗纤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 2011年
- 目的:建立定性、定量鉴别方法对抗纤丸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当归、川芎和五味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mm,柱温35℃,进样量20μl,测定方中的黄芩苷含量。结果:根据所选定性方法,可清晰检出上述四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1~1.0μg(r=0.999 5,n=6),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1.76%。结论:筛选的定性、定量鉴别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丸剂的质量控制。
- 黄雁霞潘赞红毕丽萍边景王丽
- 关键词:抗纤丸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芩苷五味子甲素
- 中药调节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树突状细胞(DCs)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且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激发初次免疫应答的抗原呈递细胞,在许多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中药对DCs免疫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调节DCs免疫活性有望成为中药治疗免疫疾病的重要靶点。文章就近几年中药对DCs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 贾贝田赵庆云蔡雨孜王丽边育红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中药免疫调节
- Treg/Th17代谢特点及相关通路对Treg/Th17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调节性T细胞(Treg)与辅助性T细胞Th17(Th17)的动态平衡是维持免疫稳定的重要机制,与炎症、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reg与Th17具有不同的代谢方式,mTOR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及一些小分子蛋白可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影响Treg/Th17平衡。本文作者查阅近年文献,就细胞代谢及其调控机制与Treg/Th17平衡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 崔换天蔡雨孜王丽樊亚东张翟轶褚晓倩
- 关键词:TREGTH17代谢
- 基于IL-7的甘草多糖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明确甘草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T-26细胞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草多糖组(甘草多糖灌胃500mg/kg)、香菇多糖组(阳性药组,香菇多糖灌胃195mg/kg)和白细胞介素-7(IL-7)抗体阻断组(甘草多糖灌胃500 mg/kg,IL-7抗体与0、5、10 d腹腔注射0.4 mg/kg)。连续给药14 d,计算小鼠肿瘤质量、抑瘤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检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IL-7m RNA表达情况和血清中IL-7含量。[结果]灌胃给予甘草多糖14 d后,甘草多糖可以显著降低荷瘤小鼠肿瘤质量,其抑瘤率为21.56%;显著提高小鼠体质量和胸腺指数,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小肠黏膜上皮细胞IL-7m RNA表达和血清中IL-7含量;IL-7抗体阻断后,其抑瘤率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IL-7m RNA虽高表达,但血清中IL-7含量低于试剂盒检测限。[结论]甘草多糖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提高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IL-7有关。
- 王丽赵颖崔换天李薇宋新波边育红
- 关键词:甘草多糖抗肿瘤白细胞介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