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贤
- 作品数:114 被引量:716H指数:19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滩地抑螺防病林植物群落特征及抑螺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对湖北黄冈市黄州区长江外滩抑螺防病林实地调查及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林龄的意杨林中郁闭度、物种组成、物种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标等因素的差别,并结合投螺试验,综合分析各林龄不同环境条件对钉螺生存的影响,比较不同林龄抑螺效果.结果表明:抑螺防病林随着林龄的增长,林内郁闭度逐渐增大,物种数目增多,土壤湿度增大,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投螺试验表明:林龄越大的样地中,钉螺死亡率越小,钉螺更适宜生存于林龄较大的意杨林中.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林下间作、嵌合栽种对钉螺有抑制作用的植物等措施.
- 江惠东王万贤唐万鹏胡兴宜
- 关键词:抑螺防病林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
- 湖北钉螺交配行为的信息素传递研究
- 2014年
- 设置不同环境(裸盘、泥盘、水盘)、不同媒介(水、空气)及流动方向,分析在不同条件下湖北钉螺的觅偶、追踪、趋近、交配过程中行为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探讨信息素的产生及在繁殖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钉螺的觅偶、追踪、趋近行为以♂为主动,♂跟踪趋近♀与距离远近有关,越近交配成功率越高;♀爬行途径吸引♂,相反则不能;钉螺交配成功率表现为裸盘<泥盘<水盘.空气和水在♂和♀间的流向明显影响钉螺交配成功率,且水流方向影响更为显著,如,气流由♀流向♂时,水盘中由30%提高到50%,泥盘中由30%提高到40%;水流由♀流向♂时,交配成功率在水盘中由30%提高到70%,泥盘中由30%提高到80%.表明钉螺交配识别可能与信息素有关,♀螺可发放信息,♂螺可接收信息;♀螺信息素主要经水扩散和爬行轨迹留存.
- 陈玺陈婧柯文山王万贤袁莉吴海萍陈博陈文华
- 关键词:湖北钉螺交配信息素信息传递
- 羊蹄灭螺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研究羊蹄的灭螺活性。方法采用系统分离法得到羊蹄的各提取物 ,通过浸杀灭螺试验 ,得到活性较强成分 ,回归分析得到量效方程。结果羊蹄的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物灭螺活性较强 ,其量效方程分别为Y =6 9.1 4D -1 2 9.77和Y =4 4.6 2D -37.1 8。
- 王宏温和秀王万贤左进城何江波闫大中
- 关键词:羊蹄活性成分钉螺
- 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水浸液灭螺实验研究被引量:58
- 1999年
- 采用枫杨的新鲜根皮、茎皮和叶的水浸液处理钉螺,并用五氯酚钠溶液处理和清水饲养钉螺实验作对照.结果表明,5%以上的枫杨各部水浸液对钉螺具有20%~100%的毒杀致死作用.处理时间在240h左右时,其死螺率可达93.5%~100%,含2.5%的新鲜枫杨叶和2.5%的新鲜乌桕叶、池杉叶、樟叶、羊蹄全株、青蒿全株等的混浸液,处理钉螺240h亦分别具有96.7%、93.3%、80%、100%、86.
- 王万贤杨毅柯文山刘幼琪马安宁杨文业
- 关键词:枫杨钉螺毒杀作用
- 鲁白15对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吸收及其生理生化指标SOD、POD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Pb2+处理下,加入土壤后对鲁白15吸收Pb2+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中Pb2+浓度的增高,鲁白15地上部分和根系含铅量也增高。当Pb2+浓度达1 000 mg/kg时其含铅量达最大值,而且对其外观毒性效应影响不很显著。因此鲁白15对铅有较好的耐性,能较好地适应在受铅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同时研究了在不同Pb2+浓度作用下,其POD、SOD的活性和受害生成物丙二醛的含量变化。
- 卢晓明王万贤卢彭真
- 关键词:铅SODPOD
- 绞股蓝总皂甙灭螺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从绞股蓝中提取到的总皂甙按不同浓度(30、60、120、240、480 mg/L)配制成溶液对钉螺进行处理,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绞股蓝总皂甙溶液对钉螺头足部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绞股蓝总皂甙对钉螺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钉螺死亡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20、240、480 mg/L的溶液具有40%-100%的杀灭效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钉螺的死亡率也升高,60 mg/L低浓度溶液处理96 h后,钉螺的死亡率也能达到50%以上;经溶液(LC50)处理的钉螺头肿胀,口唇溃烂变形,足肌肿胀,表面有许多孔洞.
- 项秀丽杨毅王万贤陈仟刘旭
- 关键词:绞股蓝总皂甙钉螺毒杀作用电镜扫描
- 钉螺对夹竹桃化感物质三萜总皂甙毒理作用的反应被引量:12
- 2008年
- 本文分别用0.02mg/L-0.1mg/L系列浓度的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水溶液处理钉螺,设无氯清水饲养与浓度为1mg/L氯硝柳胺溶液浸杀对照,研究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是否为夹竹桃灭螺的化感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水溶液处理钉螺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对试验数据进行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表明浸杀处理2、3、4和5d的LC50分别为78.31、30.26、20.50、14.19mg/L,其对应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63.60-108.19、9.49-44.42、2.86-30.90、0.23-22.79mg/L;以不同处理浓度、时间下钉螺的死亡率为因变量,对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水溶液浸杀灭螺效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夹竹桃三萜总皂甙的浓度、处理时间的长短对钉螺的死亡率均有极显著的作用效果,并且药液浓度与处理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也极显著。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40mg/L浓度处理后钉螺软体表层呈现明显的损伤;透射电镜观察40mg/L浓度处理后钉螺样品发现24h后肝细胞核肿胀,核仁消失,核质稀疏,内质网断裂,线粒体增多;当处理时间延长到48h时,损伤加重,内质网几乎全部囊泡化,细胞核开始破裂,线粒体也破裂;处理24h后钉螺小肠表面的微绒毛排列有些不整齐,有一小部分微绒毛出现脱落,肠周缘细胞出现肿胀,细胞核出现少量小空泡;处理48h时的钉螺小肠表面微绒毛排列明显不整齐,大部分微绒毛脱落,肠周缘细胞肿胀明显,有大量空泡,有时还出现游离核,胞质内的细胞器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样变性,细胞器结构已无法辨别,严重变性,胞膜不完整。采用聚丙稀酰胺电泳技术分离经40mg/L夹竹桃三萜总皂甙水溶液处理1、2、3、4、5d后的钉螺样品的酯酶同工酶,处理1-2d后酶的活性比清水对照增强,应激反应明显,而处理达3d时酶的活性开始下降,5d时,酶谱带数及其色泽与用1mg/L氯硝柳胺水溶液处理1d的对照相当。本研究获得化�
- 王万贤张勇杨毅唐万鹏孙启祥张旭东胡兴宜尹蔚琳江惠东陈文
- 关键词:钉螺夹竹桃化感物质控制血吸虫病
- 益母草对钉螺的化感作用与机理研究
- 控制血吸虫唯一中间寄主——湖北钉螺,是一种有效的、廉价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本文对从益母草中提取分离的益母草碱灭杀钉螺效果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索研究了益母草碱的灭杀机理,包括对钉螺生理生化特征与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分析。用不...
- 王万贤柯文山吴明煜唐万鹏胡兴宜孙启祥吴俊龙峥
- 关键词:益母草碱化感作用
- 文献传递
- 珙桐科植物喜树灭螺机理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在用喜树碱作用于钉螺实验中,喜树碱具有明显的灭螺效果,将喜树碱配成50、100、200、400、800mg/L,5个浓度处理4 d,200、400、800 mg/L在第4 d均达到80%以上的灭螺效果.经喜树碱提取液半致死浓度处理的钉螺,其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均升高后下降.且钉螺头部肿胀,肌肉溃损,细胞核形态异常,微绒毛散乱,组织水肿.
- 尹蔚琳王万贤吴明煜唐万鹏孙启祥胡兴宜雷森林
- 关键词:喜树碱毒杀作用电镜扫描
- 菹草对湖泊沉积物磷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4年
- 武昌野芷湖湾菹草(PotamogetoncrispusL.)生物量较高位置的沉积物显示明显较高的磷吸附指数,以及据Langmuir方程:C/X=C/Xm+K×1/Xm导出的最大吸附量与吸附强度,这一结果在不同时期与不同采样深度均有体现,故提高沉积物磷的吸附能力应为菹草维持水体较低营养水平的重要机制。铁结合态磷是沉积物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吸附能力的提高可由有机质及其与铁的相互作用部分地得到解释。不同时期菹草生物量较高的沉积物表现明显较低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最大反应速度,降低沉积物有机磷的酶促分解速率应为菹草维持水体低营养水平的另一机制。
- 刘兵钦王万贤宋春雷曹秀云周易勇
- 关键词:CRISPUS沉积物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