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晓肃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上皮
  • 6篇卵巢
  • 5篇卵巢上皮
  • 4篇上皮癌
  • 4篇肿瘤
  • 4篇卵巢上皮癌
  • 4篇化疗
  • 3篇卵巢肿瘤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影响
  • 2篇上皮性
  • 2篇生存率
  • 2篇宫颈
  • 1篇阳性
  • 1篇阳性表达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预后影响因素
  • 1篇增生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机构

  • 6篇山西省肿瘤医...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作者

  • 9篇柳晓肃
  • 3篇魏丽军
  • 2篇邵淑丽
  • 1篇李红真
  • 1篇武燕
  • 1篇吴郁
  • 1篇刘爱军
  • 1篇刘福虹
  • 1篇孟元光
  • 1篇郭勇峰
  • 1篇宋雪凌
  • 1篇姜淑芳
  • 1篇李圆
  • 1篇刘桐宇
  • 1篇韩海琼
  • 1篇李亚里
  • 1篇王福花
  • 1篇郭红燕
  • 1篇张坤
  • 1篇赵瑞霞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卵巢上皮癌的生存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评价卵巢上皮癌的生存结果,评估临床预后因素对卵巢上皮癌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初诊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Ⅰ—...
柳晓肃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预后因素术后化疗生存率
文献传递
术前辅助化学治疗在晚期卵巢上皮癌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上皮癌的治疗方法,术前化学治疗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Ⅲc至Ⅳ期的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116例,分为2组,54例术前辅助化学治疗组及62例直接手术组。2组病例一般状况采用t检验,年龄、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病例的手术满意率(采用χ~2检验)及生存时间(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差异比较应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术前辅助化学治疗组理想减灭术(残余瘤<1 cm)和非理想减灭术分别为34/54(63%),20/54(37%)例,而直接手术组则分别为34/62(55%),28/62(4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9)。从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化3个方面进行比较,2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辅助化学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尽量先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一般状况差,年龄太大者可行2~3周期的术前化学治疗。
柳晓肃魏丽军路娜
关键词:卵巢肿瘤放化疗
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初诊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年龄、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术后残余瘤的大小以及术后化疗疗程数是卵巢癌的预后因素(P〈0.01)。以Ⅳ期患者的死亡风险为1,则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为0.005、0.106、0.361,95%C1分别为0.001-0.024、0.038—0.297、0.181~0.718(P〈0.01);以术后残余瘤直径〉2cm患者的死亡风险为1,则残余瘤直径≤2cm患者的死亡风险仅为0.307,95%CI为0.176—0.536(P〈0.01);术后化疗疗程数〈6个疗程患者的死亡风险为〉t6个疗程者的8.191倍,95%CI为4.666—14.379(P〈0.01)。是否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对卵巢癌预后无影响(P〉0.05)。结论分期、术后残余瘤的大小、术后化疗的疗程数是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尽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术后辅以正规、足疗程的化疗是提高卵巢癌生存率的关键。
邵淑丽柳晓肃
关键词:卵巢肿瘤预后存活率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上皮癌是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妇女的一生中卵巢癌的危险概率约为1.4%,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手术加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的化疗是其标准的治疗模式,尽管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及化疗方案的不断提高及改进,但5年生存率无明显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卵巢癌肿瘤细胞的多发转移,导致肿瘤无法切净及化疗药物的耐药所致。
柳晓肃连婧魏丽军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阳性表达生存率HIF缺氧诱导因子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化疗耐药和化疗敏感组织中的miRNAs差异表达谱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寻找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化疗耐药及化疗敏感组织中microRNA的差异表达,为研究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产生的分子机制及逆转其化疗耐药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方法:首先,应用microRNA表达谱基因芯片寻找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化疗耐药及化疗敏感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其次,选取部分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应用RT-PCR实验检测技术在扩大的组织样本中进行验证;最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符合要求的microRNAs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microRNA表达谱基因芯片中筛选出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化疗耐药相关的miR-27a-3p、miR-141-3p、miR-200b-3p等17个表达上调的miRNAs和miR-93-3p、miR-497-5p、miR-675-3p等15个表达下调的miRNAs。上调miRNAs预测的靶基因GO(BP模块)分析结果显示凋亡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和凋亡过程,KEGG 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Wn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Erb B信号通路可能与化疗耐药存在相关性。下调miRNAs预测的靶基因GO(BP模块)分析结果显示负调控凋亡过程、Wnt信号通路生物学过程,KEGG 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循环可能与化疗耐药存在相关性。结论:MicroRNA表达谱基因芯片及生物信息学技术能为研究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产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miR-27a-3p、miR-141-3p、miR-200b-3p、miR-93-3p、miR-497-5p、miR-675-3p可能分别通过调控靶基因PRKCB、MAP2K4、PAK2、PRKAA1、CCNE1、IGF1R参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化疗耐药。
曾勇李娜王福花柳晓肃郭勇峰魏丽军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生物信息学技术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被引量:51
2014年
目的 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E6/E7 mRNA与HR-HPV DNA检测(HC-2、Cervista)方法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性能,探讨其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 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172例妇女,分别做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C-2、Cervista、HR-HPV E6/E7 mRNA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体组织检查,以组织学证实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或更高(Ⅱ+)为研究终点.结果 HR-HPV E6/E7mRNA阳性率在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NILM)中为37.9%,在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为67.9%(36/53),在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中为88.5% (54/61).HR-HPV E6/E7 mRNA阳性率在CIN I-中为38.6%,在CINⅡ~Ⅲ为77.4%,在SCC中为92.5%.在CINⅡ+人群中HR-HPV E6/E7 mRNA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HC-2、Cervista(61.4%和54.3%,55.7%,P<0.05),并具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75.9%、74.8%及74.6%).比较HR-HPV E6/E7 mRNA、HC-2和Cervista的ROC曲线,HR-HPV E6/E7 mRNA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效能最佳.结论 HR-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比HC-2和Cervista检测具有更高特异性,为预测宫颈病变进展及宫颈癌筛查分流提供了新思路.
赵旭晔崔勇姜淑芳孟元光刘爱军魏林萍刘桐宇韩海琼柳晓肃刘福虹李亚里
关键词: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治疗策略
2009年
卵巢上皮癌的发病率高,复发率也高。针对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不同情况,可选择性地给予手术治疗,并辅以合适的化疗及生物治疗。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对其不同治疗方法的进行作一简要综述。
柳晓肃邵淑丽
关键词:卵巢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结局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及不典型增生患者7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结局。结果:保守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为96.67%(116/120),不典型增生组患者保守治疗3个月CR的比例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74.03%vs 41.86%,P<0.05)。109例患者有妊娠要求,妊娠率为43.12%(47/109)、活产率为33.03%(36/109)。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是否癌变及合并有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与治疗缓解后能否成功妊娠有关(P<0.05),而治疗获得CR的时间及缓解后维持治疗与妊娠无关(P>0.05)。复发率为32.76%(38/116),中位复发间隔为17月,是否癌变(RR 5.624)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达CR后的维持治疗(RR 0.385)及妊娠(RR 0.382)是影响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子宫内膜癌组的中位复发间隔为13月,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为24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后重复孕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0%(31/31)。结论: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保守治疗安全有效。保守治疗3个月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疗效好于子宫内膜癌。BMI、是否合并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及癌变与其妊娠有关,治疗达CR后的维持治疗并不影响妊娠,但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妊娠和维持治疗是预防复发的保护因素。复发后重复保守治疗仍然有效。
柳晓肃柳晓肃郭红燕宋雪凌李红真李圆吴郁吴郁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19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尤其是高级别 CIN,它发展为浸润癌的概率约为4.2%~23.7%[1],宫颈病变是一个多中心性、多层次的病变,即同1例患者的宫颈可以同时存在 CINⅠ~Ⅲ级甚至于是早期浸润癌的病变。因此,如何准确的诊断,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范围不足是妇科医生所面临的较难的抉择。本文通过对我院194例高级别 CIN 的各种不同的诊治方法前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的准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柳晓肃武燕赵瑞霞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分析宫颈浸润癌癌前病变多中心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