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海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5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醒脑静注射液用于全凭静脉麻醉术后催醒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恢复期的催醒作用。方法 30例择期手术行全凭静脉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分为醒脑静组和对照组,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手术时间均为140分钟左右。术毕停用麻醉药的同时醒脑静组给予醒脑静加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推注。结果醒脑静组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醒脑静组的BIS值比对照组升高得更快,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醒脑静能明显加快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的苏醒,在恢复期应用醒脑静能使BIS值升高得更快。
- 柯海赵新生
-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脑电双频谱指数全凭静脉麻醉催醒
- 新型喉罩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1
- 2008年
- 柯海宓燕安秀利
- 关键词:喉罩保留自主呼吸LMA气道管理CAP
- 101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妊娠结局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010例早期先兆流产住院患者,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采集患者年龄、既往月经情况、流产次数、不良妊娠次数、发病节气、发病时孕周、中医证型及妊娠结局(出院时间≥3个月),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1010例患者中,肾虚证762例(75.4%),血热证178例(17.6%),气血虚弱证40例(4.0%),血瘀证15例(1.5%),肝郁证15例(1.5%)。不同证型在各年龄段、孕周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证型的既往月经情况、流产次数、不良妊娠次数、发病节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随访698例,其中妊娠成功567例(81.2%),妊娠失败131例(18.8%)。不同妊娠结局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妊娠结局与年龄存在相关性(P=0.012,OR=1.063),与证型、流产次数、不良妊娠次数、既往月经情况、发病时孕周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肾虚证为早期先兆流产最主要证型,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段及发病时孕周有关,年龄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 黄玉华柯海魏颖楠郭婧徐鸿燕胡晶
-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
- 科研目的的麻醉监护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建立
- 目的 针对手术麻醉中监护设备产生的秒级数据不能服务于科研的问题,自主研发一套监护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方法 系统主要功能:1,通过RS232接口,采集、显示、保存、上传监护数据;2,录入术中事件;3,综合查询。结果 秒级监护...
- 柯海牛晓障丁玲玲王麒于波陆斌孙蔚明罗艳侠
- 关键词:监护仪数据采集自动化RS232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脑氧代谢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脑氧代谢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TEAS,比较两组脑氧代谢、术后认知功能以及镇痛效果,记录两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降压开始后20 min(T1)、降压开始后40 min(T2)、停止降压后20 min(T3)时间点时,两组静脉血氧含量(Cjv O2)较降压前即刻(T0)时间点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较T0时间点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2h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均较术前24h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h、术后24h、术后48h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升高(P<0.05),但研究组术后8h、术后24h、术后48h等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TEAS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脑氧代谢情况,提高术后认知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陆斌丁玲玲王麒柯海于波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脑氧代谢
- X线数字减影技术在硬膜外导管取出困难时的应用
- 2001年
- 柯海黄河金志强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 与脊柱导航联合应用于椎弓根钉置入过程中的肌电图监测:敏感和有效吗?被引量:1
- 2009年
- 背景:脊柱外科手术中已广泛应用术中肌电图监测,但肌电图监测标准仍有待深入研究,而术中肌电图监测在国内的应用报道十分有限。目的:分析电诱发肌电图监测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过程中的敏感程度以及可靠性。设计、时间、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8-07/2009-05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完成。对象: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4例,男31例,女43例;年龄22~83岁,平均58岁。方法: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椎管内手术操作中全程使用电诱发肌电图监测,刺激电流为2Hz、时程0.2ms的方波脉冲电刺激,打入椎弓根螺钉时刺激强度限制为0~60mA,电刺激强度为逐级递增。腰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神经根探查松解等椎管内手术操作时刺激强度限制为2~4mA。于双侧长收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头的肌腹中部及肛门括约肌记录分析肌电反应。主要观察指标:实时监测和记录自由肌电反应及触发肌电反应中动作电位出现的时间、频率、振幅、肌群,以及术后神经根功能损伤及恢复情况。结果:74例患者在术中肌电图监测和3-D脊柱导航系统帮助下共置入378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仅有3只椎弓根螺钉(L42只,L51只)置入过程中,当电流强度小于10mA时即出现肌电反应,及时提醒术者,经术中C臂X射线透视证实椎弓根骨皮质穿透,而予以重新置入,置入准确率达99.2%。电诱发肌电图监测下进行椎管内手术操作,仅2例患者术中进行L5,S1节段减压、松解时反复出现下肢明显肌电反应,术后出现下肢神经症状较术前加重,经2~4周保守治疗后恢复,神经根误损伤率为2.7%。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不可逆的相关神经根损伤症状。结论:椎弓根螺钉置入腰椎椎管内手术过程中电诱发肌电监测可最大限度地
- 徐峰俞兴毕连涌高飞柯海徐林
- 关键词:术中监测腰骶椎椎弓根螺钉
- 气管可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可视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气管治疗中,无法实时观察气管内情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可视装置,包括管体、可视探头以及显示器;可视探头通过第一导线与显示器相连接,且...
- 柯海王麒丁玲玲郑晓宇于波陆斌李文静周瑞玲陈卓娅
- 针药平衡麻醉用于心包填塞患者心包开窗术麻醉处理1例报告
- 丁玲玲柯海陆斌李俊秋
- C形臂X线数字成影技术在硬膜外导管取出困难时的应用被引量:6
- 2000年
- 硬膜外腔置管法进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的麻醉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该方法在临床麻醉中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其中硬膜外导管拔出困难或断入体内者是多见的并发症.文献报导,其发生率为0.05%~0.2%,而且各地城市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发生率差异悬殊,前者为0.03%~0.13%,后者高达0.38%~1.69%.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自1995年以来仅发生1例,经X线碘油造影发现导管在硬膜外腔内呈“8”形盘曲,长达11cm(导管尖端距皮肤穿刺点全长18cm).目前处理硬膜外导管拔管困难的方法虽然众多,但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原则上仍需使病人恢复到最初穿刺时的体位,在无痛的条件下,用扩皮针(美国PFM产CVP中的皮肤扩张器)扩张已液化的隧道,在硬膜外腔充盈的情况下,轻轻地拔导管才能避免导管圈结,以免造成拔管失败或断管.由C形臂C线数字成影新技术可以清楚地不同体位地显示导管的所在位置,则可以引导扩张器扩张已置导管周围的隧道,直达硬膜外腔.所以我们于2000年5月15日在C形臂X线数字成影新技术监视下,成功地完全地取出了已被夹持了5天的硬膜外腔导管.
- 金志强柯海
- 关键词:拔管困难硬膜外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