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雷一 作品数:29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9-nCoV肺炎危重症患者ECMO治疗二例报告 被引量:1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也称2019-nCoV)肺炎自2019年12月发病于湖北武汉,并迅速蔓延,截止3月18号,全国病死率已达到3.9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危重型患者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血症等[1]。对于常规方法不能解决的低氧血症,应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ECMO可以快速改善患者氧合,保护性肺通气,中断缺氧介导的组织损伤[2-3]。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3月15日感染ICU集中隔离收治的2例新冠肺炎危重症ECMO辅助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国家卫计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检查和治疗。 孟凡伟 李建朝 于丹 张静 刘辉 邵换璋 郝超凡 杨雷一关键词:低氧血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血症 危重症患者 ECMO 危重型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17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应用的临床经验,评价其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先心病手术且术后应用ECMO支持的患儿,从病历系统中截取患儿的一般信息和临床资料。结果17例先心病患儿术后应用ECMO支持,男8例、女9例,年龄13日龄至11月龄,体重2.8~6.9(4.7±1.2)kg;4例因术后出现低心排、心脏骤停行ECMO,13例因术后心功能差、不能停体外循环转ECMO。ECMO支持时间13 h至26 d。成功撤机11例(64.7%),痊愈出院8例(47.1%),死亡或放弃治疗9例。2次开胸止血7例(41.2%);更换膜肺氧合器3例(17.6%);肾功能不全行腹膜透析6例(35.3%);肺部感染5例(23.5%),其中1例全身重度感染,血培养鲍曼不动杆菌阳性(5.9%);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消化道出血各3例(17.6%)。4例术后在监护室行急诊ECMO者均死亡。结论ECMO是先心病术后心功能衰竭的重要生命支持手段,应把握好适应证和上机时机,积极防治相关并发症。 孟凡伟 梁维杰 杨雷一 李建朝 钱晓亮 任培军 范太兵 彭帮田关键词: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膜氧合辅助9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应用经验,并分析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本院与合作医院收治的9例接受ECMO治疗的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9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的氧合指数(OI)、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血乳酸值(LAC)、pH值、射血分数(EF)、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转归。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43~74岁;ECMO辅助前均诊断为危重型COVID-19。行静脉-静脉ECMO 6例,静脉-动脉ECMO 1例,静脉-动脉-静脉ECMO 2例。较辅助前相比,辅助24 h后氧合指数[(79.33±15.08)vs.(192.89±36.45)]、血管活性药物评分[(63.11±47.23)vs.(22.22±14.81)]、血乳酸值[(6.17±3.18)mmol/L vs.(2.67±1.09)mmol/L]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患者均发生并发症,7例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5例感染,5例肝功能损伤,4例出血,3例血栓形成。最终5例患者存活出院,4例死亡;存活患者需长期随访及康复治疗。结论危重型COVID-19患者使用ECMO辅助疗效显著,能挽救部分患者生命,但存在多种并发症风险。 高洁 李建朝 程兆云 秦秉玉 巩红岩 芦乙滨 余旭 张保全 钱晓亮 杨雷一 张静 程剑剑 邵换璋 孟凡伟 黑飞龙关键词:体外膜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幼儿无血体外循环实施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策略实施婴幼儿无血体外循环的可行性并对其围术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共选择6-14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n=40)采用传统体外循环方式,实验组( n=40)实施无血体外循环策略。结果实验组患儿全部成功实施了无血体外循环,其中有33例实现了全程无血心脏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围术期实验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但均在安全范围;体外循环20 min时乳酸值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24 h引流量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ICU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体重和血红蛋白浓度合适的患儿实施无血体外循环是安全的,对患儿围术期无不良影响,且可以节约用血,可以避免库血对患儿的不良影响,更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赵晖 杨雷一 郎志斌 姚东风 钱晓亮 葛畅 黄佳鑫 孟凡伟 李静华 程兆云关键词:体外循环 婴幼儿 节约用血 心脏手术围术期体外膜肺氧合的管理——从手术室到监护室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外科术后辅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7-01至2018-04期间在我院心外科术后实施ECMO支持的患者38例,年龄4~82岁(平均年龄57岁),体质量53~87 kg(平均体质量69.6 kg)。其中冠心病13例,瓣膜病9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大血管疾病2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6例,心脏移植1例,心脏外伤1例。 李建朝 程兆云 杨雷一 钱晓亮 孟凡伟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围术期 手术室 心脏手术 监护室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儿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途更换膜肺系统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停机困难,转为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辅助期间更换ECMO系统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9月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停机困难,行ECMO治疗期间出现膜肺堵塞,并成功更换ECMO系统,观察更换ECMO系统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结果6例患儿接受VA-ECMO辅助治疗,男3例,女3例,年龄为1~3个月,体重3.0~4.9 kg,ECMO系统更换过程顺利,耗时175~209 s,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稳定,ECMO支持时间为134~249 h,在心脏收缩功能得到改善后,均成功撤机,生存出院。结论通过改良ECMO系统更换时液体置换的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原系统内的血液成分,避免了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根据快速置换的预案处理,并不会增加置换的风险。 陈月 钱晓亮 梁维杰 李建朝 杨雷一 张加强 范太兵 程兆云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循环 婴幼儿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护理 2000年 李黎明 杨雷一 张世珠 吴丽 高春晖 朱好芸 陈云霞 王燕关键词: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术 CABG 护理 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搭桥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不停跳搭桥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2~76岁,体质量51~87 kg,ASA 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C 组,30例)和右美托咪定组(D 组,30例)。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D 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183;h)至术毕,C 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12 h(T3)和术后24 h(T4)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中的标准Ⅱ导联心电图。结果与 C 组相比,D 组 T2~ T4时血浆 TNF-α、IL-6的浓度降低(P 〈0.05),D 组 ST 段抬高平均值明显降低(P 〈0.05)。结论对于不停跳搭桥术患者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炎性反应,产生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钱晓亮 姚东风 杨雷一 程兆云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对中期通畅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的中期通畅率,探讨序贯吻合技术在OPCAB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200例已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采用大隐静脉序贯桥和单支桥。患者于术后(20.04-21.5)个月行冠脉血管造影(CTA),比较单支桥与序贯桥血管通畅率,并分析不同位置吻合口、不同冠脉系统以及不同冠脉的不同位置吻合口通畅率差异。结果单支桥与序贯桥血管通畅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86,P=0.170);单支桥与序贯桥不同位置吻合口通畅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4.567,P=0.102);其中序贯桥远端吻合口与单支桥远端吻合口通畅率,序贯桥中间吻合口与序贯桥远端吻合口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序贯桥中间吻合口通畅率高于单支桥远端吻合口(X^2=4.653,P=0.031);各冠脉系统单支桥吻合口之间比较及序贯桥吻合口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左前降支系统、右冠脉系统、回旋支系统分别单支桥与序贯桥吻合口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冠脉系统中间吻合口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84,P=0.045),但远端吻合口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07,P=0.431)。序贯桥与单支桥侧侧吻合及端侧吻合口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PCAB术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对中期通畅率元明显差异。其血管通畅率与吻合口方式、吻合口位置以及靶血管的质量、内径,血管桥数量等因素有关系。序贯吻合时应尽量选择条件较好的靶血管作为序贯桥的最远端血管,可以提高血管中期通畅率。 王圣 程兆云 赵子牛 权晓强 魏宇 胡俊龙 杨雷一 赵亮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隐静脉 氨溴索对微创心脏手术中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微创心脏手术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2~2016年在我院行微创心脏手术的252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每组63例。A、B、C三组患者从术前1d~术后第3 d分别静脉滴注低剂量[3 mg/(kg·d)]、中剂量[9 mg/(kg·d)]、高剂量[15mg/(kg·d)]氨溴索,D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以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 d、2 d及3 d四组的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价肺保护作用。结果:在术后即刻,四组的RI、SP-A、ICAM-1、TNF-α均明显高于术前;A、B、C三组患者在术后第1 d、2 d和第3 d的RI、OI、SP-A、ICAM-1、TNF-α均明显低于D组的患者;C组患者在术后第2 d的RI(0.38±0.13 vs 0.49±0.11、0.45±0.12)、OI(mm Hg,1 mm Hg=0.133 k Pa;387.05±52.50 vs 431.96±58.46、433.94±57.52)、SP-A(pmol/L;71.45±10.63 vs88.45±12.19、83.32±12.45)、ICAM-1(μg/ml;71.54±12.39 vs 102.41±18.45、97.20±16.63)、TNF-α(μg/ml;54.20±15.31vs 83.45±17.52、76.19±16.24)均明显低于A、B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氨溴索对微创心脏手术中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大剂量氨溴索的保护作用更加快速明显。 赵晖 赵子牛 赵亮 杨雷一 程兆云关键词:氨溴索 心脏手术 微创 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