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江
- 作品数:18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7
- 2006年
- 建立科学、规范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从金融生态环境涉及的生态链入手,结合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从宏观经济、法律政策、社会信用、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等层面选取80多项指标。探索构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并就各金融生态主体如何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推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进行探讨。
- 曹元芳李西江
-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金融机构
- 加快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 按照天津市金融发展规划,天津将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本文基于区域发展和经济中心、金融发展等相关理论,就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内涵,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与构建经济中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衡量现代金...
- 郭庆平曹元芳李西江刘胜会
-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服务体系架构
-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金融稳定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收入、需求存在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会导致各年龄群体的经济行为产生差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通过这些群体的行为形成合力影响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人们的住房需求和投资需求是影响房价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金融市场以间接金融为主,房价波动势必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冲击,房价的中长期波动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是否会通过影响房价波动最终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国内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献。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数理模型论证人口出生率变化如何影房价并进而影响金融稳定的过程,并利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和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考察。
- 周振海周胜强王若平钟辉詹静李西江刘伯酉李文君
-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房价波动金融稳定
- 后危机时期加快推进天津金融改革创新的思考被引量:2
- 2010年
- 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全球经济正处于漫长的恢复调整过程中,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金融改革创新也应当顺应经济形势变化。本文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为切入点,分析后危机时期金融改革创新取向,探索天津金融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提出对策建议。
- 林铁钢吴超李西江秦亚丽
-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机构金融产品
- 加快推动天津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考被引量:3
- 2010年
- 在西方国家,物流金融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善、成熟的行业制度和运作模式。在我国,物流金融业务起步较晚,近年来才逐步得到重视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成为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条新途径。本文从物流金融概念和模式入手,分析天津物流金融业务发展优势,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提出天津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途径。
- 吴超李西江
- 关键词:物流金融质押银行
- 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升级被引量:19
- 2015年
- 金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实现机制,金融结构不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也会不同,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也会存在差异。本文以金融空间结构为视角,从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和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两个维度,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差异,并对金融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表明,我国的金融空间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影响,而由东部地区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剧了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
- 李西江
-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金融资源
-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金融监管协调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当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也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宏观审慎监管是仅着重于单个机构风险头寸的微观审慎监管的补充,在金融风险日趋复杂的环境下,构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有机结合的监管体系是本轮金融监管改革的基本目标,二者协调才是最完善有效的监管。本文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协调经验,对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宏、微观监管协调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监管协调方案。
- 吴超李西江
- 关键词:宏观审慎微观审慎金融监管
- 关于天津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考被引量:2
- 2011年
- 目前,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广泛关注的一项创新业务。天津应充分发挥在政策、产业链和物流行业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促进金融改革创新,完善产业链条。
- 李西江
-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动产应收账款质押
- 经济结构调整及金融工具选择:缘自地区间差异被引量:1
- 2012年
- 金融发展能够从多个角度影响经济结构优化,一国的金融结构应当与实体经济结构相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为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六个方面着力:规范发展证券市场,调整融资模式;优化金融组织体系,实现金融机构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保持区域间资金投入的适度平衡;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强化资金聚集效应;建设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三农"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 李西江
- 关键词:地区金融金融发展金融结构经济结构调整
- 京津冀金融协同问题探讨——基于对天津市18家商业银行的调查被引量:1
- 2017年
- 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三地金融活动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而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割裂,金融竞争大于金融合作,都阻碍了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必须加强金融协同,促进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对天津市18家商业银行的调查,对京津冀金融协同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 周胜强李西江刘伯酉
- 关键词:京津冀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