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绪宣
- 作品数:30 被引量:27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我国南海琼东南盆地东部构造热体制与生烃潜力评价技术研究
- 刘宝明夏斌李绪宣张敏强黄保家钟志洪来光辉范彩伟黄义文
- 该项目在盆地东部砂岩抽提物中新发现的C30-4-甲基甾烷生物标志物,对盆地乃至整个南海北部的石油勘探具有重大的指示意义;利用实验数据修正和优化了生烃动力学参数,首次开创性地按烃类气和非烃气CO_2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了各...
- 关键词:
-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油气勘探
- 琼东南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及油气成藏研究
- 琼东南盆地是发育在南海西北部陆架上的新生代沉积盆地,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在区域地质构造上,盆地位于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构造转换地带,始新世-早渐新世期间经历了印支半岛顺时针旋转挤出强烈影响的裂陷阶段,晚渐新世-中...
- 李绪宣
-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盆地结构岩石圈伸展勘探目标
- 文献传递
- 油气源岩生烃动力学模拟及其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
- 油气源岩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生成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的有机质热演化同时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矿物组成、含水量和介质Eh、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个过程很可能是在开放或半开放的不可逆条件下进行的,在自然界的今天已是无法再...
- 刘宝明夏斌李绪宣张敏强于俊峰
- 关键词:油气评价源岩
- 文献传递
- 对近海四分量地震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认识和思考被引量:5
- 2004年
- 从我国近海的地质和纵波地震勘探现状来看,四分量地震技术能够解决一些勘探难题。该项技术引入我国还只有4年时间,在1998-2000年之间开展了处理和解释方法研究,并在莺歌海盆地进行了试验,之后,国外石油公司分别在合作区块蓬莱19-3油田采集了三维四分量地震资料、在崖城13-1气田采集了2条测线的二维四分量地震资料。从我国的试验情况来看,四分量地震勘探在解决气烟囱成像、小断层及低幅度构造识别、岩性及浅层气藏预测方面的效果是很好的,在各向异性研究方面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认为我国在四分量地震技术研究方面还需要加强,还需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虽然在四分量地震技术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它的应用前途是光明的,因为单一的纵波勘探必将走向多分量勘探。
- 张树林夏斌李绪宣
- 关键词:四分量地震气烟囱气藏预测各向异性
-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沉积充填演化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64
- 2004年
- 琼东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北部的新生代张性断陷盆地。始新统和早渐新统崖城组属过充填型或平衡充填类型,在盆地各个断陷内均具有砂岩-泥岩-砂岩三重沉积充填结构;晚渐新统陵水组在北部坳陷带属过充填及平衡充填类型,发育砂岩-泥岩-砂岩三重沉积充填结构,而在中央坳陷带则属由砂岩-泥岩二重沉积充填结构组成的欠充填型。古近纪盆地的沉积充填结构演化反映了始新世—早渐新世断陷阶段与晚渐新世断拗阶段的盆地演化历史,其中,晚渐新世盆地断拗阶段的发育是南海海底单期扩张过程的结果。
- 钟志洪王良书李绪宣夏斌孙珍张敏强吴国干
- 关键词:海底扩张琼东南盆地
- 一种海上非重复性时移地震多层系互均衡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非重复性时移地震多层系互均衡处理方法,其步骤:选择位于勘探目的层顶部且未经油气开采的层段作为标准层,在标准层内对两期数据进行旅行时校正和相位校正;获取振幅校正因子,利用振幅校正因子校正两期地震数据间的能...
- 李绪宣胡光义范廷恩王宗俊高云峰范洪军田楠董建华桑淑云王小六
- 文献传递
- 一种斜井井间地震波场的成像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井井间地震波场的成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相邻两斜井井间的空间区域离散网格化,并且将每一网格节点都看作为一个二次源点;2)采用初至波旅行时非线性插值射线追踪方法计算震源S传播到每一个网格节点所需的时...
- 李绪宣孙渊胡光义金其虎范廷恩马德堂高云峰李辉峰张良李敬功董建华王玉贵
- 文献传递
- 一种地震数据分形保幅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数据分形保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拓频前的地震数据体X<Sub>0</Sub>和拓频后的地震数据体Y,采用带通算子B<Sub>i</Sub>分别相应提取它们的局部频段信息,记为B<Sub>i</...
- 李绪宣曹思远胡光义范廷恩董建华王宗俊樊鹏军蔡文涛张会来袁殿
- 文献传递
- 中国东部及南海西部陆缘CO_2气藏形成机理被引量:11
- 2004年
- 以我国东部及南海西部陆缘众多CO2气藏为依据,分析了气藏中气体组分、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指出该地区从北至南分布着一巨型北东向岩浆 幔源无机成因CO2气藏带,莺歌海盆地中具有壳幔混源特征,其形成机理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俯冲带所形成的构造 岩浆作用有关;靠近俯冲带,热源体以火山岩体、基性玄武岩为主,远离俯冲带则以泥底辟热流体为主;超壳断裂是幔源气和热源的输运通道。
- 刘宝明夏斌李绪宣张敏强陈振宏
- 关键词:俯冲带CO2气藏陆缘岩浆作用
- 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在YGH盆地构造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0年
- YGH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上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对纵波的能量有屏蔽效应,并造成纵波速度出现异常,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严重的模糊区(气烟囱)和构造畸变(同相轴下拉)。由于转换横波的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横波剖面上不存在气烟囱,也不会出现构造畸变。同时,对于浅层而言,转换横波的分辨率明显高于纵波,能分辨出纵波不能分辨的小断层和微幅度构造。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 张树林姜立红李绪宣
- 关键词:转换横波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多波地震烃类检测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