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洁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栽培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品种
  • 1篇厌氧
  • 1篇厌氧发酵
  • 1篇野生
  • 1篇野生蒲公英
  • 1篇栽培繁殖
  • 1篇生长点
  • 1篇生物效率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农作物秸秆
  • 1篇蒲公英
  • 1篇作物秸秆
  • 1篇小麦
  • 1篇小麦品种
  • 1篇秸秆

机构

  • 4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4篇李洁
  • 2篇高淑敏
  • 1篇陈来生
  • 1篇叶景秀
  • 1篇谢德庆
  • 1篇韩睿
  • 1篇姚有华
  • 1篇彭秀科
  • 1篇毛小锋
  • 1篇李屹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青海产不同农作物秸秆栽培金针菇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利用青海产不同农作物秸秆设计8种培养料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与CK比较,以小麦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发菌最快,以油菜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获得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结论]采用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生产金针菇具有可行性。这不仅可以扩大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范围,而且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变废为宝,降低食用菌生产栽培料成本,增加种植户的收益。
彭秀科高淑敏李洁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金针菇栽培菌丝生长生物效率
KOH和NH_(3)·H_(2)O联合固态预处理对青稞秸秆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为提高青稞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选用KOH和NH_(3)·H_(2)O作为青稞秸秆固态预处理试剂进行中温批式厌氧发酵产甲烷试验研究,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来考察不同含量的KOH、NH_(3)·H_(2)O及预处理时间对青稞秸秆累积甲烷产量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青稞秸秆累积甲烷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NH_(3)·H_(2)O含量>KOH含量>预处理时间;通过响应面模型验证试验得到最优预处理条件为KOH含量5.13%、NH_(3)·H_(2)O含量3.35%、预处理时间13.87 h,该条件下累积甲烷产量实测值为282.34 mL/g(以VS计),与预测值(286.4 mL/g)非常接近,相对误差小于5%,证明验证模型有效.KOH和NH_(3)·H_(2)O联合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青稞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能力(P<0.05),累积甲烷产量较7%KOH和5%NH_(3)·H_(2)O单一预处理及未处理分别提高了7.59%、20.82%和70.78%;二者联合预处理还能够有效降解木质素(降解率为29.21%),提高发酵液营养价值;同时,可减少回收预处理试剂的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研究显示,Box-Behnken响应面法能较好地优化青稞秸秆厌氧发酵的预处理条件,KOH和NH_(3)·H_(2)O联合预处理是高效生产生物甲烷和环境友好的木质纤维素类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柳丽李洁白羿雄杜中平李屹陈来生韩睿
关键词:厌氧发酵甲烷
冬小麦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谢德庆叶景秀李洁姚有华毛小锋
该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品种(系)名称及来源、生育期、生育天数及积温、品种属性、形态特征、生育动态、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抗虫性、产量等的观察记载方法,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从事冬小麦育种、品种...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
高寒地区野生蒲公英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介绍野生蒲公英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切段栽培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在野生蒲公英成熟期采挖其母根,经处理后进行切段栽培繁育,有多个生长点根段较无生长点的根段平均成活率高13.81个百分点,较种子繁殖法能提高成活率。因此,切段栽培繁育可以作为人工繁育蒲公英的栽培方法之一。
高淑敏李洁
关键词:野生蒲公英生物学特性生长点成活率高寒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