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锋
- 作品数:54 被引量:145H指数:8
-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公益性科研项目深圳市福田区公益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深圳市福田区小型企业管理者职业卫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小型企业管理者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和企业职业卫生行为现状,探索促进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田辖区176名小型企业管理者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知识得分在文化程度、工龄、近3年内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近3年内被卫生监督次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态度和行为得分在工龄、企业性质、近3年内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培训、近3年内被卫生监督次数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影响企业管理者知识的因素依次为近3年内被监督次数、文化程度、近3年内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培训、企业性质、工龄,影响企业管理者态度和行为的因素依次为近3年内被监督次数、近3年内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培训。结论深圳市福田区小型企业管理者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加强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职业卫生培训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重点针对低文化水平、私营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干预。
- 李汉锋杜田牛姬飞郑晓钧潘瑞胤李玥杨梅
- 关键词:职业卫生知识
- 深圳市福田区学校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调查深圳市福田区学校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订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3-4月,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283所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532名校医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和参加培训进修情况,分析校医的性别、年龄、学段、单位性质、学历、专业背景、职称、岗位、从事校医工作年限、是否在编等对其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的影响。结果 59.91%的校医拥有本科以上学历,97.20%具有医学类专业背景,29.37%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但高级职称只占1.17%,50.82%取得了急救技能证书,19.81%是在编人员。校医传染病防控知识总体知晓得分为(67.07±13.34)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位性质、职称和从事校医工作年限是知识得分高低的影响因素(P<0.05)。85.08%的校医最近两年接受过学校卫生相关内容培训,62.94%最近两年参加过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只有2.56%曾外出进修1个月以上。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学校卫生人员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有待提高,职称晋升受限,培训和进修机会较少。应畅通校医职称晋升渠道,制订校医上岗培训考核标准和继续教育方案,为校医队伍提供符合岗位工作需要的培训学习机会。
- 郑晓钧庄园彭春苗李汉锋许玉成赵梦蓝廖玉学
- 关键词:传染病防控知识影响因素
- 240家企业职业卫生负责人培训效果分析
- 目的:分析辖区企业职业卫生负责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效果.
方法:对辖区曾参加过职业卫生培训的240家企业职业卫生负责人进行调查.
结果:调查的240家企业的职业卫生负责人变动率为59.2%;企业职业卫...
- 蒋立新李汉锋杜田郑晓钧潘瑞胤
- 关键词:企业管理卫生知识培训健康教育
- 文献传递
- 福田区重点危害企业406名劳动者呼吸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重点危害企业劳动者佩戴呼吸防护用品现状,分析影响劳动者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因素。方法根据监测结果,对深圳市福田区110家重点职业危害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较高(≥0.5倍PC-TWA)的406名劳动者呼吸防护用品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劳动者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因素依次为企业对劳动者监督措施、培训情况、文化水平、户籍所在地、呼吸防护用品舒适度、企业规模、工龄。结论影响劳动者呼吸性防护用品使用的因素较多,职业病防治监督机构需加强对重点危害企业的监督,促使其加强监督管理,并主动开展劳动者培训、提供有效舒适的个人防护用品等职业病防治工作,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 李汉锋王永刚蒋立新杜田杨梅周洁李建东
- 关键词:职业卫生
- 深圳市福田区电子市场职业卫生的现况调查
- 蒋立新郑晓均李汉锋潘瑞胤杨梅
- 关键词:电子市场职业卫生
- 文献传递
- 建筑行业聚氨酯灌浆防水材料导致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件调查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1起建筑行业因使用聚氨酯灌浆材料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导致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事故的原因。方法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建筑工地因使用聚氨酯灌浆材料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导致发生1例职业性急性1,2-DCE中毒事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患者从事防水注浆工作中使用聚氨酯灌浆材料。原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组分主要为1,2-DCE,并含有二氯甲烷和乙酸甲酯等;事后现场调查,工作场所空气中1,2-DCE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为578.70 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30余倍;患者血中1,2-DCE质量浓度为230μg/L。结合患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临床表现、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GBZ 39—2016《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诊断》,判定本次事件为1起因使用劣质聚氨酯灌浆材料引起的职业性急性1,2-DCE重度中毒事件。结论工作场所空气中1,2-DCE质量浓度超标,是造成本起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的建筑工地,应完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必须为劳动者配备个体防护装备。
- 刘俊玲李汉锋李可管鲲尹强兵郭翔郭尧平
- 关键词:1,2-二氯乙烷防水材料职业中毒急性中毒事故调查建筑行业
- 参与式方法在职业卫生培训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参与式方法在职业卫生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10家企业300名员工开展参与式培训,并对培训前后存在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和培训后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被培训人员对辖区存在主要危害因素噪声、粉尘和有机溶剂等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都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内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被培训人员表示基本满意或非常满意。结论参与式方法在职业卫生培训中效果显著。
- 潘瑞胤蒋立新程慧林奕芝杨梅邓凯杰李汉锋郑晓钧
- 关键词:参与式培训职业卫生
- 深圳市福田区2006—2010年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情况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企业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化趋势,以采取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更好地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方法将2006—2010年福田区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申报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数呈逐年减少趋势,申报的大中型企业构成比逐年减少,作坊式小型企业构成比逐年增加;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构成比增加,其他类型企业构成比趋于减少;除电子、汽修、印刷行业外,其余行业企业构成比逐年下降;申报存在的三氯乙烯、二氯甲烷、铅、镉等职业病有害因素企业百分比逐年减少,而存在苯系物、正己烷、其他化学物质,粉尘,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百分比逐年增加。结论推进福田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需要政府、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配合与落实,福田区职业病防治工作需根据辖区经济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工作,促进企业主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并加强对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特别是加强对物理因素、粉尘的检测;对于其他化学物质,需重点了解其毒性及分类,以针对性地采取职业病防治控制措施。
- 李汉锋郑晓钧杜田钟剑明周洁冯权新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 某汽车4S店的工效学调查
- 2015年
- 目的识别汽车4S店存在的不良工效学因素,制定改善建议。方法采用ILO的人类工效学检查表,对企业进行巡检。结果 "生产设备的安全"的符合率达100%,而"危险物质的控制"和"照明"的符合率均仅为33.3%。一些物料堆放在工作区域的地面甚至通道上,工作场所未提供高度合适的工作台,一些化学品使用后没有盖上盖子,防毒面具和化学品放在一起,工人使用化学品时未佩戴防护手套,车间整体照明情况不佳,洗手池和饮水设施配备不足,企业没有建立工间休息制度。结论该4S店应通过实施一系列持续的改进措施,改变工人工作环境中的不良工效学因素。
- 郑晓钧李汉锋蒋立新潘瑞胤杨梅
- 关键词:人类工效学汽车4S店
- 深圳市某中学1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
- 2019年
- 目的调查某中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探讨疫苗保护效果。方法描述该起暴发疫情的三间分布,采集患病学生的咽拭子开展实时荧光PCR核酸检测,登记学生疫苗接种情况并分析疫苗保护效果。结果本次疫情涉及3个班级131名学生,其中有42名学生感染,无教职工感染;其中男性24例,罹患率32.00%(24/75),女性18例,罹患率32.14%(18/56),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7)。主要症状为腮腺肿大(85.71%)、耳朵疼痛(78.57%)、吞咽困难(69.04%)、发热(42.85%)等。采集6名学生咽拭子检测腮腺炎病毒核酸均为阳性。腮腺炎疫苗保护效果为36.13%(95%CI:-11.48%~63.41%);接种麻腮风(MMR)疫苗保护效果可达到66.67%,远高于单独腮腺炎疫苗(MuV)的50.00%和麻腮二联(MM)疫苗的14.29%;接种MMR疫苗是本次疫情保护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离最近1次接种时间越长,疫苗保护效果呈现越来越低趋势。结论接种1剂次疫苗学生仍可能感染腮腺炎,建议尽快将1剂次腮腺炎的接种程序改为2剂次甚至3剂次。
- 钟剑明张桂欣梁静方琼李汉锋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