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黄芪对同种移植排斥过程中CD4<'+>CD25<'+>T细胞表型及相关分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 高效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广泛应用使同种器官移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急性排斥率明显降低,器官短期存活率显著提高。但是数十年来,由于慢性排斥和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使得器官移植的长期存活率无明显改善。因此诱导特异...
- 李春霞
- 关键词:同种异基因移植
- 文献传递
- 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稀土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肿瘤协同治疗
- 目前,基于纳米催化剂的癌症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实现针对特定肿瘤微环境(TME)的精准治疗仍是巨大的挑战。在此,我们设计了一个TME响应的基于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的智能UCNPs@Cu-Cys-GOx(UCC...
- 王曼李春霞
- 关键词:稀土复合材料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
- 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提纯分离研究
- 文中以银杏叶粗提物为原料,寻求银杏叶内酯类化合物的有效提纯和富集方法.通过试验和研究,确定以超临界CO<,2>萃取(简称CO<,2>-SCFE)、超临界CO<,2>结晶(简称CO<,2>-SCFC)技术和其它技术的组合工...
- 李春霞
- 关键词:银杏内酯超临界CO<,2>萃取溶剂萃取夹带剂
- 文献传递
- 一种针状铜-没食子酸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针状铜‑没食子酸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可溶性铜盐的混合溶液搅拌设定时间后,加入没食子酸溶液,并调节其pH值至12‑14,持续搅拌反应10‑1...
- 李春霞乔禄颖孙倩倩王曼朱国庆解玉林
- 一种Zn-青霉胺纳米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Zn‑青霉胺纳米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纳米螯合剂是由锌离子和D‑青霉胺通过鳌合配位形成非水溶性的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为:将D‑青霉胺和二价锌盐在溶液中混合均匀,调节pH至中性...
- 李春霞 解玉林 高铭鸿孙倩倩
- 基于具有多元纵向内生协变量的随机生存森林动态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 2025年
- 目的基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和纵向神经心理学评分,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动态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05—2011年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1研究中的380例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7∶3随机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13项认知分量表(ADAS-Cog13)、Rey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即时分数(Rey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immediate score,RAVLT Immediate)、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作为纵向神经心理学评分指标,利用具有多元纵向内生协变量的随机生存森林方法于训练集中构建MCI患者AD发病风险的动态预测模型。采用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和布莱尔分数(Brier score,BS)于测试集中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对于MCI患者AD发病风险的预测,纵向神经心理学评分是比基线临床资料更为重要的预测因子,其中FAQ是最强的预测因子。动态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高,在测试集中的AUC范围为0.7695~0.8987,BS的范围为0.1369~0.2184。结论基于具有多元纵向内生协变量的随机生存森林方法可以合并多个纵向神经心理学评分构建MCI患者AD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并能够实现个体化的动态预测。
- 陈家豪李春霞李春霞张涛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心理学量表
- 一种超小型Janus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小型Janus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三氟乙酸钠、三氟乙酸钆、油胺和1‑十八烯混合均匀,反应,得反应液1;将乙酰丙酮铁、乙酰丙酮锰和油胺按摩尔比为2:1:4...
- 李春霞汪志方王曼高铭鸿孙倩倩
- 稀土上转换多功能复合材料的构建及生物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镧系离子(Ln^(3+))掺杂的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低能近红外光激发下可发射高能量的紫外、可见甚至近红外光,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化学性质,包括自荧光弱、对生物体光损伤小及组织穿透深度高等,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在该综述中,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组在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的自组装、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在肿瘤诊疗领域的相关工作,重点强调设计、合成多种刺激-响应型的多功能纳米诊疗平台,利用肿瘤微环境的特点(乏氧、偏酸性、富含H_(2)O_(2)和谷胱甘肽)和近红外光的独特优势,实现纳米材料在肿瘤部位的靶向蓄积、药物的选择性控制释放和协同肿瘤治疗(化疗、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及免疫治疗等).
- 徐蕴泽尧雨斯朱国庆汪志方李春霞
-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肿瘤治疗
-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轨迹分析及动态预测研究
-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居于第三位,死亡率居于第二位。目前局部进展期CRC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根治性切除手术。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治愈,但有30-5...
- 李春霞
-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清肿瘤标志物预后
-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
- 目的:尽管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一些脑梗塞的发生与线粒体病变有关,但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产生、储存的供给的场所.线粒体DNA是唯一存在的核外遗传物质.人类线粒体DNA编码2种rRNA、22种tRNA和氧化...
- 李春霞
- 关键词:脑梗塞线粒体DNA突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