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海
- 作品数:117 被引量:2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走向共和》给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新的历史观点”?被引量:2
- 2003年
- 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出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这部从宏观角度反映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的历史剧,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认识。以下刊发的一组文章,是历史学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该剧所表现的史实、观点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的看法。
- 李文海
- 关键词:《走向共和》历史观影视评论历史人物历史剧
- 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被引量:46
- 1988年
- 论述了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概要地介绍了中国近代自然灾害的历史面貌,灾荒与近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清朝政府的救荒对策。
- 李文海
- 关键词:灾荒史《清史稿》清朝政府近代历史近代经济
- 《康济录》的思想价值与社会作用被引量:10
- 2003年
- 本文对乾隆帝“钦定”、陆曾禹编著的救荒专著《康济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具体的分析。既充分肯定该书倡导的灾荒观的积极意义 ,论述了该书对历史上救荒实务总结、推广的社会价值 ,又实事求是地指出该书存在的历史局限。文章认为 ,这部著作在展现作者敏锐的观察力、睿智的思考和炽烈的爱心的同时 ,也反映出作者在认识问题上的某些谬误和片面。
- 李文海
- 关键词:历史局限社会作用史籍灾荒荒政
- “求真”才能“致用”被引量:3
- 2001年
- 历史学是一门具有重大社会功能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就要尊 重历史的真实,探索历史的真实,把握历史的真实。把握历史的真实愈深刻,历史学的知识 功能、借鉴功能和指导功能发挥得就愈充分。
- 李文海
- 关键词:历史学求真致用
- 怎样看待五四时期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批判
- 2009年
- 在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和历史作用的讨论中.如何看待当时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斗争,无疑是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
- 李文海
- 关键词: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历史作用历史评价五四运动
- 从民族沉沦到民族复兴被引量:1
- 2009年
- 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我们的民族从沉沦到复兴,整整经过200年时间,可以分为六个历史阶段。从这些历史阶段中,可以清楚地读出若干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因为各种和平发展的道路全都被堵塞了,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因为各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试验都失败了,才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因为各种政治力量都不能领导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真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 李文海
-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复兴历史阶段
- “大臣不廉,小臣必污”
- 2009年
- 李文海
- 关键词:大臣社会风气顺治帝廉洁官员枉法
- 需要有教育观念的深刻转变──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一点体会被引量:1
- 2000年
- 李文海
- 关键词:教育观念素质教育
- 怀念书铎同志——《龚书铎先生纪念集》代序
- 2013年
- 2011年11月9日,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为表达对龚先生的缅怀之情,本刊特刊发原中国史学会会长、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先生,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先生,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汝丰先生,原中国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王玉璞先生,中华书局资深编审陈铮先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先生撰写的一组文章。他们饱含深情,从不同角度回忆了龚书铎先生的学术风格和高尚品德,高度评价了龚先生对中国史学所作出的贡献。
- 李文海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代序怀念
- 革命同现代化不予盾
- 2013年
- 为了否定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革命斗争,一些人故意把革命同现代化对立起来,宣称要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而经过这样的所谓“范式”转换,近代史上的改革和革命便成了制造社会动荡、破坏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其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也不能简单地用“革命史观”来概括。
- 李文海
- 关键词:近现代史研究马克思主义近代历史社会动荡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