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化

作品数:6 被引量:120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1篇单元法
  • 1篇电图
  • 1篇学习算法
  • 1篇有限单元法
  • 1篇时频
  • 1篇时频分析
  • 1篇损伤识别
  • 1篇体积混凝土
  • 1篇跳频
  • 1篇跳频码
  • 1篇通信
  • 1篇土结构
  • 1篇频分
  • 1篇区间值
  • 1篇区间值模糊
  • 1篇子波
  • 1篇子波变换
  • 1篇自组织

机构

  • 6篇东南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作者

  • 6篇李文化
  • 5篇何振亚
  • 4篇王智顺
  • 1篇杨德治
  • 1篇谢维信
  • 1篇蔚承建

传媒

  • 1篇通信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电子科学学刊

年份

  • 1篇2004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区间值模糊逻辑神经元的区间值模糊C-均值聚类神经网络被引量:8
1998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值模糊逻辑神经元的三层前馈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用来实现区间值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网络第一、二层神经元的输入、输出和权连接取值属于区间值模糊集I[0,1].第一层神经元为区间值线性神经元;第二层为区间值模糊相等神经元,其功能是实现输入样本与各类的匹配运算.本文采用区间值模糊相等关系作为匹配的指标为了定义区间值模糊相等神经元,本文在点值模糊相等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区间值模糊相等关系的计算方法;第三层神经元为模糊竞争神经元,各神经元的输出代表输入样本的模糊分类结果此外.本文提出了一种区间值模糊竞争学习算法用于区间值模糊C-均值聚类神经网络的训练.
李文化王智顺谢维信何振亚
关键词:C-均值聚类自组织神经网络区间值模糊
用于信号逼近的自适应时延小波神经网络被引量:30
1998年
小波神经网络是一种强有力的函数逼近工具。本文结合时延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概念提出一种新的小波神经网络摸型——自适应时延小波神经网络(ATDWNN:adaptive timedelay wavelet neural network).ATDWNN可以对同一类存在不同时延的多个信号用同一个超小波(superwavelet)进行逼近。为了训练ATDWNN,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机理的竞争学习算法。实验表明,ATDWNN不仅可以成功地对同一类存在不同时延的多个信号采用同一个超小波进行逼近,而且可以用来估计各样本信号的时延。
何振亚李文化蔚承建
关键词:小波神经网络
基于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胃电信号时频分析被引量:12
1997年
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一种新的胃电信号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与传统的短时富里叶变换(STFT)和Wigner分布相比,本方法有如下优点:1、为更好地跟踪胃电信号的变化,提取其时频特征,我们首先引入调制性基函数作为窗口函数。这种窗口函数包含位移参量、尺度参量和中心频率参量,通过调节这些参量可改变窗口函数的中心位置。窗口形状和中心频率大小,因而保证与分析信号保持最佳匹配;2、由于胃电信号的非稳态和非线性,胃电信号时频参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我们应用神经网络这种最佳非线性估计器来学习这些参量,既可获得较高的估计精度,又有较高的自适应性;3、所提出的方法不仅比STFT和Wigner分布有更高的分辨率,而且其时频能量分布图是清晰的,没有交叉项干扰。
王智顺李文化何振亚杨德治陈建德
关键词:胃电图神经网络时频分析子波变换
n维DCT的快速算法
1997年
提出了长度为N=2^m(m≥2)的n维(n≥2)余弦变换(DCT)的一种一般性快速算法,并进行了理论证明和算法性能比较。算法的理论结果是,乘法次数为沿n个方向计算的1/n,加法次数在N≤8时略多于后者,在N≥16以后少于后者,将以举例检验。
王智顺李文化何振亚
考虑温度作用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健康监测是目前工程界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通过长期的健康与损伤状态监测,获得结构不同状态的参数对结构进行反演分析和对比,判断其损伤状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损伤识别是常规的方法.但是现有监测结果缺乏丰富的...
李文化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限单元法混凝土硬化损伤识别
文献传递
用于跳频多址通信的混沌跳频码被引量:70
1996年
跳频码的性能对跳频多址通信起着关键性作用。设计具有良好汉明相关和随机性且数量多的跳频码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由混沌映射描述的离散混沌系统设计跳频码的新方法。首先由混沌映射产生混沌时间序列,然后利用量化技术对混沌时间序列进行量化,最后由量化后的混沌时间序列产生伪随机跳频码。为了增大混沌跳频码的周期和非线性复杂度,我们利用多个不同混沌映射组成一个级联混沌映射,并用来设计跳频码。实验表明,混沌跳频码具有非常好的性能。
李文化王智顺何振亚
关键词:跳频码混沌多址通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