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玖

作品数:22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4篇晚期
  • 4篇疗效
  • 4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3篇疗法
  • 3篇化疗
  • 3篇恶性
  • 3篇放疗
  • 3篇放射疗法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射频消融治疗
  • 2篇晚期宫颈癌
  • 2篇腺癌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治疗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免疫

机构

  • 7篇太和医院
  • 6篇十堰市太和医...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十堰市医药卫...

作者

  • 17篇李志玖
  • 9篇熊奎
  • 6篇莫正英
  • 5篇王道梅
  • 4篇艾淑颖
  • 4篇燕平
  • 3篇宋仕茂
  • 3篇骆志国
  • 2篇明帮春
  • 2篇况建荣
  • 2篇杨勇
  • 2篇周勇
  • 1篇李超
  • 1篇何清华
  • 1篇郑芳
  • 1篇梁清乐
  • 1篇燕平
  • 1篇段奇文
  • 1篇周勇
  • 1篇马玉芳

传媒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适形技术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熊奎骆志国任建华况建荣王道梅马玉芳李超李志玖燕平宋仕茂明帮春莫正英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利用三维适形技术为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安全、精确有效的保障,从而进一步提高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与现有的国内外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技术相比较,本研究首次将三维适形技术运用到原发性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30例近期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肝肿瘤(52个病灶)进行48次治疗,采用螺旋CT增强检查及AFP水平综合评价疗效。[结果]1个月后增强CT检查显示45个病灶被完全灭活,有效率达86.5%(45/52),其中有8例(26.7%)行2~3次RFA治疗,1~3个月后CT检查显示20例(66.7%)肿瘤缩小。20例原发性肝癌AFP升高者术后复查,8例AFP明显下降(40%)。出现并发症2例(6.3%),1例自限性腹腔出血,1例肝功能指标异常加重,出现黄疸、腹水。[结论]超声引导RFA为不能或不适宜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李志玖艾淑颖王道梅熊奎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奈达铂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抑制作用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奈达铂(NDP)在体外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RT-PCR、免疫印迹及酶联免疫等方法测定不同组(对照组、NDP组、ACE-I组、NDP+ACE-I组)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细胞周期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独NDP或ACE-I不能抑制CNE2细胞生长,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CNE2细胞生长和VEGF的表达。结论:ACE-I和NDP联合抑制CNE2细胞增殖是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实现的。
莫正英李志玖梁清乐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CNE2
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22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口服替吉奥胶囊60 mg/次,一日2次,连续2周停1周,3周重复,连用2周期。按RECIST1.1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2例患者中CR 0例,PR 12例(54.5%),SD 9例(40.9%),PD 1例(4.5%),总有效率为54.5%。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且均为Ⅰ~Ⅱ度。结论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对晚期胃癌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一般状态较差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李志玖艾淑颖宋先波
关键词:晚期胃癌
原癌基因C-ju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研究
李志玖
关键词:C-JUN鼻咽癌免疫组化
腹腔积液细胞miRNA-221含量对胰腺癌的价值
2015年
目的腹腔积液细胞微小RNA-221(miRNA-221)含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收治临床表现为腹腔积液的患者,将确诊为胰腺癌的研究对象分入实验组,将非胰腺癌的良性疾患分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腹腔积液细胞miRNA-221含量及相关危险因素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组间资料单因素比较显示: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胰腺炎病史、上腹部CT疑似阳性、KPS量表、直接胆红素(DBi L)、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糖抗原242(CA242)、腹腔积液细胞miRNA-221、腹腔积液细胞miRNA-21等共计12项指标存在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腔积液细胞miRNA-221与KPS量表、DBi L、CEA、CA242同为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指标。腹腔积液细胞miRNA-22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临界值为6.69 ng/ml,依据临界值分组,则临界值以上的胰腺癌患者的人数显著高于临界值以下组的(P<0.05)。联合检测KPS量表、DBi L、CEA、CA242用于诊断胰腺癌的AUC为0.832,约登指数(YI)为0.6038。加入腹腔积液细胞miRNA-221后联合诊断的AUC增至0.863、YI增至0.6482。结论腹腔积液细胞miRNA-221是诊断胰腺癌的独立敏感因素,单项指标检测即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将其联用能够显著增大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当前胰腺癌诊断体系的良好补充。
周勇杨勇燕平李志玖
关键词:腹腔积液胰腺癌
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n=20例)采用希罗达1 250 mg/m2,每天2次口服,连用14天。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对照组(n=20例)采用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入,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65.0%,中位生存时间为16.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脱发和消化道毒性。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45.0%,中位生存时间为10.9个月。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发热、肌痛、关节痛等。2组有效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优于单一多西紫杉醇治疗,且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紫杉类或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燕平艾淑颖李志玖何清华
关键词:乳腺癌希罗达多西紫杉醇
回生口服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血象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7
2007年
2003年2月-2006年12月,笔者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在化疗同时口服回生口服液治疗,发现回生口服液对肺癌患者化疗的血象及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提高近期临床缓解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总结报道如下。
王道梅燕平莫正英李志玖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回生口服液化疗免疫功能血象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观察104例(208只耳)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为44.1%(64/45只耳)。放疗后6个月,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达高峰,为 50.1%(33/64只耳)。放疗所致分泌性中耳炎与电离辐射对中耳的直接损伤和放疗前中耳负压升高有密切关系。[结论]改进放射治疗设野技术,使用有效药物,采取鼓膜置管和鼓膜切开等方法对防治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有一定用处,但其耳瘘发生率很高。
李志玖宋仕茂明帮春熊奎
关键词:鼻咽癌分泌性中耳炎放射疗法
局晚期宫颈癌在CT引导下二维以及三维腔内后装放疗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比较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讨以CT为基础的图像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与二维腔内后装放疗在局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的差别。方法 43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其中20例患者行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三维组),另外23例患者行常规二维腔内后装放疗(二维组),两组患者均行调强外照射及每周顺铂同步化疗。治疗结束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乙状结肠D2cc、直肠D0.1cc和直肠D2cc的EQD2,以及两组患者靶区覆盖指数、靶区适形指数以及危及器官体积指数。结果三维组和二维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副作用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乙状结肠D2cc、直肠D0.1cc、直肠D2cc的EQD2高于二维组(P均<0.05);治疗后,三维组靶区覆盖指数、适形指数高于二维组,三维组危及器官体积指数低于二维组。结论以CT为基础的图像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近期疗效好,可降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勇杨勇燕平李志玖
关键词:宫颈癌副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