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鑫
- 作品数:48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北欧绿色建筑实践对天津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
- 2016年
- 北欧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绿色建筑实践方面进行了独特的探索,建筑与自然和谐、保护历史建筑、旧建筑生命的延续、发展绿色交通等方面都值得借鉴与参考,也对天津市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 李宝鑫
-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城市绿色交通历史建筑
- 既有城区的绿色生态规划——以天津解放南路地区新八大里片区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开始从大规模重建走向小尺度更新,城市规划也逐渐由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因此既有城区的更新改建成为我国当前建设的新趋势。结合天津解放南路地区新八大里片区的更新规划设计,介绍了规划设计理念、目标及实施措施,为既有城区的绿色有机更新提供参考。
- 李旭东王砚芦岩宋晨陈彦熹刘小芳李宝鑫
- 关键词:生态规划规划设计建筑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公共建筑能耗
- 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文化艺术中心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实践——以昆明市某文化艺术中心方案设计为例
- 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为公众提供文化娱乐的建筑综合体在国内各地不断出现,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某文化艺术中心为例进行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文化艺术中心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李宝鑫吴坡
- 关键词:文化建筑优化设计
- 文献传递
- 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雨洪管理与雨水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出现在各国生态城区、绿色建筑标准中,本文选取美国LEED、新加坡Green Mark以及国内的生态绿色城区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标准相关内容的优缺点,对国家生态城区与绿色建筑中的雨洪管理、雨水利用提出建议。最后,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城区实践案例,对北方地区的雨洪管理与雨水利用方法进行了实践总结。
- 李宝鑫刘小芳李旭东芦岩
- 关键词:绿色建筑雨洪管理
- LEED与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室内环境要求的对比分析
- LEED标准作为当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标准内容与评定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本文对比分析了LEED标准与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并结合天津市某办公楼项目的室内环境设计进行了案例分...
- 李宝鑫于迎雨
- 关键词:绿色建筑室内环境LEED标准
- 文献传递
- 建筑的场地与气候响应设计——以湖南永州某行政文化中心投标方案设计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建筑场地的地形环境与气候条件构成了独特的设计语境,建筑的绿色设计应注重场地环境、气候条件的分析,基于场地、气候适应性进行方案创作,形成场地与气候响应设计。以永州市某行政文化中心投标方案设计为例,初步探索了场地与气候响应设计。
- 李宝鑫刘军张津奕姚晓琴陈奕王昊斌
-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 可持续设计在建筑方案创作中角色与作用的思考被引量:10
- 2014年
-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通过传统共生理念与现代分析技术的结合进行建筑创作。通过梳理国内外可持续设计理念并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可持续设计的内涵、原则和作用;最后针对可持续设计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个人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可持续设计方法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作用。
- 李宝鑫
-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物理环境绿色建筑
- 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文化艺术中心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实践--以昆明市某文化艺术中心方案设计为例
- 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为公众提供文化娱乐的建筑综合体在国内各地不断出现,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某文化艺术中心为例,基于可持续理念,对文化艺术中心优化设计思路进行阐述.计算机模拟作为分析手段为方案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日照遮挡、风环...
- 李宝鑫吴坡
- 关键词:文化艺术中心优化设计可持续发展计算机模拟
- 文献传递
-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绿色校园设计方法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 2015年
- 绿色校园的设计最终体现在为师生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且校园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这要求校园设计应以气候、场地条件作为切入点,对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进行回应。本文以邵阳市某中学校园项目为分析案例,从多个角度分析研究了气候适应性绿色校园设计方法,综合采用日照、风环境、采光等模拟分析方法对建筑布局与单体设计进行优化。
- 李宝鑫刘军张津奕刘建华李旭东
- 关键词:绿色校园建筑设计室外风环境
-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超高层绿色建筑实践方法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为绿色建筑实践领域的共识。绿色建筑设计以气候与场地环境分析为前提,以当地条件作为资源与能源利用的基础,注重被动措施的优先采用、主动系统的优化、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通过优化整合设计实现绿色与可持续的目标。以天津市某超高层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为例,探讨基于可持续理念的绿色建筑实践方法。
- 李宝鑫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