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潮
-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冬小麦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被引量:1
- 1991年
- 利用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京花1号'的花药和'有芒白7号'的成熟胚分别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建立了悬浮细胞系。从悬浮细胞分离的原生质体在WPMI培养基上培养1天再生细胞壁并于2—3天内开始分裂;7天和14天统计的分裂频率分别达22.0%和43.7%;10—15天出现大量细胞团,植板率为0.5—0.8%。4周后,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已长至1mm或以上大小,在分化培养基上通过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分别再生出完整的绿色植株。从'京花1号'原生质体培养已获得再生植株,从'有芒白7号'原生质体已得到了再生愈伤组织,器官分化实验正在进行中。
- 李宏潮杨晓辉胡道芬刘建平郭仲琛
- 关键词:冬小麦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 冬小麦花培优良品种(京花一号)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及移栽生长
- 李宏潮胡道芬杨晓辉刘建平
- 该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首次从冬小麦花培优良品种的原生质体,成功地培养和再生出了一批完整的绿色植株,而且原生质体植株能够顺利通过春化处理,在土壤中种植存活并健壮生长。研究结果具有重复性,培养效率高,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 关键词:
- 关键词:冬小麦原生质体花培植株再生
- 影响黑麦和小黑麦幼穗培养因素的研究
- 1992年
- 黑麦是小麦属的近缘植物,它具有抗逆性强,繁茂性好,抗病和赖氨酸含量高等优点.国内外用小麦与黑麦杂交已陆续育成了一些新型作物——小黑麦.由于小麦与黑麦杂交一代结实率很低,小黑麦还有一些缺点急需改善.
- 古旭胡道芬李宏潮梅秀英
- 关键词:黑麦小黑麦
- 利用植物低聚糖改善小麦抗病性被引量:7
- 1993年
- 采用从小麦细胞壁提取的低聚糖处理小麦的悬浮培养细胞和愈伤组织,并从这两种处理材料中都分离出抗毒素.这种通过低聚糖处理而诱导积累的抗毒素对小麦赤霉病病菌具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抑菌作用的机制是抗毒素引起菌丝生长点膨大、破碎和解体.从而抑制了菌丝的正常增殖.同时.用低聚精直接处理小麦的大田植株.适宜浓度的低聚糖可以降低锈病和白粉病感染麦株的程度,改善小麦品种的抗病性状.
- 李宏潮冯峰王虹胡道芬余露
- 关键词:小麦低聚糖抗病性
- 小麦原生质体的电激介导基因转移被引量:14
- 1996年
- 从小麦品种“Bodalin”胚性悬浮细胞分离出原生质体,通过电激将质粒PBC1DNA(携带β-葡萄糖苷酸酶(GUS)标记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导入原生质体。采用BTX电激系统和ASP电激缓冲液,最佳电激条件为300V(750V/cm)和50ms(约1000μF),转化的原生质体内GUS的活性最高;质粒DNA的有效使用浓度为25μg/ml。电激处理后,原生质体培养2~3天,GUS基因表达最强,宜于检测其瞬时表达;牛胸腺DNA可协助提高GUS基因的导入效果。质粒PBC1DNA处理的原生质体培养于添加潮霉素的KMP培养基。经4个月抗性筛选。
- 李宏潮胡道芬尾高志町井博明平林利郎
- 关键词:小麦原生质体基因导入潮霉素
- 植物低聚寡糖农药中科一号
- 余露赵寅槐李宏潮李玉珍罗崇建林晓蓉朱亮郭友林杜昱光关守龙魏云斋杨磊余萍李纬周文春王书文黄洪标杨公正谭健朱思华
- 中科一号是采用酶法生产的碳水化合物农药。低聚糖是一类新的植物调节分子,能够调节植物的抗病性和生长发育等,活性低聚糖可以十分有效的诱导植物产生和积累植物抗毒素,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多...
- 关键词:
- 影响小麦成熟胚培养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2
- 1990年
- 利用110多个小麦品种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影响成熟胚培养效果的几个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引起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一次成苗率等性状的明显差异.培养基的成份也起着重要作用,2,4-D是必需的生长素,使用浓度的范围较大,但浓度太高会降低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并明显抑制器官分化;0.5~1毫克/升的NAA和GA_3与0.5~1毫克/升2,4-D配合作用对培养有益,一次成苗率较高,同样浓度的ABA仅对根分化有促进作用;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在3~7%有助于愈伤组织生长.另一个影响因子是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长度,短时间继代培养(不超过一年)能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并加快其增殖,超过一年的长时间继代培养虽不影响愈伤组织的增长速率,但使绿苗分化率剧烈下降,白苗分化率上升.通过筛选适宜的基因型和调节培养基中的激素,亦获得了较高的绿苗分化频率.
- 李宏潮胡道芬王虹
- 关键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
- 新型的植物调节因子——低聚糖素被引量:2
- 1989年
- 一、简介和现状人们熟知的植物激素有五种: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现在又有一类新的"调节因子"——植物低聚糖素脱颖而出,并有可能成为植物激素的新类型.美国乔治亚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Peter Albersheim等人于80年代前期首先提出了这个新概念.
- 李宏潮王虹胡道芬
- 关键词:植物低聚糖素植物激素
- 冬小麦成熟胚培养
- 1989年
-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植物细胞培养对改良作物能够发挥有益的作用.小麦花药培养与常规的育种程序相结合,已经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在生产中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小麦的幼胚、幼穗、子房等离体培养都已成为比较成熟和常用的方法.叶片、根、茎段等外植体也都获得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但是在无人工气候室的条件下,冬小麦的花药、幼胚。
- 李宏潮胡道芬王虹
- 关键词:冬小麦成熟胚
- 利用负压处理提高小麦原生质体解离效率
- 1991年
- 利用负压处理酶—愈伤组织或悬浮系的混合物,可使原生质体产量比各自对照提高2~3倍,并且可以降低酶使用浓度,缩短解离时间,促进生物酶的解离效率.实验证明,小麦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在酶液中经700mmHg的负压下处理30分钟后就可使原生质体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不会造成原生质体的破损和生活力的下降.培养7天后统计一次分裂频率,处理略高于对照.合适的负压处理时间在30~180分钟之间,具体应根据需要解离材料的来源和细胞状态而确定.结合负压处理,已成功地从有芒白7号成熟胚愈伤组织及悬浮系中分离出大量生活力高的原生质体,并得到细胞团和再生愈伤组织.植株的分化实验正在进行.
- 杨晓辉李宏潮胡道芬
- 关键词:小麦原生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