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启祥

作品数:64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内镜
  • 8篇胆管
  • 8篇溃疡
  • 7篇功能性消化不...
  • 7篇过敏
  • 7篇感觉过敏
  • 6篇食管
  • 6篇疗效
  • 5篇双气囊
  • 5篇相关肽
  • 5篇小肠
  • 5篇小肠镜
  • 5篇溃疡性
  • 5篇基因
  • 5篇基因相关肽
  • 5篇降钙素
  • 5篇降钙素基因
  • 5篇降钙素基因相...
  • 5篇降钙素基因相...
  • 5篇钙素基因相关...

机构

  • 50篇江门市中心医...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湖北民族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58篇李启祥
  • 41篇尹合坤
  • 14篇区卫林
  • 12篇罗丹
  • 11篇朱良如
  • 11篇侯晓华
  • 8篇李联杰
  • 8篇吴海恩
  • 6篇陈莉君
  • 4篇陈熙
  • 3篇段雪辉
  • 3篇许洁娜
  • 2篇邓明
  • 2篇邝子良
  • 2篇李兴华
  • 1篇邹益友
  • 1篇吴伟东
  • 1篇曾令玲
  • 1篇阳惠湘
  • 1篇马艳环

传媒

  • 7篇湖北民族学院...
  • 5篇现代消化及介...
  • 3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当代医学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4
  • 3篇200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人胃粘膜CGRP、SP免疫阳性纤维与胃机械感觉过敏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检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病人扩张刺激前及扩张产生最初感知感觉后,近端胃粘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值(OD值)的变化,以及与近端胃感知阈值的关系。方法 利用电子恒压器恒压梯度扩张测定胃感知阈值;根据感知阈值,将23例病人分为两组(感知正常组13例和感知过敏组10例);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近端胃粘膜中CGRP及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以及球囊扩张前及产生最初感知感觉后,其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值(OD值)的变化。10例正常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NUD病人近端胃感知阈值明显较正常人下降(P<0.01);43.5%(10/23例)病人胃感知感觉过敏;无论是刺激前还是刺激后,三组之间胃粘膜中CGRP及SP阳性纤维的分布及数目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感知过敏组刺激前胃粘膜CGRP和SP阳性纤维平均OD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值均<0.05),刺激后其CGRP和SP平均OD值较刺激前均明显下降(P值均<0.01),刺激引起CGRP和SP阳性纤维OD值变化的程度(释放量)也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感知正常组(P值均<0.05);刺激前CGRP和SP的平均OD值与胃感知阈值均有显著负相关(r_(cgrp)=-0.648,P<0.01和r_(sp)=-0.699,P<0.01);
李启祥朱良如侯晓华
关键词: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
双气囊小肠镜确诊的原发小肠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确诊的原发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评价DBE对原发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DBE确诊的原发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DBE诊断原发小肠肿瘤33例,32例病理确诊为原发小肠肿瘤,DBE诊断准确率达96.97%(32/33)。小肠间质瘤12例,占比37.5%(12/32);小肠腺癌8例,占比25.0%(8/32);小肠淋巴瘤5例,占比15.6%(5/32);小肠管状腺瘤、脂肪瘤、错构瘤各2例,占比6.3%(2/32);小肠淋巴管瘤1例,占比3.1%(1/32)。恶性肿瘤占原发小肠肿瘤的78.1%。十二指肠水平段及空肠段恶性肿瘤最多。腹痛、黑便、消瘦是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症状。33例DBE检查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原发小肠肿瘤以恶性肿瘤为主,高发于十二指肠水平段至空肠上段,常见症状为腹痛、消瘦、黑便。DBE在诊断原发小肠肿瘤方面具有高准确性及高安全性。
李联杰尹合坤李启祥
关键词:双气囊小肠镜临床病理特点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液体排空和胃适应性舒张功能异常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胃液体排空和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 ,了解二者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法测定 1 5例健康自愿者和 30例FD患者饮水 5 0 0ml后的胃体—底前后内径变化 ,以了解胃液体排空情况 ,用电子恒压器恒压梯度扩张法测定近端胃的最大舒张容积 ,以了解其适应性舒张功能。结果 FD患者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明显延迟 (31 .1± 8.9minvs 2 3.7± 4 .6min ,P <0 .0 1 ) ,FD患者近端胃最大舒张容积较正常人显著小 (95 4 .3± 1 4 0 .8mlvs 1 0 6 2 .6± 1 2 2 .9ml,P <0 .0 5 ) ,4 6 .7% (1 4 / 30例 )的FD患者存在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障碍。近端胃最大舒张容积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容积越小 ,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延迟越明显 (r=- 0 .35 1 ,P <0 .0 5 )。结论 FD患者不仅存在胃液体排空延迟 ,而且还存在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障碍 。
李启祥朱良如侯晓华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液体排空超声法
分析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采取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接诊的88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实验组(n=44)。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实施Hp四联疗法,实验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进行Hp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关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及Hp清除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及8周后,实验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恶心、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采取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胃溃疡症状,对Hp清除效果更佳,同时,能显著控制用药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王玮罗丹谭玉婷李启祥尹合坤
关键词:疗效
胃间质瘤不同危险等级的评估因素及超声内镜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胃间质瘤不同危险等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危险等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因"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于本院就诊并确诊为胃间质瘤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Fletcher分级将入选胃间质瘤患者的侵袭危险性分为极低危组(17例)、低危组(25例)、中危组(21例)、高危组(11例)。分析4组患者的超声内镜图像,用Photoshop软件测量4组患者的灰度平均值(反映回声强度)与标准偏差(反映回声均匀度),比较超声内镜图像特点(包括肿瘤形状、边界、表面溃疡、钙化、囊性变、起源层次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胃间质瘤危险等级的影响因素。结果极低危组与低危组灰度平均值为(57. 62±7. 33)、(59. 41±7. 82),显著低于中危组与高危组(77. 80±11. 04)、(83. 56±12. 29)(均P <0. 05);灰度标准偏差为(8. 51±2. 63)、(9. 62±4. 11),低于中危组与高危组(13. 34±4. 05)、(16. 76±4. 51)(均P <0. 05);中危组灰度平均值与灰度标准偏差均低于高危组(均P <0. 05)。高危组内镜下形状不规则检出率27. 27%,显著高于低危组8. 00%与中危组9. 52%(P <0. 05)。高危组边界模糊检出率36. 36%,显著高于低危组12. 00%(P <0. 05)。从极低危组到高危组,4组的表面溃疡检出率分别为11. 76%、32. 00%、47. 62%与72. 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钙化检出率分别为11. 76%、28. 00%、38. 10%与54.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表面溃疡为胃间质瘤Fletcher分级的危险因素(OR=2. 70,95%CI:1. 501~4. 850)。结论超声内镜下病灶表面检出溃疡是胃间质瘤Fletcher分级的危险因素,表面溃疡检出往往提示较高的Fletcher分级。Photoshop软件可通过测量灰度平均值与标准偏差反映回声强度与均匀度,辅助超声内镜作出进一步判断,可为胃间质瘤侵袭危险等级的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王玮罗丹李启祥吴伟东尹合坤
关键词:胃间质瘤超声内镜
肝外胆管结石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结石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肝外胆管结石行ERCP的241例患者为研究对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达45.64%,以男性为主,占79.09%。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是引起肝外胆管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控制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对降低当地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很有帮助。
区卫林许洁娜尹合坤李启祥吴海恩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华支睾吸虫
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临床分析与评价
目的 分析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的小肠肿瘤性疾病临床资料,探讨小肠肿瘤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Fujinon双气囊小肠镜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拟诊小肠疾病的2...
李联杰尹合坤李启祥
替加色罗对内脏高敏感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直肠感觉阈值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对内脏高敏感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患者直肠对球囊扩张刺激中感觉阈值的变化情况,了解直肠感觉功能异常在C-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31例C-IBS患者(C-IBS组)进行直肠感觉阈值检测,经证实有直肠感觉功能障碍的C-IBS患者入选替加色罗治疗组,替加色罗12mg/d治疗8周,再评价直肠感觉阈值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同时选择健康志愿者和健康体检者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C-IBS组初始感觉阈值[(58.9±18.0)m1比(87.8±21.0)ml,P〈0.01]、排便阈值[(87.0±20.2)ml比(135.8±17.1)ml,P〈0.01]和疼痛阈值[(160.8±40.1)ml比(227.1±26.4)ml,P〈0.01]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IBS组有23例患者存在直肠感觉功能障碍。替加色罗治疗组治疗后初始感觉阈值[(63.4±15.5)ml比(40.5±10.1)ml,P〈0.05]、排便阈值[(95.3±16.0)ml比(75.0±17.5)ml,P〈0.05]和疼痛阈值[(165.3±30.2)ml比(132.0±34.0)ml,P〈0.05]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其均值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替加色罗治疗组治疗后腹痛或腹部不适明显好转(P〈0.01),大便次数明显增多(P〈0.01),且大便形状明显改善(P〈0.05),排便困难指数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C-IBS存在内脏感觉高敏感性;替加色罗能有效提高C-IBS患者直肠感觉阈值,降低内脏敏感性;同时改善腹痛或腹部不适以及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
李启祥尹舍坤陈莉君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感觉阈值替加色罗内脏高敏感性
曲美布汀联合四磨汤对2型糖尿病并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曲美布汀联合四磨汤对2型糖尿病(T2DM)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T2DM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西药组与中西药组,西药组接受曲美布汀片治疗,中西药组接受曲美布汀片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84.38%)显著高于西药组(5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饱胀不适、腹痛、恶心呕吐及反酸烧心等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组改善幅度大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评分较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组治疗后患者临床评分(3.76±0.48)分明显低于西药组(7.87±0.7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美布汀联合四磨汤治疗T2DM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有明显疗效,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王玮李启祥尹合坤
关键词:曲美布汀四磨汤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内镜静脉曲张结扎术与十四肽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内镜静脉曲张结扎术与十四肽生长抑素在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效果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内镜治疗组(40例)和十四肽生长抑素治疗组(40例)。内镜治疗组在内镜下用多环连发皮圈结扎器行静脉曲张结扎术(EVL),然后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7d;生长抑素治疗组先以十四肽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滴注72h再以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持续4d。结果内镜治疗组中39例72h内止血(97.5%)。1个月内再出血4例(10%,其中1周内再出血3例),发生肝肾综合征1例,肝性脑病1例,死亡2例(5%)。生长抑素治疗组72h完全止血32例,1个月内再出血5例(12.5%),出现肝肾综合征5例(12.5%),P>0.05;肝性脑病6例(15%),P<0.05;死亡6例(15%),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皮圈结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优于生长抑素治疗,尽早EVL治疗能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尹合坤李启祥陈莉君区卫林罗丹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肝硬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